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政府与中国闻泰科技围绕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之争持续升级,全球汽车产业链屏息观望。
闻泰科技于10月30日提出解决安世半导体(Nexperia)争端的关键条件,任何重启安世半导体从中国出口的协议都必须包括恢复该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的职务。
这一表态意味着,在与荷兰政府的谈判中,闻泰科技设置了高门槛。
与此同时,这场争端已引发全球汽车产业的连锁反应。博世公司10月31日警告称,若安世半导体相关僵局未能改善,其部分工厂可能不得不进行临时性生产调整。
双方立场强硬
中荷之间围绕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争夺战正在持续发酵,双方立场趋于强硬。
10月30日,闻泰科技发言人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强调,“恢复完整的控制权和所有权”是缓和紧张局势并恢复稳定的必要条件。
该发言人还驳斥了荷兰方面关于技术窃取的指控,称“不存在所谓的‘技术转让’或‘技术窃取’,也不存在所谓的‘商业秘密泄露’”。
对此,荷兰经济事务部迅速作出回应,坚持其原有立场。该部门发言人称,安世半导体前首席执行官对公司构成“严重威胁”,并辩称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是“援引有关法律”。
安世半导体的独特产能结构是导致当前危机的重要因素。
该公司在德国和英国的工厂生产半导体晶圆,但约80%的最终产品在中国完成封装和测试。
这种跨国生产模式使其在争端爆发后异常脆弱。10月30日,安世半导体刚刚上任的临时CEO Stefan Tilger向其客户发出警告,不要使用来自中国东莞工厂的相关零部件。
这位临时CEO在信中使用了相当严厉的措辞,称对这家工厂生产的产品,安世半导体“无法提供任何保证”,无论是知识产权保护与所使用的技术,还是真实性与质量标准。
安世半导体供需链断裂
安世半导体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控制装置中,覆盖发动机、变速箱、刹车系统、安全气囊和空调等关键模块。
安世半导体在全球汽车芯片供应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尽管其在汽车芯片领域的市占率仅为2.1%,但在由晶体管和二极管组成的基础芯片领域,安世半导体占据了40%左右的份额。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已发出警告,安世半导体的问题几乎波及了所有的成员企业。
没有这些芯片,欧洲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将无法生产汽车制造商所需的零部件与组件,可能导致生产停顿。
这一争端已对全球汽车产业造成实质性影响。博世公司10月31日表示,该公司正为德国萨尔茨吉特工厂可能实施的停工休假措施做准备。该工厂是博世负责生产燃油车与电动车电机控制单元的主力工厂,拥有约1400名员工。
博世发言人透露:“我们正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客户供应,全力避免或减少生产受限的情况。但若相关出口管制未能放宽,博世旗下部分工厂或将不得不进行临时性生产调整。”
德国《图片报》预估,如果中国不能放松安世中国的出口管制,整个德国汽车行业最多只能撑十到二十天。大众汽车之外,包括奔驰、宝马、雷诺等其他欧洲车企的境况基本类似。
美国汽车及设备制造商协会(MEMA)也指出,美国汽车工厂或将在2至4周内面临由安世半导体争端带来的汽车生产“重大冲击”。
欧洲汽车制造业可能受到严重干扰,如果没有安世半导体的这些芯片,欧洲汽车供应商就无法生产汽车制造商所需的零部件,最终可能导致停产。
这场源于地缘政治博弈的争端,正演变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共同危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