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是困扰众多城市的 “顽疾”,降雨监测不及时、数据维度单一、部门联动不畅是主要诱因。智测云联雨量监测站的出现,为城市内涝治理提供了一套 “全周期” 解决方案,实现从雨前预警到雨后评估的闭环管理。
![]()
一、雨前预警:多参数联动,提前预判风险
在降雨来临前,智测云联雨量监测站的超声波风速(0 - 60m/s,±0.1m/s)、风向(0 - 360°,±2°) 监测能精准捕捉冷暖空气的运动趋势,结合大气压力(300 - 1100hpa,±0.25%) 变化,气象部门可提前 1 - 2 小时预判降雨的强度和范围。
同时,设备集成的PM2.5/10 监测(0 - 1000ug/m³,±10%) 能判断空气污染物浓度,为环保部门评估降雨对污染物的冲刷效果提供依据。某省会城市的实践表明,通过智测云联的多参数预警,城市防汛部门的应急响应时间平均提前了 40 分钟,为人员疏散、排水设施调度争取了宝贵时间。
二、雨中管控:精准雨量 + 实时数据,科学调度资源
降雨过程中,智测云联光学雨量模块(0 - 4mm/min,±4% 精度) 的秒级数据更新,让城市管理部门能实时掌握各区域的降雨分布。结合其温湿度(温度 ±0.3℃,湿度 ±3% RH) 监测,还可判断路面是否易积水、结冰。
在一次强降雨过程中,某市通过智测云联的实时数据,将有限的排水警力和设备优先调度到降雨量最大、路面易积水的区域,有效避免了大面积内涝。这种 “靶向式” 管控,正是源于智测云联数据的精准性和实时性。而这背后,是智测云联对城市内涝场景的深刻理解 —— 只有数据足够细、足够快,决策才能足够准。
三、雨后评估:多维度数据,复盘优化方案
降雨结束后,智测云联的多种气体监测(一氧化碳 ±2PPM、二氧化硫 ±1PPM 等) 可评估降雨对空气质量的净化效果;PM2.5/10 数据能分析雨后空气是否出现扬尘;结合降雨量和排水情况,还可优化城市排水管网的设计。
某城市在使用智测云联设备后,每次降雨后都会形成一份 “降雨 - 内涝 - 环境” 的综合评估报告,这些报告成为其后续城市规划、管网改造的重要依据。作为ISO 认证企业,智测云联的数据可靠性得到了城市管理部门的高度认可,其设备记录的历史数据也成为城市内涝治理 “以数据说话” 的关键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