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庆网)
转自:大庆网
![]()
10月23日至24日,采油二厂第八作业区与数字化运维中心组织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厂“百强”示范工程先进集体、个人,纪检委员累计150余人次,走进油田历史陈列馆、北二注水站、中四采油队和西水源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了一场溯源岗位责任心的沉浸式实践活动。活动通过一天半的实地走访,参与者们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寻找答案,在精神传承中再塑责任心。
走进历史深处,在创业岁月中寻找责任初心
![]()
在油田历史陈列馆,参观人员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凝视着第一口油井喷发的历史影像,触摸着锈迹斑斑的早期采油工具。“人拉肩扛”“端水打井”“五把铁锹闹革命”这些教科书中的词汇,在陈列馆里化作具象的震撼。通过重温老一辈石油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责任心去哪了”也许答案就在这里,就藏在每一滴汗水中,刻在每一次坚守里。这段历史之旅,让在场的每个人深刻体会到,责任意识是大庆精神的根脉所系,是油田开发建设中最宝贵的精神传承。
驻足制度摇篮,在严实传统中重塑责任标准
![]()
北二注水站是“岗位责任制的发源地”,参观人员站在纪念碑前驻足注目。1962年,北二注因一场火灾反思出“岗位责任制”,如今墙上依旧悬挂着当年的交接班记录簿,工整的字迹仿佛仍在说:责任,是制度,更是习惯。数字化运维中心数控管理室技术人员张渝湘说:“对于数字运维工作而言,一秒的疏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老一辈用经验沉淀的制度,到今天依然是我们运维工作的根本。”从这里出发的岗位责任制,历经一甲子的岁月洗礼,其核心价值在数字化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重温优良传统,在“三老四严”中校准责任坐标
![]()
走进中四采油队,“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在这里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荣誉室里的一切都在诉说着这段历史。大家看着展柜里泛黄的“巡回检查记录”,有员工表示“60年前的工人连一个螺丝松动都记录在案。对比今天,我们是否把‘严实’二字刻进了每一组数据、每一次巡检?”这种跨越时空的对照,引发了每位参观者对自身工作标准的深刻反思。
展望未来征程,在继往开来中书写责任新篇
![]()
作为大庆油田最早的水源基地,西水源精神至今仍“汩汩流淌”。陈列的水井、依然清澈的水质,让参观者触摸到一种“超越时间”的坚守。厂“百强”示范工程先进个人陆海龙,看着“岗位责任制的灵魂是岗位责任心”的铭言碑感叹:“看到这句话,就感到有股力量从未离开。我们现在接过的不仅是一个岗位,更是一份代代相传的使命。”这次跨越时空的行走,如同一场精神的淬火。它是一次深刻的对照,当数字化运维遇到设备故障,当作业区产量面临波动,是否还有“挨千锤受百炼,拖不垮打不烂”的劲头面对难关?它更是一场全面的唤醒,在油田数字化转型飞速发展的今天,“责任心”不再是简单的“盯紧仪表”,而是用数据预警风险、用技术守护安全、用创新延续传统。
活动结束后,有员工动情地说:“这次活动让我豁然开朗,‘责任心’就深植于一脉相传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里,融合在北二注的制度摇篮里,镌刻于中四队的‘三老四严’里,蕴含于西水源的清澈水流中,最终要落脚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岗位上!”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150余名干部职工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大家认识到,“责任心去哪了”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从历史中寻找,更要在当下用行动书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