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是保障。近年来,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以移风易俗为切入点,深耕乡村治理、厚植文明根基。如今的雷洞村,既有“红石漫村”的自然韵致,更有“文明润心”的新风正气,在乡风文明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中,书写着全国文明乡村的新篇章。
走进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目之所及是“红石漫村”的自然景致,心之所感是文明新风的浸润熏陶。该村以移风易俗为抓手,深耕乡村治理与乡风文明建设,让陈规陋习渐行渐远,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
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党支部书记杨继华
雷洞村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倡导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清洁家园、孝老爱亲、婚事简办、文明治丧、节俭过节的崇高科学和勤劳致富等具体活动,共同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
![]()
雷洞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把村民的“心里话”变成“硬规矩”。修订《村规民约》,明确提倡婚事新办、摒弃天价彩礼,丧事简办、践行绿色殡葬,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陈规陋习,让节俭理念、文明意识融入村民日常生活。
![]()
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党支部书记杨继华
我们成立了一约五会,通过一约五会成员到群众家,给他讲解移风易俗、婚事简办、文明治丧、持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比如说九九重阳节孝老敬老活动,做爱心午餐丰富我们群众的文化生活,我们持续开展乡村光荣榜活动,定期慰问特殊人群和先进典型。
![]()
以文明创建为笔,方能绘就新风画卷。雷洞村以“好媳妇”“好公婆”“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创建评选为重要载体,将“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等核心要求纳入评选标准,精准激发村民参与文明创建的内生动力。2024年,全村涌现出多户“十星级文明户”,涵盖多个类别典型。村里通过公开评选、挂牌表彰、事迹宣讲等形式,引导居民向先进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尚。今年,雷洞村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6户,“10星级文明户”12户。其中,祁贵霞和儿媳王亚娟以高票获得“好婆婆”“好媳妇”称号。
![]()
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村民祁贵霞
来了10来多年了也没吵过架,不注意哪一句话不对了,她说说我,我说说她,没有一点事,她老是笑眯眯的,不管啥时间看见我了都可高兴,我瞅见她了我也可高兴。
![]()
祁贵霞儿媳王亚娟
婆婆也是妈,她多包容我一点,然后有时候年轻人说话不合适了,那她不跟我一般见识,就这么相处的,那要是说最真实的话,两个眼睛瞪一边大,那都处不好,有的时候她说我啥了,想着她是我妈,那我听她的,家家都是这样。
![]()
长效机制的建立,是移风易俗行稳致远的保障。雷洞村通过积分管理、定期评议,将移风易俗成效与村民日常表现挂钩,激发参与热情。真正实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这套“组合拳”让移风易俗从“一阵风”变成“常态化”,推动了文明乡风持续向好。
![]()
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党支部书记杨继华
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村,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体村民共同团结奋斗努力的结晶,这份荣誉既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村未来发展的鞭策。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努力提升村民的文明素养,改善人居环境,丰富文化生活。
![]()
本文为原创作品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为许昌零距离原创作品,凡标注“本文为原创作品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的,一律禁止转载;凡未标注禁止转载的,转载时需在正文开篇位置准确标注来源“许昌零距离”,并完整标注原作者、编辑人员信息,链接原文地址;引用内容不可断章取义、过度解读或误读;引用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不可进行剪裁、剪辑处理。如违反上述情况,一律按侵权处理。
来源:许昌零距离
编辑:张军
审核:李利乐
监制:杜民
扫码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