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的价值是什么?在2025国际青年创新大会上,老工对YANG DESIGN创始人杨明洁进行了专访。杨明洁在论坛现场进行了关于“设计的价值”的主题演讲。
本期的《遇见设计师专访》将呈现2025国际青年创新大会杨明洁的 专访内容,干货满满,下面跟随老工一起来看看吧~
![]()
杨明洁
YANG DESIGN创始人
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工业设计师
01
老工:您创办了中国首个私人工业设计博物馆,“收藏”这个行为本身,对您的“设计” 工作和“策展”思考,分别产生了怎样具体的影响?如果让您推荐一件博物馆的展品,您会推荐哪件设计作品?
杨明洁:最初创办博物馆,是一种对于旧物的狂热,这源自于我作为工业设计师的职业兴趣。逐步积累至今,成为了一种社会责任。在博物馆硬件展陈的背后,我和我的团队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的是在藏品的文献研究上面。我正在为博物馆写一本书,名为《人类欲望的设计考古学》,希望通过博物馆能够向公众传播设计文化,传播一种正面的社会启迪意义。
![]()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获2025年度德国iF设计金奖
![]()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部分藏品
我是一位工业设计师,博物馆的叙事逻辑对我而言更多是对藏品文献研究后再进行策展的逻辑。在创办这座博物馆之前,我都是以观众的视角去看待博物馆的。而当真正自己去做一座博物馆时,却发现与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作为观众,我们所看到的是博物馆中已经被精心筛选整理后的展品,以及对应展品的文献资料。看上去很简单,很轻松,但当我自己去整理这些藏品,去研究每一件藏品背后的故事时,发现这一点都不简单,不轻松。尤其是当藏品数量达到几千件时。
![]()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中庭展示的交通工具与旅行箱
在博物馆常设展馆是以单一动线展开,交通工具、旅行箱、视听产品、家具、电器、灯具、生活器皿……分不同产品类别陈列,依次排开。每一类别又以时间与空间的维度进行文献整理,讲述藏品背后的故事。在常设展馆中陈列着从世界各地收藏的数千件藏品,跨越手工艺时代、工业时代与数字时代,从中人们可以探寻到不同地区、年代、族群的生活方式、人文美学。
具体如在中庭的部分,我是将旅行箱与交通工具放在一起的,它们都是与出行相关的。旅行箱的演变完全是基于交通工具的演变而不断进化的,现在我们最常用的滚轮拉杆箱就是因为飞机作为交通工具普及后才出现的。
![]()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藏品:不同时期的固定电话
如果要我推荐一件展品,我会选择那面陈列着历代通讯设备的展示墙。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众多体积庞大的收音机、电视机、摄像机、电话机、打字机…… 发展至今一台小小的智能手机几乎可以涵盖以上所有功能。
我在一面墙上把各个时期的移动电话陈列在一起。其中有几台西门子手机,正是2003年我还在德国西门子设计总部工作时参与的设计。那时我们还在使劲地研究手机按键、品牌DNA、手感与操作的效率等。但很快,当2007年苹果的第一代智能手机发布后,一切物理按键都消失了,西门子手机也消失了。由此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诞生出了新的设计标准、美学价值。
![]()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藏品:历代移动通讯设备展示墙
02
老工:您的许多作品都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如何在赋予用户自由度的同时,确保产品的完整性与美感?设计师应在多大程度上“让权”于用户?
杨明洁:首先,在今天这场以“可持续”为主题的论坛中,我想强调:模块化与标准化是实现可持续设计非常重要的原则。
一个优良的设计应该对于人类与社会是友善的、环保的,产品的制造、使用、报废各环节有利于节约能源与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可以使得产品在生产、组装、运输、存储、配货、销售、安装、维修等环节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如在维修过程中,局部更换部件,可以增加产品的整体使用周期。
![]()
YANG DESIGN作品:意大利natuzzi 品牌T-BOX 多功能家居系统,获德国红点奖与美国IDEA奖
在运输与存储过程中减少运输仓储成本。在报废与回收过程中,局部部件可以按材料类别拆分后分类回收。这些都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也可以建立起产品体系统一的设计风格与家族感,进而增强产品的品牌识别性。如我们所设计的“T-BOX”家居系统与“M collection ”系列沙发。
![]()
YANG DESIGN作品:模块化设计的“M collection”系列沙发,获DIA设计奖,EDIDA年度最佳家具设计大奖
而在更宏观的层面,模块化与标准化也关乎产品的生命周期。例如在我们与美国的波音飞机已经合作了十多年,每年都会针对飞机内舱的某一个局部进行创新设计。我们与西雅图的波音团队在讨论方案时,就会谈到标准化与模块化。对于民用客机这样一个大体量的产品,涉及无数的零部件,每一个部件的生命周期都是不一样的。标准化与模块化的设计,可以灵活的更换生命周期相对较短的部件,从而使得飞机整体的生命周期极大的延长。
![]()
YANG DESIGN作品:美国波音飞机内舱策略研究与创新设计,迄今已合作14年
![]()
YANG DESIGN作品:美国波音飞机内舱厨房设计
今年,我们与波音合作的内容是飞机厨房,其中设计的核心便是模块化的推车。同样的推车,可以演变成为餐车、烤箱、冰箱、垃圾箱等不同的功能模块,极大地提高了备餐效率与使用空间。
因此,模块化的本质,是让产品能被“更长久与高效地使用”。它不仅在功能上赋予用户更多可能,更在可持续维度上,回应了我们这个时代对资源尊重与环境负责的设计使命。
03
老工:您的设计总是透露出一种冷静、克制。这是您个人性格的直接外化吗?设计师的主观性是否会影响设计的产出?设计师要如何平衡个人风格与设计项目的需求?
杨明洁:在我们的设计项目中,有两种不同的状态。
一种是以“设计为导向”,满足设计师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这种状态是自由的、快乐的、前瞻的,没有太多克制的。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抛开市场的限制,纯粹去探索设计创新的各种可能性,无论是在材料、结构还是新技术的应用上。比如“虚山水”系列装置。
![]()
YANG DESIGN作品:羊舍“虚山水” 庭院,获德国红点奖、中国设计权力榜年度大奖
“虚山水”装置最初是2016年在一座苏州园林中呈现的,我尝试用有着自然生长与虚空质感的“Y”支架系统取代了苏州园林中的假山石与花窗,以虚为实,以物易景,结合真实的园林连廊、水景青苔、古井红枫、粉墙黛瓦,由此诞生了一座超现实主义的“虚山水“庭院。
![]()
YANG DESIGN作品:蓬皮杜x 西岸_光之森林
![]()
YANG DESIGN作品:爱马仕2019春夏新品发布会展陈
在此之后,我也以“虚山水”系列作品为基础,陆续为爱马仕设计了新品发布展陈,为蓬皮杜艺术中心设计了展览装置“光之森林”,也在法国圣埃蒂安双年展与巴黎设计周上展出“虚山水“装置。这个系列作品所表达出来的虚空、暧昧、边界模糊的“空气感”是我非常着迷的一种结构,与我童年的美学启蒙记忆有关。
![]()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橱窗,博物馆整体设计获德国2025年iF设计金奖
在博物馆新的空间中,从门头到中庭,从常设展厅到CMF实验室,都是由充满空气感与未来感的“虚山水”系列装置贯穿,纯粹、白色的背景与充满岁月感的工业旧物产生了虚拟与真实,未来与历史之间的强烈对比。同时将展品以外的部分尽可能地单纯化,消失于背景,让观众的视觉只聚焦于设计藏品上。这也是“虚山水”装置在空间中最大体量的一次尝试。也因此,博物馆项目获得了2025年德国iF设计金奖。
我们每年都会参加很多展览,但是在展览结束后,展示道具都会被废弃,这是很浪费的一件事情,所以就考虑开发一套可循环利用的展示道具,于是便有了“虚山水”装置。整个系统是由一个 “Y”型细胞状单元体所构成,增加连接件便可以无限的生长,也可以拆分重复利用,根据需求再进行重组成为所需的形状,可作为背景、隔断,以及展架等功能使用。这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的,同时这套系统也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
YANG DESIGN作品:羊舍“竹之光”落地灯
![]()
YANG DESIGN作品: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收藏的羊舍折纸沙发“云”
除了“虚山水”,我们还尝试了从手工艺到数字化制造工艺等不同材料与工艺下创新的可能性,如早期的“榫卯的重构“扶手椅,”竹之光“落地灯。以及后来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收藏的折纸沙发“云”。
![]()
YANG DESIGN作品:SUPERNOT超级笔记_获2023德国国家设计奖产品设计金奖
![]()
YANG DESIGN作品:etsme pro存储器,获德国红点奖
![]()
YANG DESIGN作品:羊舍碳纤维智能旅行箱,获德国iF、日本 Good Design 设计奖
另一种则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主要是委托性的设计项目,目标是服务特定市场和用户,深入的用户洞察、严谨的逻辑推导、精准的产品定义以及严格的成本控制等成为重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高度的克制,满足用户比满足自我更重要。而在这样极其严苛的限制条件下去提供解决方案更能体现设计师的智慧与专业度。
04
老工:作为 YANG DESIGN 的创始人,从设计师到公司管理者,再到博物馆收藏家, 面对不同的身份,您是如何切换的?
杨明洁:我的工业设计师身份一直没有改变,博物馆最初是出于工业设计师的职业兴趣而诞生的。我正在为博物馆写一本书,名为《人类欲望的设计考古学》,历史上的每一件器物都是基于人类的欲望与需求而诞生的,比如:
为了满足食欲,有了刀、叉、筷、碗、锅……
为了信息的记录与交流,有了打字机、摄像机、电脑、手机……
为了出行,有了自行车、船、汽车、摩托车……
为了征服与杀戮,有了刀、枪、头盔、防毒面具……
![]()
杨明洁设计博物馆阶梯展厅
设计的本质是为人类创造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解决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并未改变。但人的需求、生活方式在变,技术也不断在变革。以时间的维度来看,从传统材料与工艺制作而成的,有着强烈在地性的手工艺品,到工业时代全球化与标准化的工业旧物。
从包豪斯的极简主义到数字时代的柔性化、小批量、碎片化,技术的变革对于设计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博物馆其实是我对于工业设计本身的思考、研究与实践的一个可视化结果。
05
老工:在您的设计生涯中,是否也曾经历过彷徨或自我怀疑的时刻?是源于创意的瓶颈,影响力的局限,还是对设计本身热情的波动?您如何面对这些时刻?
杨明洁:当然会有这样的波动。我完全理解你说的这种状态,因为我自己也经历过。
二十年前在德国学习工作时,我深受典型的包豪斯教育体系影响,那是一种极其理性、逻辑至上的思维方式。但回到中国后,我发现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路径并与欧洲并不相同。中国没有完整意义的经历前两次工业革命,但迎面赶上了互联网浪潮与人工智能时代,这也催生了设计行业的深度变革,我作为设计师的个体,必将受到影响,不安与兴奋,疑惑与机会都是并存的。
![]()
YANG DESIGN作品:莫比斯环椅_毛毡版+绗缝版
![]()
YANG DESIGN作品:数字编织鞋
![]()
YANG DESIGN作品:“算法自然”系列沙发
正如手工艺时代之后的工业革命催生了极简的包豪斯风格,进而影响了建筑、产品、服装乃至音乐等众多领域。现在我们正进入一个由AI技术驱动的数字时代。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催生出新的设计价值与美学。我们之所以感到不安,往往源自对于未知的恐惧。但有趣之处也正在于此,就像手工艺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时那样,我们恰恰身处这样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历史节点。
在过去几年,我们尝试了很多基于参数化设计与数字化加工工艺的作品,探讨美学、人机交互与设计流程上的改变,如采用回收材料3D打印的莫比斯环椅,采用参数化设计的“算法自然“系列沙发,还有用TPU柔性3D打印工艺为机器人设计外骨骼与皮肤,以及为家电产品设计的智能交互系统。
![]()
YANG DESIGN作品:海尔旗下高端品牌卡萨帝星空系列冰箱
每一个行业的人都在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作为设计师,应该以一种批判性的态度去面对技术的变革。我们需要分辨什么在变,而什么始终不变。改变的是设计的内容与流程,不变的是设计本身独立的价值体系,它始终致力于为人类创造更合理的生存方式,思考与解决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06
老工:在您丰富的设计经历中,哪一件是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设计作品?可能是获得商业上成功的,或者说比较有遗憾的没有量产的一些产品。
杨明洁:我认为很难用单一标准去评判一个设计的“成功”或“失败”,设计的价值其实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当我们面对一个个体的人去做设计,我们考虑功能性、人机工学。当我们面对一个族群的人去做设计,我们考虑身份认同与生活方式。当我们面对整个地球村的人,我们考虑的是可持续,一个好的设计应该向公众传播一种正面的社会启迪意义。这是作为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从这一层面来看,以下两件作品是我印象深刻的。
![]()
YANG DESIGN作品:壹基金“净水计划”净水瓶设计
一件是我们为公益组织壹基金设计的“净水瓶”。它并非商业项目,却已有超过200万只净水瓶送达贫困山区儿童手中。作为一个设计师,当我的作品能惠及如此广泛的人群,能提升弱势群体的卫生习惯时,那种满足感是商业成功难以替代的,胜过任何商业上的成功。
![]()
![]()
杨明洁受邀原研哉策展的HOUSE VISION大展作品_绿舍
另一件作品是受日本设计师原研哉邀请,为大展HOUSE VISION所涉及的未来之家“绿舍”。一个充满绿意的家园!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既可以在家中亲自栽培,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栽培,身处异地的家人可以通过共同栽培植物这种缓慢生长的媒介物来共享生活,交流情感,孕育出长久、而有信赖感的互动关系。
通过一种诚恳的态度与精炼的设计,将技术如何影响未来的生活可视化,进而带给观众以启迪:“技术的发展,其结果应该使得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友善,而非越来越对立!”
07
老工:如果您给过去的自己一些建议,您会说什么?
杨明洁: 若要对学生时代的自己提一个建议,我想说:请更专心地去做设计本身。
附设计师简介:
杨明洁,YANG DESIGN 创始人,福布斯中国最具影响力工业设计师。
其作品被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收藏,并囊获了包括德国国家设计奖金奖、iF金奖、红点、日本GOOD DESIGN、美国IDEA、欧洲Pentawards金奖、伦敦设计金奖、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银奖在内的上百项大奖。
杨明洁先后就读于浙大、国美,获WK基金会全额奖学金赴德国穆特修斯学院完成工业设计硕士,后任职于慕尼黑西门子设计总部,2005年创办 YANG DESIGN。 融合了德国逻辑思维与中国人文美学的设计理念,也使得杨明洁成为了包括波音、爱马仕、宝马、轩尼诗、NATUZZI、施耐德等国内外顶尖品牌的合作伙伴,项目涉及生活方式、家具家电、交通工具、空间装置等多个领域。
与绿色和平、故宫、壹基金等合作的公益项目体现了他作为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其中为壹基金所设计的净水杯已送到了超过200万名山区儿童手中。 受邀原研哉策展的HOUSE VISION所设计的未来之家则是以一种批判性的态度面对技术的变革。他于2013年创办的杨明洁设计博物馆致力于向公众传播一种正面的社会启迪意义,并获得了德国iF设计金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