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6岁的李随元退休前是山西长治广播电台的一名记者,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媒体人,更是一位坚定的环保公益践行者。自1987年以来,李随元37年如一日影响和带动着学生和家长不扔废纸卖钱助学、助残,先后资助了300多位贫困学生重新踏入校门,间接影响周围数万人参与环保助学。2018年退休后,他初心不改,爱心不减,依然积极奔走在各项公益事业中,倾其所能、发挥余热,为需要帮助的人点亮希望之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
爱心萌发
在深山僻壤结穷亲
1987年11月初的一天下午,长治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编辑部来了一名满头大汗的少年,这位少年名叫刘保,刘保一边介绍着自己的情况,一边掏出他写的“山村孩子不能在危房里上课”的稿件。当晚李随元把刘保带到了他的宿舍。吃过饭,在交谈中刘保讲诉了自己辍学在县城捡废纸,一边供自己生活,一边用卖废纸的钱为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学习用品的事。
第二天,李随元乘班车将刘保送回平顺,并就刘保写的稿件进行了调查核实。从此,李随元决定要在山区的教育和环保助学上做些文章。
2000年初,长治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首届“振兴教育”新闻大赛,李随元从来稿中得知了一位山区残疾教师的感人事迹。杨怀栓是平顺县罘兰岩乡槐树坪村人,1986年,为了三个月没有老师教的20多名山里娃,他放弃在县城修理电器的活儿,通过民办教师考试,毅然当上了一名山村教师。由于山区生活条件艰苦,1988年6月,他患上了风湿性脊椎关节炎。因无钱治疗,腰椎已经变形,两条腿抽得紧紧靠在一起,只有挪着行走。当时杨老师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学,自己需要长期吃药,爱人身体也不好,生活开支捉襟见肘。尽管困难重重,为了孩子们他坚强地走了下去。
李随元心绪久久不能平静,那夜,他写下了一篇题为《大山的脊梁》的长篇通讯,并获得山西省好新闻二等奖,引起了社会上更多人的关注。播出不久,北京一家医院免费为杨老师做了脊柱炎手术。他还号召社会募捐,并亲自购买70多件衣物及学习用品,看望了杨怀栓老师和孩子们。
从此,每逢教师节、记者节,李随元都要带上不同且具有意义的礼物,去看望这位穷朋友,并利用自己采访的机会,常常和学生倾心交谈,切磋写作之道,被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
在李随元多年的悉心帮助下,杨怀栓2002年转为公办教师,并荣获“山西省优秀教师”称号。如今,杨怀栓已退休,但李随元至今经常向他问寒问暖。
“李随元不仅有爱心,工作上也特敬业。”李随元的同事对记者说。从事记者职业30余年,李随元坚持走基层,笔尖写三农,话筒对群众,写出了许多在当地有影响的报道。2008年他荣获全国广电系统先进工作者,2007年荣获山西省百优记者和山西广电系统清廉奉献先进个人。
矢志不渝,行走在环保助学路
学校和学生是用纸大户。早在30多年前,李随元就和身边人倡导在学校和学生中开展环保助学垃圾分类暨一张废纸一份爱活动。所谓的环保助学就是不扔废纸卖钱助学,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购买图书循环利用,卖废纸的钱还可以救助学生。
2002年,李随元与刘保发出倡议:在长治市46所中小学校,纷纷以班为单位设立“节约废纸箱”和“图书角”。将垃圾分类回收,使垃圾能够及时变废为宝,换来的资金一部分用于资助贫困山里娃,一部分用于购买教育书籍。而今,全市已有3万多名学生参加了此项活动,累计节约废纸价值30多万元,已有300多名山里娃得到了资助。
2012年快过年了,有人告诉李随元,壶关有位妈妈背着无腿女儿去上学,希望帮帮这对母女,于是李随元和身边的三个人,买上米面油和千元慰问金去了这对母女家。长治城区英雄街小学四年级学生李美倩把自己卖废纸的钱和压岁钱共700元给了这名学生。李随元以“妈妈背我上学去”为题报道后,引起社会反响,最后一厂家为其免费装上了假肢。
2013年春节刚过,李随元听说沁县一个女孩患了白血病,就和长治二中一个学生家长去医院为这名学生捐款。随后对这名患重病的学生进行了报道,报道后长治二中动员师生卖废纸来救助同学的生命。通过变卖废纸救命,影响了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他们纷纷捐款,不到三个月时间就筹够了这名学生的手术费用。如今这名学生已研究生毕业,且成了家生了娃。
多年来,李随元参与一张纸一份爱环保助学行动,使17名患重病学生得到了救治。目前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正在上大学。每年年终岁尾,这些孩子们都怀着感恩的心,向李随元汇报自己的学习或生活情况,并送上满满的祝福。
退而不休,助学善举熠熠生辉
2018年6月,李随元退休后便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公益助学事业上。他经常组织大学生进行义务家教,一方面让大学生得到实践锻炼,同时也为家庭贫困的孩子进行免费补课。退休这些年,李随元还义务或应邀到学校做“环保节约勤奋学习”的主题报告140多场。
2004年,李随元和一青年志愿者到长治师范学校参与变卖废纸环保助学,影响了师范好多学生,其中有两名学生从那时起,就一直和李随元或卖废纸资助师范贫困生,或免费辅导家庭困难的学生。20年了,这两个学生组成了家庭,还不忘收集废纸。这两个学生的两个女儿在八一路小学上学,5年来一直坚持收集废纸。今年8月底,这两个女儿把卖废纸的钱和零花钱共1300元,资助了一个特困孤儿和一名残疾儿童。
多年来,在李随元的影响下,长治市好多中小学学生和家长都投入到卖废纸帮助困难学生的活动中。长治小雨点公益的同志们,多次带着自己家孩子把不用的废纸和不看的图书,送到潞城山村一所学校,教潞城山村孩子在自己家设“环保废纸箱和助学图书角”,让“垃圾分类”由口号变成行动,再由长期行动形成一种习惯。
今年9月15日,李随元和公益志愿者筹资1600元奖励了一位正在中国矿业大学就读的学生,这位学生是长治一中的毕业生,在长治一中高中三年期间一直支持“垃圾分类环保助学”活动,去年,这名学生的父患重病去逝,而他妹妹也不负众望考上了山西农业大学,他的妈妈为供两个孩子上大学,不辞辛苦每天打两份工,当把这份奖励送到他家时,一家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本着一颗共产党员的初心,李随元的爱心翻越千山万水,成为一缕缕微光,照进一个个贫寒学子的生命里。时光匆匆,在他悄然老去的同时,孩子们已长大成才,立志接过爱的衣钵。这份正能量奖励,和他37年的辛苦相比微不足道,但更想用这份敬意,让更多人看到:爱的付出,是如此值得;爱的传承,是如此美妙。
科学导报记者 武竹青 通讯员 秦风明 李文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