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华南理工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0
分享至


10月30日下午,教育部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华南理工大学设立分会场。学校领导与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参加了学习。


通过深入学习领会

与会人员发出乘势而上

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

“华工声音”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章熙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的宏伟蓝图,我们要深入领会贯彻全会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锚定目标再冲刺,奋力跑出“十五五”开篇加速度

华南理工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国家队”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排头兵,必将擎旗定向、勇立潮头,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国家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需求,以“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双引擎”,以持续深化新一轮办学综合改革和谋划“十五五”发展为动力源,大力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最广泛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产业资源、校友资源,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在地国际化”与“双向国际化”互促双强,做实全球多点布局的离岸中心、联合实验室、工程人才培养平台,做优契合大湾区主要节点的成果转化平台和科创院,加速挺进全球百强大学,为全球高等工程教育创新提供华工方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贡献华工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唐洪武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乘势而上、续写新篇。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振奋人心。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今后五年我国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文献。华南理工大学将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发扬钉钉子精神,全面推进“十五五”规划实施工作,朝着全球百强大学加速挺进,奋力谱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崭新篇章。

我特别关注到,《建议》强调,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华南理工大学将以人工智能引领教育科技人才范式变革,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调整学科专业体系,加大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紧抓国家大学科技园优化重塑、环五山创新策源地建设等契机,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扩大开放办学的广度力度,汇聚多方优质资源,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校园安全保障体系,下大力气解决好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把地方所需和华工所能紧密结合,当好服务广东“百千万工程”的排头兵,赋能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解丽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高质量地抓好宣传宣讲、阐释研究工作,高效率地做好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为走稳走好“十五五”奋进之路,努力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做出应有贡献。



辅导员 郭瑞玉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关键时期做的关键部署。全会公报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让我感受到了格外鲜明的改革创新精神,指导我们在工作中要积极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探索情景式、互动式、研讨式的教育模式,使青年思想引领更接地气、更具活力。

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做学生信赖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投身“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践,助推“十五五”顺利实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以来

华南理工大学干部师生

也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学习全会精神

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学习的目标

凝聚接力奋进的干劲

01

发展战略与规划处处长 许 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华南理工大学“十五五”发展指明了方向。学校学科建设将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超常规布局未来产业所需的交叉学科领域,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构建更加高效集成的学科群和攻关团队,探索实施 “任务清单式”的管理模式,集中力量进行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02

中国工程院院士

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瞿金平


此次全会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了12条战略任务的前两条,这是我们党深刻洞察全球经济格局变化、敏锐把握“十五五”关键期发展特征,从而做出的重要部署。

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解决当前高分子材料先进制造领域的重大共性关键“卡脖子”难题,可以说是处在了这两条战略任务的交汇点上。我和团队同事将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任务,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研发攻关、推广应用上,在国家和区域的产业发展路线、科技创新布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03

中国科学院院士

百步梯创新学院院长

吴硕贤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不懈攀登、持续接力。不断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质量,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拔尖创新人才,是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了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面向“十五五”发展蓝图,百步梯创新学院将继续在学校党政领导下,不断汇聚各方优质资源,构建一体化培养体系,通过实施“顶尖师资聚合计划”“高深知识进阶计划”“未来学者养成计划”“培根铸魂引领计划”,为拔尖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路径,使其成为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

04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

数学学院教授 朱长江


作为一名高校数学教师,须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执教之基,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厚植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中以科研反哺教学,以问题引领课堂,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建立数学思维,感受数学之美。

面向未来,我们将持续聚焦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持续打造好“双型名师引领—四步进阶培养—数字资源赋能—科教赛创融合”育人体系,培养有担当的教师,打造有温度的课堂,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不断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05

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 樊天慧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全会公报中提出,要加强海洋开发利用保护。作为一名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这让我对自己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的事业更添百倍信心。

在党的引领下,我会把“向海图强”的基因融入工作日常,在教学中立德树人,在科研上自立自强,把人才的种子播撒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海上工程装备中,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打造来自海洋的“蓝色引擎”。

06

自旋科技研究院 蒋尚达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的部署,令自旋科技研究院全体师生备受振奋。

作为新工科交叉创新平台,我们深耕自旋科技领域,正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凝聚团队力量向自旋读取与操控这一国际前沿发起冲击。我们将勇闯技术“无人区”,研发变革性科技成果,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华工力量”。

07

医学院教授 王 强


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鼓舞。全会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特别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对医学院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们将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加强有组织科研,推动医工交叉融合,力争在重大疾病防治和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实现原创突破,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效能,为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华工力量。

08

外国语学院教授 战双鹃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更加明确了人文学科在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方面的独特使命。

我们将立足岗位践行全会精神,持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打造适配国际传播的文化成果;借助多边合作平台,讲好中国高质量发展故事;推动跨文化学术对话,以语言为桥梁、以文化为根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文化自信的复合型人才,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人文力量。

09

化学与化工学院

博士研究生 胡安谦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研究制定了“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全会指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十四五”时期,我们见证了中国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构建了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新能源产业链,实现从跟跑到领跑。“十五五”必将成为又一个创新迸发、科技腾飞的五年。我坚信此次全会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上新台阶,期待“十五五”时期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引领。

未来,我作为青年学子,将以实际行动响应全会精神,立足电催化研究领域,发扬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为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10

电子商务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方向)

硕士研究生 洪勇航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战略部署,为我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抢占数字化发展制高点指明了方向。我对此深受鼓舞,也深刻认识到,“数字中国”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其根本在于让数据这一新生产要素真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肌理之中,驱动实体产业向更高效率、更智能的方向演进。这要求我们在学术研究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主动对接产业发展的实际痛点,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行业转型与社会进步

在此背景下,我将以此为己任,脚踏实地,努力把专业所学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际贡献,为数字中国的建设进程注入青春智慧。

11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本科生 卓嘉颖


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同时是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我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有着更深切的共鸣与责任感。党员的身份意味着更高的政治站位与使命担当,而专业学习则赋予我将蓝图转化为现实的工具。当前正值毕业设计与未来规划的关键时期,我更加自觉地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布局,思考如何将所学的前沿制造技术、智能系统理论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相结合。

我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青年党员更应勇立潮头,聚焦“卡脖子”技术难题,致力于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落地,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的初心,为中国制造由大转强贡献全部的青春与智慧。


蓝图已绘就 奋进正当时

华南理工大学全体师生将深刻学习领会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将全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

在加速挺进全球百强大学的征程中

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作出更大贡献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信息来源: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各院系(书院)

微信编辑:黄明华

初审:冀早早 张薇

复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华南理工大学 incentive-icons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官方平台。
2787文章数 346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