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9日上午11时28分,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美岭村党委原书记苏新添同志在福建永春逝世,享年83岁。
![]()
苏新添用一生的坚守与奋斗,在莲花山麓书写了一部山乡巨变的传奇。他的故事,是改革开放大潮中农村创业者的缩影,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
不甘命运:从走出深山到回归家乡
1943年11月,苏新添出生于永春县一都镇美岭村——一个原名“尾岭”的偏远山村。“宁吃咸竹笋,不嫁尾岭人”是当地人对这里贫穷的无奈叹息。母亲早逝,他只读了两年书便辍学务农,日复一日“听着哨声出工、收工”,却连饭都吃不饱。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此时的苏新添,已靠木材生意攒下几万元,成为当时罕见的“万元户”,可当他回到家乡,看到尾岭人依旧住破厝、点松明、用石臼舂米,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70元,甚至“一斤一角二分的盐都买不起”,1980年春节村里杀的一头猪,挨家挨户叫卖了一个星期都没卖完——这样的景象,让他心里不是滋味。“华侨身在国外还想着家乡,我身为本地人,怎能看着乡亲们一直穷下去?”那一刻,他放弃了独自办企业的机会,下定决心:“回村,带领大家一起脱穷帽!”
![]()
攻坚破难:三步棋走活美岭路
回到美岭后,苏新添和村里的年轻人挤在不足八平方米的老屋“角间”,就着松明子的光,谋划家乡出路。他提出:“要脱贫,先通电;要通电,建电站。”
1980 年,他发动村民建水电站。无机械就肩挑手搬,无公路就几十人抬着几吨重的发电机进山。1981年,40千瓦的水尾水电站建成,“尾岭”首亮电灯,正式改名“美岭”。
通电的喜悦尚未消散,交通不便的难题又摆在面前。国家林区公路距村仍有几座山头,苏新添借造林补助政策(每亩8元),组织村民义务造林换资金买材料。如今38公里水泥路,正是从当年羊肠小道延伸而来。
1984年,美岭综合场成立,苏新添将水电站55万元收入全部投入胶合板厂,一年创产值200万元、利润30万元。1987年入党的苏新添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在党员大会上说:“咱们不仅要脱贫,还要让日子越红火!”1991年,又投资150万元创办了纸箱厂,当年即收回成本。1992年胶合板厂技改后产值破千万元,还创办了精制茶厂,年加工茶叶500多担。
![]()
开拓超越:跳出美岭发展美岭
1992年,苏新添瞄准水泥市场需求,力排众议提出“跳出美岭办厂”。他在交通要道旁买地建厂,面对资金、技术、设备三大难题,带领党支部四处求援,争取贷款、集资、技术支持。
他吃住在工地,三次累倒被送医,却把输液瓶搬到工地指挥。1993年12月26日,美岭水泥厂一次性点火成功,成为闽南最大水泥厂。
水泥厂的成功,让美岭迈入“集团化发展”新阶段。1995年,福建泉州美岭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美岭的经济结构从农业型转向工业主导型,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超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美岭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明星村”。此后,苏新添又带领美岭开启“二次创业”,建电厂、办人造板厂,实现“依靠科技、多元发展”的转型。
无私奉献:美岭精神代代传
“发展的目的,是让更多人共享成果。”苏新添始终牢记这句话。随着美岭经济发展,村里为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发放养老金,让老人安享晚年;为解决山区孩子就学难,他先后投入16.5亿元创办美岭中学,面向全省招生,还从全国招聘优秀教师,如今学校有40个教学班级、3000多名师生,成为周边乡镇的教育高地。苏新添还自己赞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几十名,近几年来,从他口袋掏出的扶助资金达几十万元。他的平易近人,他的慷慨济困,他的热血心肠,赢得了集团员工、中学师生的无比崇敬,大家都亲切地唤他“老苏”。
![]()
“富而思源、富而思报”,是苏新添的铮铮誓言。十几年来,美岭集团每年捐资上千万元用于周边村镇修路造桥和扶贫济困;美岭集团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拓宽、铺设了一都至横口、美岭38公里的水泥路面,促进了沿途村镇的经济发展与对外交流。
在抗疫救灾、扶贫济困、教育卫生等领域,美岭村累计捐款数亿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岭向慈善总会捐款7820万元,其中苏新添个人捐款2000万元,他也因此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2022年度“爱心企业家”。
美岭村党组织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七次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美岭村连续七届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苏新添本人则当选第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乡镇企业家”“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荣誉。他说:“美岭的辉煌不是我一个人干出来的,是党和改革开放给了我机会。”
2012年,苏新添辞去美岭村党委书记职务,培养年轻接班人。但他依旧关注着美岭的发展——如今的美岭,拥有美岭水泥、人造板厂等10多家骨干企业,“敢为人先、与时俱进、自我超越、奉献社会”的美岭精神,在新一代美岭人手中继续传承。
从点松明到点电灯,从肩挑手抬到集团化运营,从普通农民到中央候补委员……苏新添的一生,是一部山村巨变的史诗,也是一曲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为民服务的壮歌。
来源:永春县融媒体中心(文字:颜彩虹)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