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
“人民日报近期好图+编辑点评”来啦!赏好图,看门道,带您外行秒变内行。这些照片好在哪里?又怎样与版面文字报道相得益彰?听听人民日报夜班编辑的专业分享。
2025年服贸会迎来公众开放日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各个展馆里,前沿产品扎堆亮相,服务贸易场景不断“上新”,“数”“智”科技竞相绽放。
9月13日和14日,2025年服贸会迎来为期2天的公众开放日,观众通过预约免费进入北京首钢园参观,近距离感受服贸会的魅力。
图为9月13日,观众在体育服务专题展区体验智能单车。
人民日报记者 蒋雨师 摄
刊于《人民日报》9.14 第1版
夜班编辑:
这是一张“动感十足”的新闻照片,生动捕捉了服贸会公众开放日现场的热烈氛围。画面中,体验者骑行智能单车,表情专注、充满活力。透过这张照片,读者可以近距离感受服贸会的科技魅力。
——要闻一版 赵川博
丰收的笑脸,真美
![]()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长江路幼儿园,孩子们在体验农事活动。
张维堂 摄
刊于《人民日报》9.23 第10版
夜班编辑:
小麦迎来丰收,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收割小麦、搬运麦捆、打场脱粒,体会“粒粒皆辛苦”。照片极具动感,纷纷扬扬的麦子模糊了图片右侧,却掩盖不住孩子们的笑脸,呼应了“丰收的笑脸”这一主题,传递了饱满的喜悦情绪。
——经济版 林子夜
“雪龙2”号顺利返沪
我国最大规模北冰洋科考取得重要进展
![]()
9月26日,搭载着100名中国第十五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顺利返回上海。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本次北冰洋科考,由“雪龙2”号、“极地”号、“深海一号”和“探索三号”四船共同实施,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
图为9月8日,“雪龙2”号回收CTD(温盐深剖面仪)。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 摄
刊于《人民日报》9.27 第4版
夜班编辑:
深蓝的海洋上,“雪龙2”号上的橙色机械臂正在回收温盐深剖面仪,这是一种自动测量和记录水体盐度(或电导率)、温度和深度剖面的仪器。画面冷暖色调对比鲜明,远近视角相得益彰,层次丰富,精准捕捉到科考船回收器材的精彩时刻,记录下我国在北冰洋科学考察领域迈出的稳健一步。
——要闻四版 陈震
假日文旅消费旺
![]()
国庆、中秋假期,市场红红火火,景区人气高涨,各地文旅消费旺、活力足。
图为10月5日,在江苏泗洪县洪泽湖湿地景区临淮段水杉林,游客徜徉在林中彩虹栈道,尽情享受假日时光。
张连华 摄
刊于《人民日报》10.7 第1版
夜班编辑:
彩虹栈道与挺拔秀颀的水杉相映成趣,游客们徜徉林间,尽享假日时光。这张照片既反映了国庆、中秋假期文旅市场的红火与活力,也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
——要闻一版 赵川博
感悟中秋魅力 厚植家国情怀
![]()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人们在上海外滩欣赏“超级月亮”与霓虹共舞,在甘肃敦煌夜市品尝特色美食,在历史文化街区购买文创商品……传统节日在文旅深度融合中绽放崭新光彩。
图为重庆南岸区的无人机灯光秀。
郭旭 摄
刊于《人民日报》10.7 第4版
夜班编辑:
夜空中的无人机灯光秀交织出“团圆”二字,呈现赛博浪漫;画面下方,许多市民游客举起手机记录这一幕,又为图片增添了烟火气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在图片中交汇,既呈现出中秋和美、神州繁盛之景,又带来科技发展与人文温度并存的生动感受,让人随图片沉浸体验佳节魅力、发展活力。
——文化版 董映雪
本期责编:刘莉莉、罗彦、娄霄霄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