
9月最后一天,山东又传来好消息!
备受烟威两地期待的乳山口跨海大桥,顺利实现桥面主体合龙,预计在年底前实现通车。
届时,烟台海阳到威海乳山之间的车程,将从绕行数十公里的50分钟,缩短到跨越山与海的5分钟。
这条联通乳山口东西、将烟威两地更紧密连接的大桥,不但是山东省内最大跨径的跨海悬索桥,也是威海市有史以来施工标准顶级、投资额度最大桥梁工程。
![]()
2020年以来,随着胶东经济圈的建设越来越具体、深入,曾经“闹分手”的烟台和威海,迎来了“蜜糖式”合作高峰期。
见此情状,有人觉得烟台傻,早年就不应该把威海分出去,现在又费劲“贴贴”。
也有人觉得,过去30多年,两个城市都已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现在有余力合作共赢,挺好的。
![]()
1987年,威海获批升格成地级市,原县设为区,再从烟台手里接过了荣成、文登、乳山等县,自立门户。
当时,胶东人民吵翻了天。
有说不该分的,文登这种强县被划走,对烟台GDP影响大。
有说该分的,烟台地块大,什么都想抓拖慢发展节奏。还有人觉得威海虽有地域优势,却困于行政等级,没法自主招商引资,确实该谋求自己的发展。
实际上,威海分列成市还真有它的必要之处。
![]()
一方面,烟威历史定位关系紧密,地理位置与功能各有所长。
两个城市的名字,都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为了防范东边倭寇,设“威海卫”驻军来拱卫海图。
又在北面的山上设立“狼烟墩台”,用来向天津、秦皇岛等地通报警示,慢慢地演变成地名“烟台”。
也就是说以前威海像个保安亭,烟台是传达室,都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也导致了威海的技能长期点在武力上,而烟台一开始要打辅助,所以工业和经济建设开展得更早。
建国之后,发展经济成为重心,威海就得靠烟台扶持了,想做点啥都得等着烟台划资源,实在不方便。
而且威海离日韩等国更近,港口功能上,烟台港可以侧重向内辐射,连接山东内陆,威海港则可以侧重对日韩的近洋航线,避免双方恶性竞争。
![]()
另一方面,从改革开放经济策略上看,胶东半岛不能光靠青岛烟台,需要打造更多增长极。
80年代烟台一共管辖着13个县市,盘子太大,财政压力大,资源很难分配均衡。
进行“瘦身”,烟台反而能集中资源发展核心区,而威海也能灵活制定针对日韩的招商和外贸政策,令胶东地区多一个增长点。
当时烟台已形成以重工业、港口物流为主的产业体系,而威海侧重轻工业、渔业和外向型经济,就算分开产业定位也不会打架,反而能聚焦优势领域。
这场县市划分的政策调整,如今看来,是卓有成效的。
![]()
对烟台来说,剜了三个县,一开始确实有些肉疼,但好处也显而易见:把原本天女散花一样的资源全部集中起来,有计划地重点投入。
90年代初,烟台提出“工业立市”战略,重点发展机械、电子、化工、食品四大支柱产业,诞生了一批实现规模化生产的企业。
例如万华化学突破技术壁垒,闯进了原本被垄断的MDI生产装备领域,2005年烟台工业园建成,奠定了它在业内的全球领导地位。现在几乎家喻户晓的张裕葡萄酒,也是那个年代慢慢发展壮大的。
![]()
农业方面,苹果林十年间从150万亩扩大了一倍,产量突破300万吨,占全国1/8,“烟台苹果”的名声打响了,一直到今天都是国产水果“顶流”。
龙口港发展得也很好,服务能力和区域影响力大幅提升,从“过境港”向“枢纽港”转型,吞吐量在2011年突破6000万吨,去年2024年超过1.2亿吨。
对威海来说,自立门户是机遇,也是独挑大梁的挑战,总不能让底下的几个县城抱怨跟错了大哥。
威海启程之时便积极利用离韩国最“亲密”的地理位置,“借韩兴威”,发展外资和乡镇企业,争取两条腿走路。
1990年开通“金桥轮”航线去韩国后,韩资企业从3家激增至100多家,三星电子、大宇等巨头相继落户,带动当地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发展。
随着跨国交易日渐频繁,赚了钱的威海政府反哺乡镇企业,发展地毯、渔具、食品加工等,乡镇工业产值曾一度超过全市工业的6成。
威海港和石岛港并肩同行,一个做物联智慧港口,一个集中精力发展生态渔业,转型升级都做得不错。
作为对韩贸易桥头堡,威海与韩国之间的跨境电商也做得特别好,零售进出口规模居全国首位。
当年建市时,威海GDP仅35亿上下,1992年就突破百亿,2006年跃升至千亿级,预计2025年会达到4500亿。虽然比不上烟台的万亿级别,但人均GDP差距并不大,属于后劲十足。
![]()
分家38年,烟台和威海都已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烟台在现代海洋、装备制造、高端化工、电子信息、高效农业、现代物流等方面出众,威海则在信息技术、复合材料、时尚休闲产品、医疗器械、康养旅游等行业中发力。
![]()
随着胶东经济圈建设从蓝图走向实践,这两座曾因行政区划调整而“各自成长”的城市,也顺理成章地迈入了“优势互补、深度联动”的合作新阶段。
首先,交通上深化城际互联互通,为经济要素流动提速。
文莱高速2020年正式通车,途经了烟威地区14个乡镇,打通了烟威腹地之间的便捷通道,促进了区域农产品的外销。
2024年启动的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延伸工程,建成后将强化烟威东部区域的交通衔接,助力金山湾开发区建设。
此外,鲁辽海上客运还整合了烟威的七条航线,今年上半年完成了标准化划定,提升渤海海峡航运安全和效率。
![]()
其次,海洋经济与能源生态领域的合作,发挥了协力办大事的作用。
例如,海泰和信集团、烟台中集蓝海洋科技一起投资了智能化大网箱,搞深远海养殖,还顺带开发一下海上旅游平台。
烟台、威海水文中心共建了一个水质水生态监测实验室,平时交流数据、动态评估也方便。
2024年投入运营的“暖核一号”,是全国第一项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为烟威部分地区数十万居民提供了清洁供暖,今年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
最后,民生和公共服务也开始同城化一体化,把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发展。
两边的医院优质资源共享,成立医联体,共享电磁导航机器人、3.0T磁共振等尖端设备,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让市民看病更方便。
教育和人才培养也在通力合作,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烟威两地的中小学,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实现课程互选、师资交流。
文旅业也在发力,两地一起把烟威旅游集散中心盘活,引入非遗展销、城市书房等业态,联合开发“仙境海岸”旅游线路,整合滨海、温泉、红色文化等资源,打造胶东文旅融合示范区。
![]()
等到乳山口大桥一通车,烟威在公路上就南北都“握手”了。相信在未来,双方将从表层联动走向深层融合,一起把胶东经济圈做得更红火。
当年分家是“各闯一片天”,现在合作是“组队开外挂”,烟台和威海这俩兄弟,一定会同心协力,书写更多产业共兴、民生共惠的新篇章。
参考资料:
1.烟台晚报:《衔接烟台威海,山东最大跨径跨海悬索桥合龙!》
2.魅力胶东:《胶东经济圈:五市一体化,飞速融合,未来可期》
3.烟台市人民政府网站:《2024年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4.威海市人民政府网站:《2024年威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作者:几砚尘
编辑:柳叶叨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