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因为是聋哑人,被人捉弄嘲笑是经常的事,但是父亲都把他们垫在了脚下。
自从去了一趟北京,置下全套的理发工具,在家给人理发以后,为乡亲们解决了头等大事,人们转变了对父亲的看法。
父亲是村里唯一一个能推头又能剃头的人,而且技术还好。推的要样有样,剃头干净,还不疼,在村子里赢得了口碑和尊重。
上苍有好生之德,给人关上一扇门,同时又给打开一扇窗。让他的每一个子民都有生存之道,体面地活下来。
父亲,没有拜过一天师,学过一天艺,只是在理发摊在前多呆几天,便了然于心。回到家中,便信心满满动起刀子给人剃头。
让人坐在椅子上,围好围裙。头发长的,先剪短,然后倒上多半盆热水洗头。一遍又一遍的洗,在打上肥皂,揉的满头都是泡沫,再用湿毛巾把头发裹严,直到把头发捂软了,头皮热乎乎的,撤去毛巾,才一手持刀,一手按住头顶,动作有条不紊,不快不慢,一刀挨着一刀,从前往后,再从后往前剃。
只听刀子在头顶上,发出细微而又清脆的像撕纸似的“哧哧”声。剃几刀,把刀在荡刀布上来回荡几下,保证刀刃锋利。一会儿,把头剃的干干净净,手摸不到头发茬。人不觉疼,感觉像挠痒痒一般舒服。
剃完,再用清水给洗一遍,再看人,头顶发亮,脸面红润,与剃前判若两人,人不精神都不行。
父亲剃头拿手绝活是用刀头,刮鼻孔的鼻毛和掏耳孔毛。大拇指宽的到头,用刀尖在鼻孔周围轻轻一旋,给刮干净了。村子里也有两个剃头的,这一招是干不了学不会的的。
剃头特别费肥皂。我小时候不愿意来剃头的,肥皂能洗衣服洗脸,剃一次头就瘦一圈,买肥皂得用肥皂票,我家常常一块肥皂用不上多长时间就用完了。
父亲不管这些,用时一点都不心疼,大气的蘸水往头上抹。后来长大懂得了,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只有舍得,才能换来别人友善的目光,
世上也没有白白的付出,回报往往是在最无助,需要帮助时才会出现,这种帮助,不是金钱,却比金钱珍贵,一句话就能让你改变命运。到现在,每每想起父亲,还佩服他的远见。一个聋哑人咋就想得这么远呢!
你有人情味,愿意与你走得近打交道,你的人品,就藏在这细小微不足道中。你穷,他也好不到哪里去,真心对他了,表面不说,心中记下来,过后用其它方式也要还上这份人情。
父亲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聋哑人而自卑,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因为有了一技之长,就有了别人笑脸低头来相求,就有了做人的尊严。在别人面前能挺胸仰头,身份就不一样。
这个世界,自己不努力,没有人可以让你依靠一辈子,惟有自立自强,闯出一条路,让自己活出个人样来,别人才能高看你一眼。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用在父亲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