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在北京60多平米的老房里度过95岁生日!没有鲜花也没有寿宴,唯一的生日礼物,是侄子送来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三学社画的祝寿字画……
生日那天,许鹿希坐在老屋中,窗外的槐树叶在风里沙沙作响,屋里静悄悄的,只有墙上斑驳的影子在晃动,侄子带来几幅祝寿的字画,她慢慢地摸了摸纸面,眼里没有波澜。
![]()
孩子们早已习惯了她的独特,侄子小声问她:“姑妈,要不要拍个照?”
她点点头,戴好老花镜,正襟危坐,拍完又叮嘱:“照片发我微信上,我要看。”
侄子忍不住笑出来,95岁的老人,手机玩得跟年轻人一样溜。
老房子的门,还是那扇有着一条细缝的旧木门,进门就能看到那只旧茶壶,茶壶壳子上粘着一层灰,许鹿希从来舍不得丢掉,说是“你姑父用过的东西,不能随便换”。
屋里还有一张弹簧塌陷的沙发,是邓稼先当年借来招待客人时留下的,她总说沙发弹性才对胃口,一件件老物件总是带着她回到过去。
1964年秋天,院子里忽然传来一阵鞭炮声,邻居都在议论原子弹爆炸的事,许鹿希却只是默默关上窗户,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正是那场巨响的幕后主角,直到父亲带着复杂的神情回家,她才明白,多少年的分离和苦等,原来早已注定。
许鹿希年轻时在北京医学院教书,白天讲课,晚上批作业,深夜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邓稼先每次出差都神神秘秘,临行只说一句:“家里的事全靠你了。”
她回一句:“你放心。”没有多问,转身就去厨房备菜,动作利落得像个老兵。
1979年,许鹿希忽然接到电话,是邓稼先的同事,说“稼先身体不太好”。
她赶到医院,看见他脸色蜡黄,眼神却一如既往坚定,邓稼先咳嗽着对她说:“别担心,我没事。”
![]()
那年北京的冬天特别冷,老房子里也透着寒气,许鹿希晚上裹着棉被,身边始终是空的,但她仿佛还能听见邓稼先夜里翻身的声音。
1986年,邓稼先去世,许鹿希没有哭,她坐在书房里,翻着丈夫留下的手稿,一页页地看,最后把所有的纸都收进了箱子,码得整整齐齐。
那一夜,她没有睡,天亮后,许鹿希做了一个决定,要把邓稼先的事写出来,让外面的人知道他不只是科学家,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丈夫和父亲。
写传记的过程并不容易,许鹿希在书房一坐就是十个小时,桌上摆着放大镜和便签纸,她一边查资料一边琢磨,遇到不懂的就请教邓稼先的老同事,电话本写得密密麻麻。有人劝她别太较真,年纪大了注意身体,她挥挥手:“我要留下点什么给孩子们。”
她的生活简单到极致,老屋的陈设几十年没怎么变过,桌上放着一本字典,院子里那棵梧桐树,是邓稼先生前种下的,每年春天发新芽,她都要去看好几次。
许鹿希的朋友圈不多,医生、教授、老同事,微信头像还是老房子的照片,她说不会换,这里就是她的根。
孩子们劝她换大房,她总说:“这屋子住着踏实。”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说:“外头的风景再好,也没有这里熟悉。”
2013年,许鹿希在书房里整理邓稼先的遗物,手指摸过一只残破的搪瓷杯,杯口有一道缺口,谁劝她扔掉,她都不肯,说是“稼先当年在戈壁滩带回来的。”杯子里常年插着几根铅笔,每次写东西用的就是这几根。
她的床头有一台老旧的收音机,每晚睡前都要听半小时新闻,新闻里每次提到“国防”两个字,她都会停下手里的动作,静静听完再继续。
生日那天,老屋没有宾客,没有热闹,只有几幅字画和一桌家常饭。许鹿希吃得很慢,偶尔抬头,看着墙上挂着的老照片,照片里邓稼先穿着灰色中山装,神情严肃。这些年,她几乎每天都要看看这张照片,仿佛丈夫还在身边。
她对生活的要求从不高,吃饭穿衣都很随意,最舍不得的还是那套旧家具,每次有人来家里参观,她总是介绍:“这些都是稼先留下的,我们一起用过。”她说话慢条斯理,脸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柔。
她的日子里没有大风大浪,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坚持,邓稼先在戈壁滩拼命工作,她在家里默默守候,别人家的日子忙忙碌碌,她的生活永远是一页一页地翻过去,从不回头。
许鹿希不止是“邓稼先的妻子”,她有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几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培养了无数学生,即便年纪大了,思维依然敏捷,讲起神经解剖的知识头头是道。
这个生日,许鹿希没请客,也没收礼,只让侄子把字画挂在墙上,自己坐在沙发上,翻着一本旧书,屋外的北京城已经高楼林立,屋里的时光却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许鹿希用95年的时光,把爱与守候过成了一种生活的态度,她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大场面,只有一点一滴的坚持和信念,老房子里,依然飘着淡淡的茶香,每一寸空间都充满了属于她和邓稼先的回忆。
参考信源:“两弹元勋”邓稼先夫人许鹿希平静度过95周岁生日 2023-08-12 人民政协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