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这次,真是把“两边吃”写在脸上了。
先跟美国签了个“不平等条约”:美国货零关税进越南,越南货继续被收20%,还得替美国盯着中国货,发现借道越南的,直接加税40%。
这哪是协议?这是单方面挨宰。可越南还是签了。
为啥?因为美国是它最大的客户,一年1000多亿美元的出口,说没就没,越南扛不住。
签了之后,越南总理立马飞到东盟峰会,找中国代表团喝茶,说“兄弟,我没办法,你得理解我”。
理解可以,但他紧接着提了三个要求,听着像补偿,其实是“加码”。
![]()
第一,铁路。要中国把高铁技术打包送过去,最好连贷款也免了,实在不行就低息,期限越长越好。
第二,农产品。越南的火龙果、榴莲、大米,想进中国就进,最好再多开几条绿色通道,农民能卖高价,中国消费者也多点选择。
第三,电力。越南夏天用电紧张,要求中国“保供”,说断就断可不行,得提前打招呼。
这三条,听着像商量,其实像点菜。
![]()
越南的逻辑很简单:我对美国让步,是因为我怕;我敢对中国提要求,是因为我觉得你不会翻脸。
它赌的是中国不会跟一个小邻居计较,赌的是中国还需要越南这条“中间通道”。
确实,很多中国企业的零件,先运到越南组装,再贴个越南标签卖到美国,绕开了美国对中国的直接限制。
2024年,这条路线给中国带来了500多亿美元的间接出口。越南觉得自己是“桥梁”,不是“备胎”。
但它忘了一点:桥梁能走人,也能拆。
中国对越南,一直是有底线的。你可以做生意,但不能一边拿好处,一边捅刀子。
铁路技术不是不能给,但你得拿出诚意,不是张嘴就要。
农产品也不是不能多进,但得按市场规则来,不是“你必须买”。
电力更别说了,中国自己夏天也紧张,凭什么优先保你?
越南这次的做法,说白了就是“投机”。
![]()
它觉得中美还在拉锯,谁赢还不一定,干脆两边下注。
对美国是“跪”,对中国是“要”,既不反抗,也不感恩。
短期看,它可能真能捞点便宜。
比如美国市场保住了,中国的技术和资金也拿到了,电力也稳了,农民也笑了。
但长期看,这种玩法风险极高。
中国不是没脾气,只是不轻易发火。
可一旦越南真把中国当“提款机”,哪天中国不高兴了,越南的农产品、电力、铁路贷款,可能就全卡壳了。
到时候,美国会帮它吗?不会。
美国要的是越南听话,不是越南发展。
越南现在对美国让步越多,未来就越难回头。
20%的关税不会降,40%的“第三方税”也不会取消。
越南的工厂,迟早会变成美国的“代工厂”,利润越来越薄,工人越来越累,技术越来越低端。
![]()
而中国这边,一旦越南失去信任,产业转移就会加速。
泰国、印尼、马来西亚都在排队等着接中国的产能,越南不是唯一选择。
到时候,越南再想回头找中国,就不是今天这个价了。
所以,越南现在最该做的,不是“提要求”,而是“表态度”。
怎么表?很简单。
铁路技术可以谈,但得按商业规则来,别想着白拿。
农产品可以多卖,但得保证质量,别拿烂果糊弄人。
电力可以合作,但得提前规划,别临时抱佛脚。
最重要的,是对中美都保持尊重,而不是一边跪、一边要。
小国在大国之间找平衡,不是错,但得讲分寸。
越南这次的做法,说白了就是“吃相难看”。
中国不是不能帮,但不想被当冤大头。
美国不是不能合作,但不想被当枪使。
越南要是继续这么玩,迟早两头不讨好。
最后说一句:别把中国的善意当软弱,别把美国的刀子当保护伞。
越南要想走得更远,得先学会怎么走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