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哲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但流派众多,思想复杂,很难做到统一。可以给中国古典哲学划分类别,看那些哲学家具体在探讨什么,就知道中国古典哲学的特色了。
![]()
中国古典哲学有现实主义流派,就是认为人生来就应该面对现实,而且充满了功利性。法家、纵横家、兵家,都是这一哲学流派的代表。这一流派的哲学家强调支配和控制,研究人类的功利性,并且由功利心产生一定的功利做法,尤其是对社会有了敏锐的观察力,要压制别人,要利用别人,甚至要用诡诈的权谋术数体现深不可测的智慧、冷酷和残忍。法家讲究严刑酷罚,要所有人遵守法律,连同君主也要遵守法律,只不过君主往往超出法律之外,不然就会实现君主立宪,过早进入了文明时代。纵横家游说各个国家,却往往缺少主心骨,总是巧舌如簧,运用诡辩之术,朝秦暮楚,朝三暮四,只是为了国家之间的利益而奔走,其实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而奔走。他们会获得很大的利益,甚至苏秦身挂六国相印,享尽荣华富贵。兵家更是功利心颇强,总是要获得胜算。兵家指挥者要善于运用智谋,叫做“兵者,诡道也。”又说“兵不厌诈。”“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只是要欺骗对方,迷惑对方,趁虚而入。兵家的哲学就是一种功利算计的哲学,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欺骗对方,并不能以这种哲学作为立身之本。倘若以法家、纵横家和兵家的立身之道和儒家的立身之道做对比,就会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法家的严刑峻法不适合儒家的仁爱精神,纵横家的诡辩之术不适合儒家至诚至信的理念,兵家的智谋不适合儒家的忠义之道。儒家并非不讲究现实主义,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生发出理想的境界,却往往被现实击得粉碎,不如法家、纵横家和兵家来得实在,对于人性恶的揣测也比较到位。
中国古典哲学有理想主义流派。儒家就有属于理想主义流派,以人为本,具有道义性和道德性,把自我实现、人格形成作为建设理想社会的条件。孔子和孟子要建设理想的社会,要实现仁义理念。后代的很多儒生发展了他们的理念,要坚持仁义的纯粹性,还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求儒家的道义精神。虽然有些理想主义,但很多人都在信奉,而后代的君主已经改变了儒家的道义,剔除了民本主义思想,形成了封建礼教传统,最终笼络人心,也对所有人实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教化。很多人都认为儒家的理想是现实的,应该遵守儒家道德传统,而不能随便违背道德。君主引入这种理想主义,同时推行迷信思想,让人们从小就迷信神灵,还要遵从儒家的礼教,最终很多人都被改造了的儒家思想统治头脑,也被神权支配。那么儒家的理想主义就被权力改写了,而且很容易对人形成一种控制。所谓的理想主义,只是要人们做有道德的人,而君主和官员却偏偏不是有道德的人,不会顾及民生,而是会层层加税,最终弄得民不聊生。他们不用参加田间劳动,却可以坐享其成,享受荣华富贵。理想主义被权力拉入了尘埃,最终改造成统治之术,当然也成了愚民之术。没有科举考试制度之前,民间的知识分子要到权贵家里做门客,为权贵出谋划策,立功之后才可以接受封赏。而有了科举考试制度之后,民间的知识分子要参加科举考试,做官是他们最大的理想。
![]()
儒家提供了修齐治平的理想,让很多民间知识分子都深深蛰伏。而知识分子一旦做官之后,就立刻变的嘴脸,要拼命搜刮民间财富,用于官场运作,再也不提修齐治平的理想了。用理想主义培养出来的赤裸裸的功利化的书生变成了官员,那么他们就会走向极端功利化的境地,而不会再坚持什么理想了。不过他们口头上要说理想主义,要说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却并不会真的朝那个方向努力。中国古典哲学还有超越主义的流派。就是具有宗教性的一种人文关怀,总是要超越本身的限制,要融于自然,叫做天人合一。他们并没有批判现实的力度,而是逃避现实,要和自然融为一体,甚至要发现身体内在的自性。老子和庄子提出的思想比较玄妙,老子喜欢正话反说,庄子喜欢浪漫而瑰丽的想象,却和现实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说他们的思想是一种对现实的概括,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修养的思想,还有一些牵强附会。因为他们的思想总是超出社会法度之外,当然并不算犯法。人怎么想是不犯法的,即便想去抢银行,也不算犯法。只有真的去抢银行了,才算是犯法。佛家也有这种思想,要否定自我,否定人的自主性。这种思想与人类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具有逃避现实的倾向,但偏偏可以迷惑很多人。直到现在,有人仍然信奉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信奉佛教的思想,认为人生本身就是虚无的,要在虚无中体会自身的意义,而不去关注外界的变化。哪怕整天做禅,整天想人生的道理,也不去参与社会实践。
中国哲学还有王阳明心学一派。和老庄以及佛教思想不同的是,王阳明认为心可以主宰世界,可以改变周围的一草一木。一草一木就在心中看不到的时候,二者同归于寂灭,看到的时候,心里就浮现出了一草一木的形象。王阳明格竹子,想了半天不知道竹子是什么道理,最终格得头痛而罢休。他可以教小孩子礼仪道德,可以叫聋哑人体会内心的感受,算是一代圣贤。后代很多人都受到王阳明的影响,不管是曾国藩,还是李宗吾,都受到他的影响。虽然心学算是主观主义思想,但并非完全主观,可以通过心里的想法来改变外在的世界。倘若心学和老庄以及佛教思想联系起来,人们就会发现,心学有其承续性,似乎和老庄以及佛教思想前后一脉相承。其实人怎样认识世界是个人的自由,其他人无从干涉,哪怕出现了主观主义思想,也仍然是个人认为的,也是个人思想的。倘若用权力控制一个人的思想,就相当于霸权主义,也相当于给人们洗脑。虽然古代封建社会比较漫长,权力系统一直控制人们的思想,但有了超出权力系统之外的哲学流派,就显得思想丰富多彩了。倘若这样的哲学流派能够发扬光大,没有经受权力系统的改造,一直延续下去,就很可能出现伟大的变革,尤其是引发科学技术方面的变革,引发民主方面的变革。可惜的是,权力系统的操控如影随形,一直控制哲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最终弄得很多哲学思想畸形发展,没有关注外在的世界,没有进行积极的社会改造,而是返归内心,要寻求个人精神的超越,要在内心实现理想的世界,其实就和做梦一样,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
中国古典哲学有其特色,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而且比较繁荣,只是后来有了大一统的政权之后,很多哲学流派受到了权力系统的改造,并没有完全发扬光大,是为可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