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双泉村依托生态修复成果,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特色餐饮与乡村旅游,成功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村民共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如今飘散出生态柴火鸡的香气,展现出生态经济的勃勃生机。
20多年前,双泉村南山片区还是风沙肆虐、土地干裂的景象。转变始于村民李永平2001年承包200亩荒山治沙造林。他从淤底坝生态修复入手,岸上栽种柳树、松树,水中种植芦苇、投放鱼苗,初步改善了局部生态。“20多年来,我累计植树造林380亩。”李永平说。2017年,南山生态园成立,标志着双泉村的生态建设从个人坚守迈向集体发展的新阶段,为后续产业融合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生态修复初见成效后,依托南山生态园良好的林地环境,李永平带领村民发展林下散养鸡项目,年出栏优质生态鸡超2万只。在养鸡的同时,双泉村还以自产的生态鸡、土鸡蛋以及本地野菜等为核心食材,打造了极具吸引力的“生态餐桌”。柴火鸡、干炒辣子鸡等特色菜肴以其原生态的美味吸引了大量游客,村里的生态园餐厅常常座无虚席,“到双泉村吃生态鸡”逐渐成为周边区域消费者的休闲选择。
在此基础上,南山生态园进一步拓展功能,开发了具有乡土特色的民宿、垂钓区和采摘果园,形成了“林下养殖—特色餐饮—休闲体验”的产业链条。目前,南山生态园林下经济经营面积已达480亩,年综合产值280万元。
双泉村的生态产业发展始终以惠及村民为目标。通过生态园带来的客流,当地近20户农户开设酒馆、小吃摊,售卖凉皮、油饼、手工零食等特色食品,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南山生态园还辐射带动了开城镇乡村旅游整体发展,形成了生态改善与民生福祉提升的良性循环。
昔日黄沙弥漫、土地贫瘠,如今绿意盎然、鸡犬相闻、食客盈门……双泉村的蜕变是原州区持续推进生态扶贫、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生动缩影。未来,双泉村计划继续探索“生态+文旅”“生态+康养”等新业态,让这片绿色土地释放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为类似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双泉经验”。
来源 | 中国食品报 记者:张宏沛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
![]()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