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座城,既有故宫红墙的古雅,又有 CBD 高楼的现代 —— 不管你是头回踏足的游客,还是常来常往的故友,除了打卡美景,带点本地特产回家才不算留遗憾。今天就给大家推荐北京 8 种 “必买特产”,每样都藏着老北京的味,照着买准没错。
![]()
1. 北京烤鸭:
提北京美食,烤鸭永远是绕不开的头牌 —— 虽说现烤的烤鸭皮脆肉嫩最绝,但想带回去给家人尝,真空封装的款就很合适。这种烤鸭都是提前处理好的,带回家不用复杂操作,简单复热几分钟,外皮依旧能嚼出脆劲,内里的肉片保持着鲜嫩,不会发柴。
![]()
2. 稻香村糕点:
稻香村在老北京人的心里,就是 “糕点界的标杆”—— 作为百年老字号,它家的点心架上永远摆满花样,传统款和创新款都能找到喜欢的。传统款里,月饼酥皮一咬就掉渣,内馅甜而不齁;茯苓饼薄得像张纸,咬着带点茯苓的清苦;创新款的蛋黄酥流心绵密,牛舌饼咸香够劲,连年轻人都爱囤。
买的时候可以选 “什锦礼盒”,每种点心都能尝一点,不用纠结选哪种。
![]()
3. 北京果脯:
北京果脯凭着精细的工艺和独特的口感,火了好多年 —— 不是那种齁甜的蜜饯,而是保留了水果本身的风味。蜜饯海棠裹着薄薄一层糖衣,咬开还能尝到海棠的微酸,没有涩味;金丝蜜枣得选肉厚核小的,嚼着软糯,甜意慢慢化在嘴里,不会粘牙。
![]()
4. 驴打滚:
驴打滚是老北京人从小吃到大的传统糕点,名字来得特别 —— 制作时得把裹了甜馅的糯米面团,在炒熟的黄豆粉里滚一圈,模样像极了驴在地上打滚,由此得名。别看它做法简单,味道却很讲究:外层粘软带点黄豆的焦香,不会粘牙;里面的红豆馅甜得清淡,没有香精味。
买的时候要选刚做的,外皮还带着点温度,咬一口软乎乎的,黄豆粉的香混着馅的甜,特别治愈。不管是自己吃还是给孩子带,驴打滚都很合适 —— 没有复杂的配料,吃着放心,还能尝到老北京的传统味。
![]()
5. 六必居酱菜:
在老北京人的早餐桌上,六必居的酱菜从不会缺席 —— 每颗酱菜都被腌得色泽鲜亮,不是那种黑乎乎的样子,口感脆嫩,咬着 “咯吱” 响。不管是配白粥、就馒头,还是夹在烙饼里,都能让简单的早餐变得有滋有味。
常见的款里,酱黄瓜脆嫩带点咸香,酱八宝里有花生、杏仁,咬着有嚼头。买的时候可以选小瓶装,方便携带,带回家后放在冰箱里,能吃好一阵子。对于喜欢清淡口的人来说,六必居的酱菜比咸菜更有滋味,还不会太咸。
![]()
6. 豌豆黄:
豌豆黄是老北京的传统甜点,最早还是宫廷里的吃食,做法特别讲究:得用新鲜豌豆泡软煮烂,去皮后压成细腻的泥,加少许糖蒸透,做好后色泽金黄,像块温润的小点心。用勺子挖一口,细腻得没有颗粒感,甜意淡淡的,吃多了也不觉得腻。
平时当下午茶点,或者饭后吃一小块都很合适。而且豌豆黄是素食,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吃着都没负担。不像别的甜点重油重糖,豌豆黄透着一股清爽,能尝出豌豆本身的清香,是老北京甜点里的 “小清新”。
![]()
7. 月盛斋牛羊肉:
月盛斋是北京人认了多年的老字号肉铺,他家的牛羊肉选料特别讲究,不是随便的肉都能上柜台 —— 牛肉得选牛肋条,肥瘦相间;羊肉得选羊腿肉,没有太多筋膜。买回家不管是红烧还是清炖,都能做出好味道:牛肉炖到软烂不柴,汤汁吸满肉香;羊肉清炖后撇去浮油,鲜得没膻味,连汤都能喝光。而且月盛斋有真空包装的款,方便携带,不用担心变质。
![]()
8. 茯苓夹饼:
茯苓夹饼可是有来头的传统糕点,最早是清朝末年的宫廷吃食,还带着点药用价值 —— 相传常吃能健脾胃、助安神。做法也很特别:用茯苓粉和面粉做成薄饼,中间夹着茯苓馅,饼皮薄得能透光,咬着软糯适口,不会干硬。
味道是淡淡的甜,没有香精味,茯苓的清苦混在甜里,特别解腻。不管是自己吃,还是给长辈带,茯苓夹饼都很合适 —— 既尝了传统味,又有养人的说法,比普通糕点更有意义。不少游客买的时候会特意选礼盒装,包装精致,送人也体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