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是刚刚用了行政手段来夺走了安世半导体的一个实际控制权,英国就跟风出手了,想要以“合法买卖”的名义来低价的吞并安世曼彻斯特核心工厂,这一波操作可以说比男的更加隐蔽,但是也更具有迷惑性。
事情还是要从9月30号说起,荷兰是援引了1952年冷战时期的一个旧法,以国家安全为由,直接是冻结了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一个控制权,罢免了中国的CEO张学政,由原来的CFO来接任。
到10月底的时候,荷兰又甩锅称“中方要转移技术”,为掠夺的一个行为找借口。
![]()
作为全球的第二大独立汽车芯片的供应商,安世嗯的控制权变动虽然没有导致全球供应链的断裂,但已经是引发了行业的震动了。
荷兰是刚刚动手,英国就露出了獠牙,跟着也是喊着“技术风险”,直言荷兰能拿下总部,我们为什么不能拿工厂?
但是英国人是没有敢勉强,而是打算逼安世“主动出售”曼彻斯特工厂,然后他们再低价的进行接手,这一个套路跟2023年是如出一辙的。
![]()
2021年安世收购了英国的纽波特工厂并且是投入了资金来盘活,结果英国又以国家安全强制的要求出售,2023年这一家工厂是以1.77亿美元卖给了美国的企业,英国是1分钱都没有投入,却是在坐收渔翁之利。
曼彻斯特工厂可不是什么小作坊,它是英国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基地,专攻功率半导体MOSFET,2024年的营收是达到了1.92亿英镑,大概是18亿元人民币,已经是占到了安世总营收的12%了。
加上德国汉堡工厂,两个工厂的年产能是达到了70.8万片8英寸当量晶圆,对应着牵产能,是全球汽车工业领域核心芯片的一个供应源。
![]()
现在的技术,厂区和客户,让英国人只需要换一个股东就能做到18亿年营收,算盘可以说是打的非常的精明。
但是显然英国人是打错了算盘,中国企业早就已经有后手了。
安世半导体能跻身全球的的第三,中国第一,靠的就是全球化的布局和国产的替代规划。
![]()
他们的产能虽然是在欧洲,但是超过七成的封装测试业务是放在了东莞,马来西亚,菲律宾基地进一步的降低了成本。
更关键的就是,安世在上海的临港新建了一个工厂,目前虽然在产能他说但是已经是成为了重要的一个备份选项了。
财务跟技术实力更加给安世托底,2024年安世的零售是达到了147.15亿元,净利润是达到了22.97亿元,研发投入增幅是达到了153%。
![]()
2025年的第三季度,他们的半导体业务营销和中国区域的营销双双创下了新高,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比接近了50%。
西方没有想到的就是中国的功率半导体产业已经是强势地崛起了。
2024年全球的功率半导体市场萎缩到了323亿美元,但是士兰微以3.3%市占率直接跃升到了全球的第6位,比亚迪是以3.1%位居在第7位,成为了前十中仅有的市占率提升的企业。
![]()
三安光电与意法半导体的合资工厂已经通线了,国产的碳化硅芯片一两年内将会大规模的上车,成本可以降到40~50%。
我国汽车芯片市场的规模已经是达到了1200亿元,2030年将会突破3000亿元,国产替代的浪潮不可阻挡。
说到底,西方不是怕技术上的风险,更加是怕中国芯片崛起打破了垄断,但是西方的这种双标和掠夺是换不来长久的优势的。
![]()
安世正在通过外交途径来维权,上海的工厂的产能也是在快速地提升,国产的替代脚步是越来越快了。
西方越是围堵,中国的企业越要自强,安世的维权人员在进行中国产芯片的崛起也是需要更多的支持的。
信息参考来源
1. 《中国证券报》:《半导体龙头,突发公告!明日复牌》
2. 《证券时报》:《逆势成长!士兰微、比亚迪功率半导体市占率大幅上升》
3. 《腾讯新闻》:《1.77亿美元,安世半导体脱手英国最大晶圆厂》
4. 《新浪财经》:《闻泰科技前三季业绩增长265.09%》
5. 《经济参考网》:《作价1.77亿美元 闻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导体向Vishay出售NWF股权》
6. 《第一财经》:《安意法半导体通线,国产碳化硅功率芯片一两年内将大规模“上车”》
7. 中国报告大厅:《2025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动态与核心数据解读》
8. 《观察者网》:《还不悔改?荷兰继续甩锅,“中方想掏空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