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欧洲人还没意识到地球是圆的那会儿,也许还没人想到,后来会有那么一群人登上大英帝国的邮轮,拿着船票横渡四海。日不落帝国这词,很多人说起来煞有介事,可到底有多大?英国1815年滑铁卢战役后,海外殖民地急剧膨胀,和当时的伦敦气氛一样,既压抑又高傲。查官方数字,1922年大英帝国巅峰时期,陆地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公里,全球人口五分之一都归其名下。可你敢信,这样庞大的帝国,竟然只凭着几个小岛上的议会和女王,管控南北半球?想想就觉得奇怪。
![]()
和英国人耳鬓厮磨的不只是苏格兰的冷风,还有殖民地里不时冒出来的小冲突。就比如印度的那几次兵变,澳大利亚监狱犯人的后嗣,非洲草丛里翻腾的矛盾。这些远离本土的土地,英国人靠什么管啊?信任,被迫适应的新政令,还是无尽征调税收和暴力?每每论及管理策略,就有人热衷说柔性与铁腕结合——但实际操作中,像著名的“分而治之”,就藏着一股子不信任,说到底嘛,就是让被统治者互相牵制。真的能维持那么久的和平吗?这好像说不清。
再看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出击时没什么俱乐部,马蹄扬起的尘土都能把草原烤熟。1206年到1368年,蒙古铁骑直接从哈萨克草原扫到东欧,鼎盛期国土面积说法不一,依据《剑桥世界历史》,基本能到3400万平方公里,比大英帝国略小,紧逼在后。这制度纯粹是一个军事化机器,严格讲讲法治和规则,人头拧下来可比议会多。成吉思汗死了,四大汗国分家,疆域到了巅峰,却开始四分五裂,没好好享受过自己的“日不落”,就被分散的权力和利益撕扯。但蒙古的扩张,就是瘟疫、贸易与文化的流通,一切问题和帝国主义的冲突,都彼此缠绕,哪来绝对的文明或野蛮?
![]()
会不会觉得夸张?比如有人说蒙古兵摧毁了欧洲的命脉,用铁血和焚烧写下版图。可最新的考古学论文,甚至BBC的专题节目里,多次修正了这类流传。在乌克兰草原发现的磁层线残留,显示某些城市其实后来人丁兴旺,一些合作型统治慢慢取代了征服,历史总不是只有一种脸。你要非看湖面波光里的倒影,哪知道下面翻腾着什么怪兽?这没完没了的扩张和反抗,怎么看都是一枚投向深渊的硬币。
说到西班牙帝国,“日不落”也是他们先玩起来的。1492年哥伦布东渡,西班牙的扩张从海洋起步,黄金与白银堆满了弗朗明哥广场,那时的马德里夜晚和墨西哥城一样灯火通明。美洲、菲律宾、北非,连新教徒也被迫接受了西班牙的教堂钟声。西班牙全球殖民面积巅峰曾接近2000万平方公里,虽然不及蒙古与英国,但在资本主义冲动爆发的时代,这数字直接改写了所有人的命运。
![]()
不过西班牙帝国的兴衰,更多是靠贸易链和海上航路支撑。王国本土虽有金矿,却更喜欢墨西哥和秘鲁输出的银,欧洲各种势力混战,帝国收益其实很不稳定。强权带来自信与傲慢,即使自诩“光荣天主教”,私下的策略也多得让人头晕。比如荷兰独立战争,西班牙没能彻底压服对手,最后连自己在美洲的后路都裂开。这种海上殖民,不像蒙古那般一马平川,事情的复杂,远超想象。
而这一切好像又和俄国人的大地无关。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的沙俄,是东正教与斯拉夫民族主义交织的统一君主制国家。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要开窗看欧洲,俄国扩张跟谁学过办法?你倒可以看看他们征服西伯利亚的进度。十九世纪时,俄国领土超过22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英国、蒙古这些庞然大物。可内部统治同样脆弱,农奴制、贵族特权、民族隔阂,随时点燃火药桶。
![]()
说起来,沙皇制度的权力集中与帝国内部棋盘式的各民族自治,其实是一种悖论。比如高加索山区的起义,或是亚历山大二世废奴后贫民不满,彼时的彼得堡贵族还有力气喝下午茶么?俄国问题层出不穷,但反而靠气候与“地广人稀”,短时间逃过了外部的洗劫。偶尔觉得这很讽刺,疆域辽阔反倒让它难以崩塌,也许早期资料未必准确,不过气候与地理的确是沙俄独特的命运赌注。
多讲两句吧,和这些庞大帝国一比,清朝疆域就显得紧凑些。1790年,清朝最大时疆域约1310万平方公里。据《清实录》与当时欧洲绘图数据,西北到伊犁、南至西双版纳,东北边是今俄罗斯远东,藏疆蒙全面纳入。有人质疑这面积含水域,实际上草原、龟兹等也都算数。嘉庆年间的边防问题不断,大小和珅式官吏又带来许多隐患,要说地方治理,实际没有想象的轻松。
![]()
但这里面有个分歧。有人觉得清朝疆域是近代中国疆域的根本保障。朝廷铁腕手段,军政合一,像新疆、蒙古这些地方都由中央直接打理。可很现实的是,清晚期中央权威急剧衰落,“皇帝远在北京”成了汉羊草原的口头禅。有的地方反而更加游离,边境民族要么被同化,要么涨起独立潮水。中央政策有时候强硬点确实有效,有时适得其反。举个例子,现存官方梳理数据都指向清朝疆域为近代疆域蓝本,但近几年学界有人提出了质疑。
说回近代,那民国政府就更被人诟病。东北、外蒙古、台湾接连失守,疆土稳固完全谈不上。军阀混战下,中央政府简直约等于摆设。有人说辛亥革命本质是丢地运动,可这话未免太苦了。民国时期,内忧外患之下对局势的把控力其实极弱。最新一份学界研究(2022年中国社科院地理所出版)就明确指出,1911-1949年间,国家管治疆域大幅度缩水,实际有效统治面积只有此前的一半左右。现在回头看,不免有些唏嘘。
![]()
又有声音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措施反倒最铁腕。进藏、进疆、经济开发兵团,1949年以来,边疆区纳入中央统管,边境防线作用提升。官方发布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面积为约960万平方公里。虽说较清末缩小,但边疆控制已比任何时候更牢固。边界谈判、中国与印度、俄罗斯、越南等邻国签署协议,大部分争议也随之解决。现代科技、基建投入,让边疆更像中心一部分。
这么对比下来,各帝国的疆域、治理方式、兴衰路径,既让人眼花又让人迷惑。庞大的面积背后,根本不是一纸契约或一场胜利就能焊死的。帝国扩张和崩溃,始终绕不过治理、民族、地理、文化、经济等错综复杂因素,有的地方纸上谈兵,有的地方扎根生根。
历史其实从不只是赢家的秀场,有时权力巅峰是命运圈套,也没固定剧本。帝国更像流水账,时大时小,谁又能说得清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