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吃饭,有口臭、舌苔发白厚腻或有地图舌…”
“个子比同龄人瘦小,爱出汗、抵抗力差,容易感冒、反复咳嗽…”
“晚上睡觉半睁眼、不安稳,翻来覆去…”
“面色萎黄没有光泽,黑眼圈、鼻梁有青筋、脸上长白斑....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接触到越来越多被孩子这些问题困扰的家长们.....
中医儿科素有“脾常不足”之说。孩子的身体如同初生的树苗,生机勃勃(“纯阳之体”),但根系(脾胃)却十分娇嫩。现代饮食中的零食、甜腻、生冷,以及学习压力,都在无形中加重着脾胃的负担。一旦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就无法将食物有效转化为滋养全身的“气血精微”,从而导致厌食、积食、便秘、体虚易感、身高增长缓慢等一系列问题。
这正是治未病中心“不治已病治未病”理念的核心——在疾病尚未形成时,通过调理体质,防患于未然。为此,我院中医专家团队依据经典儿科方论,结合现代儿童体质特点,精心打造。它不是普通的“补品”,而是一套专为儿童设计的 “体质调理方案”。
![]()
它具有三大特点:
1. 以“健脾”代“滥补”
组方精选“太子参、山药、茯苓、山楂、麦芽”等药食同源之品。核心目的不是“进补”,而是 “运脾”——恢复脾胃本身的运化动力,好比松土施肥,让树苗自己茁壮成长。
2. 以“清膏”代“荤膏”
我们摒弃了儿童难以消化的动物胶质(如阿胶),采用麦芽糖收膏,制成口感清甜的“素膏”。孩子爱喝,妈妈放心,从“喂药难”变为“孩子主动要”。
3. 以“防病”代“治病”
我们调理方的核心目标,是夯实健康的根基。我们期望看到的是:孩子吃饭香了,消化好了,生病次数减少了,身高体重自然增长,脸色变得红润有光泽——这远比生病后吃药打针,更有意义。
育儿路上,别等孩子病了才着急。让我们用中医“治未病”的智慧,从调理脾胃开始,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打下最坚实的根基。
医生介绍
![]()
刘玲娥,衡阳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高级职称,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专家、湖南省首届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兼任湖南省健康协会中医药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皮内针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省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省中医健康管理专委会及衡阳市全科医学会副主委等。主持并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擅长于中医治未病、体质调理、小儿体虚(导致厌食、易感、遗尿、生长缓慢等)、四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的中医调治、慢性病及肥胖人群健康管理、更年期及亚健康人群调理。擅于应用中草药、膏方及中医外治技术治疗失眠、头痛、抑郁、脱发、口腔溃疡、脾胃病、脂肪肝、顽固性咳嗽以及痛症、月经不调、各类结节、孕前及产后调理等。倡导全程健康管理及全生命周期调养。
来源:衡阳市中医医院 刘玲娥
编辑:龙世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