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2025年第三季度“庐江好人”
名单揭晓!
第三季度“庐江好人”名单
夏二顺 男 龙桥镇黄屯社区居民
曹光芝 女 冶父山镇冶父山社区居民
张孝国 男 罗河镇罗河社区居民
张国军 男 岗湾街道岗湾派出所辅警
徐晋香 女 泥河镇初级中学教师
何承保 男 金牛镇莫堰村村民
许 萍 女 郭河镇马塘村村民
高兆玲 女 盛桥镇沈家桥社区居民
王晓燕 女 柯坦镇柿树村村民
卢光福 男 东顾山街道东顾山社区居民
让我们一起
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
“庐江好人”
![]()
夏二顺,男,龙桥镇黄屯社区居民。夏二顺以善举温暖乡邻,用行动诠释担当。2025年初,他得知低保户何某某因病失能、无房可居,主动协调宅基地,捐赠木材与资金共两万元,协助申请危房改造补助,并全程负责施工中的建材调配、工人召集与质量检测,帮助其顺利入住,解决安居难题。夏二顺经营木材厂十余年,他诚信经营,优先雇佣本地劳动力,为2名聋哑员工提供岗位,制作图文指南、发放“无声红包”,保障其收入与尊严。疫情期间,他采购防疫物资保障员工安全,带领员工志愿值守,筑牢乡村防疫屏障,2021年当选镇人大代表后,他用心倾听民意,四年间推动解决农田灌溉渠淤塞、村道无路灯等十余件民生事。入户解读政策,助力社区民宿项目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力量。从帮扶乡邻到关怀员工,从防疫一线到履职为民,他以点滴行动汇聚成光,成为乡村里传递温暖与担当的榜样。
![]()
曹光芝,女,冶父山镇冶父山社区居民。2025年7月14日清晨。村民查某在水塘边洗衣时,不慎滑落深水区。此时,正在水塘边的曹光芝闻声而动。年逾六旬的她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跳入水中,奋力向查某游去。最终,曹光芝耗尽力气,成功将查某拖向岸边。路过的村民看到这一幕,立即上前协助,合力将查某安全救起。“当时水已没过头顶,要不是她相救,后果不堪设想。”被救后的查某仍心有余悸,对曹光芝充满感激。这并非曹光芝第一次挺身而出——2023年8月,她也曾救起过一位七旬老人。面对众人的赞誉,曹光芝只用一句朴实的话回应:“乡亲遇险,哪能旁观?”两次生死救援,两次义无反顾,曹光芝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刻在骨子里的善良与担当”,也为村庄增添了最温暖的底色。
![]()
张孝国,男,罗河镇罗河社区居民。2025年4月7日清晨,一位邻居将智力低下的小儿子留在家中,匆匆送大女儿上学。返家时,她惊恐发现屋内浓烟滚滚,家门反锁,拍打呼喊却无人应答。绝望之际,张孝国闻声赶来,毫不犹豫踹开房门,冲进火场与这位母亲合力救出受困孩子。张孝国在救援中烫伤手,却顾不上疼痛,关切询问母子情况。消防、公安、和社区人员及时赶到,迅速扑灭大火,村民们也纷纷赶来,安慰受惊母子,协助清理现场。邻居含泪致谢,张孝国淡然一笑:“邻里互助,理所应当。”这场火情在张孝国的英勇下转危为安,更在村中留下温暖佳话。
![]()
张国军,男,岗湾街道岗湾派出所辅警。2025年7月1日晚,翰林苑小区6栋突发火情,刚下班回家的岗湾派出所辅警张国军听到呼救声后瞬间绷紧神经,立刻冲向火场。面对刺鼻浓烟与灼热气浪,他毫不退缩,熟练连接消防设备,双手紧握水管直面火焰,持续扑救近5分钟,成功扑灭明火。未等喘息,火情复燃的惊呼传来,他顾不上手臂发麻与满身灰尘,再次闯入浓烟,细致排查复燃隐患,确保火星被彻底扑灭。消防员到场后,他主动说明现场情况、协助维持秩序,在确认现场安全隐患被彻底消除后便默默离开。他坦言:“当时根本没时间想太多,听到起火的消息,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灭火,不能让火势扩大。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换作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在那种情况下都会挺身而出。”这份果敢与担当,正是见义勇为精神的生动写照。
![]()
徐晋香,女,泥河镇初级中学教师。她用十年坚守诠释了爱与责任。2015年,丈夫接连确诊甲状腺癌与胰腺肿瘤,两次大手术掏空身体健康,并发症频发命悬一线。面对每日万元治疗费,她毅然卖掉房产商铺,辗转多地求医,在ICU外日夜守候。那时女儿读高二,成绩一落千丈,徐晋香只能偷偷落泪,在家人面前强装坚强,短短数月头发全白。她一边自学护理、营养知识,化身丈夫的“专属护工”与“营养师”,一边坚守教学岗位,所带班级获评县级优秀班集体,个人也斩获信息技能大赛一等奖。2017年,丈夫病情好转重返岗位,女儿也在她引导下考上大学、读完研究生顺利参加工作。“现在每隔一两个月我都会陪他去复查一次,一如既往地照顾他,呵护他。”徐晋香的笑容里,满是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对未来的笃定。
![]()
何承保,男,金牛镇莫堰村村民。何承保是位平凡的单亲父亲,与24岁女儿相依为命,2022年3月,女儿被确诊为肾病综合征,需长期透析维持生命,根治则需要几十万的肾移植费用。年过五旬的何承保每天天不亮就下田种水稻、施油菜肥,中午去镇工地扛钢筋、搬水泥,夜里忙到深夜,只为凑齐女儿的透析费。后来得知肾移植可根治,且医保政策提高了报销比例,他不顾亲友对其年纪、术后恢复的担忧,执意要捐自己的肾,他坚定地说“救女儿,啥都不怕”。2022年4月15日,父女俩一同走进手术室。术后何承保醒来第一句就问“我娃怎么样”,直到确认手术成功才松了口气。他用鲜活的肾脏给了女儿第二次生命,让濒临破碎的家重拾烟火气,这份深沉父爱在莫堰村传为佳话。
![]()
许萍,女,郭河镇马塘村村民。提起许萍,邻里总是赞不绝口,称她善良博爱,对丈夫不离不弃、对孩子教子有方,是位好妻子、好母亲。她以柔肩扛下家庭重担,用真爱为瘫痪丈夫撑起一片天,完美诠释了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2005年,丈夫从工地不慎摔落,导致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当时家中尚有年迈公婆与两个年幼女儿,生活瞬间陷入绝境。许萍擦干眼泪,毅然挑起大梁,每天晚睡早起,洗衣做饭、为丈夫翻身擦洗按摩——即便两人身高体型差距大,每次翻身都累得满头大汗,也始终未松懈,让丈夫多年来从未生过褥疮;同时,还在自家门口打零工,用微薄收入贴补家用。谈及未来,许萍眼神温柔却坚定:“只要他活着,家就一直在。我就希望孩子把书读好,老公健健康康,一家人平平安安。”二十年的坚守,她为这个不幸的家庭撑起了希望的天空,赢得了所有乡亲的敬重。
![]()
高兆玲,女,盛桥镇沈家桥社区居民。2008年,丈夫的兄长因尿毒症丧失劳动能力,刚出生的侄子又遭母亲离弃。高兆玲主动承担抚养责任,视如己出,承诺“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吃饱穿暖、有书可读。”当时,公公正与食道癌抗争需长期服药,加上自家儿女和侄子的教育开支,家庭经济压力沉重。但她从未退缩,每天天未亮便下田劳作、饲养家禽,在最艰难的时刻,为供孩子读书甚至向亲友借钱。如今侄子已成长为一名高中生,谈及婶婶时眼中含泪,敬她如亲母。对待公公,她悉心照料,住院时端汤送水、擦身换药,居家时每日按摩身体、修剪胡须,每周洗头换衣,让老人始终干净舒适。同时,她协助丈夫经营一家小公司,日夜操劳却毫无怨言。高兆玲用单薄的肩膀为家人撑起一片天,她对家人的深厚爱意和对生活的无限希望,化作强大动力,支撑她在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也温暖着困境中孩子的成长之路。
![]()
王晓燕,女,柯坦镇柿树村村民。2011年5月,丈夫因车祸全身瘫痪、意识模糊,家庭支柱轰然倒塌,她毅然扛起重担。此后十五年,王晓燕的每天凌晨四点起身,为丈夫翻身、按摩、处理生活起居,再送儿女上学;白天下地或打零工补贴家用,夜晚重复护理与家务,常忙至深夜。长年劳累让她双手粗糙、鬓角染霜,却从未退缩。照料丈夫之余,王晓燕始终重视子女教育,以勤劳坚韧为榜样,鼓励孩子读书成才。2018年,她的儿子考入大学,女儿也组建幸福家庭。2024年夏,丈夫竟凭自身力量从床挪到椅子上,这一米的距离,是她十五年日夜坚守的最好回报。如今,王晓燕仍全天候照顾略有起色的丈夫,脸上笑容更多。她用平凡琐碎的坚持,诠释中华女性的韧性与“孝老爱亲”的美德,以爱与责任守护家庭,传递温暖信念。
![]()
卢光福,男,东顾山街道东顾山社区居民。78岁的卢光福早年与妻子务农为生,十几年前,妻子因关节炎恶化双腿高位截肢,落下“肢体二级残疾”,生活无法自理。自此,年过六旬且体弱的卢光福咬牙扛起家庭重担。家中经济拮据,虽有社区低保和监测户待遇缓解压力,但卢光福仍穿梭小区回收废品,变卖所得补贴家用及老伴护理。十多年来,他每日为妻子翻身、按摩防肌肉萎缩与褥疮,细致擦身、梳头保卫生,让妻子身体状况始终稳定,他常说“老伴年轻的时候跟着我没享过什么福,必须好好伺候她”。面对艰辛,老两口依旧乐观,卢光福常推轮椅带妻子散步、参与社区活动,与邻里谈笑传递温暖。他的坚守成邻里榜样,以行动践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用平凡岁月书写了超越血缘的深情与担当。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
这些平凡身影
以点滴善举织就庐江的温暖底色
学习好人精神,致敬平凡英雄
一起为他们点赞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