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前,我看郑智化用十分激烈的言辞批深圳机场,深有触动。
![]()
不过,多年参与公共舆论事件讨论的经历告诉我,在没看到事件相关各方的发声前,还是应该“让子弹飞一会儿”。
当有人将现场视频发出来后,发现郑智化果然有些言过其实,太情绪化了——分明是机场工作人员将他抬上的飞机,怎么能说成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
在此之前,我们理解他说的“匆匆忙忙、连滚带爬”应该是字面意义上的,而实际是他个体的心理感受而已。
至于被他严词批评的升降车司机,那更是人在车里坐、锅从天上来。
根据安全操作规程,也为了防止升降平台损坏飞机舱门,司机无法满足郑智化的诉求,他没有任何过错,不应该被指责。
我觉得,郑智化应该向司机表示歉意,而不只是对用词不当道歉。
![]()
在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后,我觉得深圳机场在郑智化登机一事上问题不大,并不需要向谁隆重道歉。
深圳机场在郑智化发声后立即致歉,反而让人感觉有些不适:是不是郑的明星和台湾人双重身份起了作用?换成普通国人,深圳机场能不能如此快速作出回应?
此事在舆论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人批评机场、有人批评郑智化,一些人用词还比较激烈。
在支持郑智化的观点中,我看到一个颇为新颖的说辞:“残疾人的自尊体验残疾人说了算。”
言外之意,就是郑智化的批评公众不能评判,是否被尊重得由残疾人说了算。
这就有点矫情,甚至是有些耍流氓了。
我们这个社会,当然应该尽力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方便,但无论再怎么完善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比如深圳机场的做法,用提供帮助的办法来弥补这种不如意,怎么就违逆了残疾人的自尊?
要知道,个人的自尊体验是非常个体化的,公众如何满足?比如弱势群体希望的尊重是躺平在家,还能过上亿万富翁的生活,如果达不到就不是尊重。可是,我们的社会能提供吗?
在机场设施无法完全满足残疾人通行的情况下,机场派出4名服务人员帮助郑智化进入机舱,相信大多数公众不会觉得这是不尊重的行为。
一个公众事件,公众说了不算,只有当事人的个体感受说了才算,那你还要公众来帮忙解决干什么?
他们的说辞,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这些年压得中国男性喘不过气来的小仙女们,就是这样的出拳套路。
还有一些人,他们完全不看事实的经纬,对不同意郑智化说法的人打棒子、扣帽子,张嘴就是你到底是站在消费者一边还是站在航司一边。
哪边都不站,站在事实一边难道不行吗?
从他们身上,我还看到了当年那些嚷嚷“站在鸡蛋一边还是站在墙一边”的人。他们故意模糊事实与是非,制造一个似是而非的话题,故意挑动普通民众与体制、政府的对立。你以为他是为郑智化和消费者说话吗?他们只是反体制而已。
更有一些坏胚,把不支持郑智化说成是敌视台湾。
什么东西吧!敌视台湾还需要通过郑智化来指桑骂槐,我们通常都是指着台湾的鼻子骂好不?
当然,我也不支持激烈攻击郑智化。一些人把郑智化的批评政治化,把他的批评往阴谋论上扯,这就有点扯蛋了。
这么多年,郑智化的形象还是比较正面,而且多有爱国言行。特别是在统一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没有看他有任何污点。
如果仅仅因为他情绪化批评深圳机场,一些人就给扣帽子、打棒子,那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适得其反。
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搞言论审判,把郑智化推到敌人那边,实属不智。
这事我觉得还是应该回归到就事论事,别搞扩大化,更不要无罪推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