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50年代的天文底片中,科学家发现了成千上万道转瞬即逝的光点。最新研究显示,这些“神秘闪光”除了与核武器试验的时间高度吻合,甚至还与UFO目击事件存在统计学关联性。
尘封底片中的“幽灵信号”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帕洛玛天文台拍摄了大量夜空照片。几十年后,研究团队在数字化底片中发现了超过10万次瞬态光点,它们在一张照片中出现,却在下一张中消失。研究团队指出,这些光点并不像恒星或小行星,而更像是高空中反射阳光的金属物体。问题在于,这些照片拍摄于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前。
![]()
与核试验的惊人同步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这些闪光在核试验后的24小时内出现的概率高出68%。在1951年至1957年间,全球至少进行了124次大气层核爆,而每一次试验后,夜空中都更容易出现这些神秘光点。 更耐人寻味的是,1952年7月27日,美国华盛顿特区上空爆发了著名的“飞碟事件”,大量目击报告与底片中的瞬态光点时间和位置高度重合。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是否存在某种未知的高空活动,与核试验和UFO现象相互关联?
![]()
科学解释与质疑
目前关于这类现象的解释主要有三种:
1.高轨道反射物体,平坦、反光的物体在阳光照射下产生短暂闪光。
2.核试验引发的大气异常,但难以解释为何延迟24小时才出现。
3.UAP(不明异常现象),或许部分光点正是UFO的证据。
![]()
然而,也有质疑者表示,这些底片年代久远,可能存在胶片缺陷或污染。
尽管存在争议,这些研究为“UFO与核活动的潜在联系”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持。在冷战背景下,核武器与未知飞行物的交织,似乎为历史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