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昨天的文章,一位朋友看了后跟我说,
其实如果东西足够好,那就不用修了,
后来又补充道,修车是服务于坏掉的东西,
所以修好是本事,修不好也没办法。
认真思量过后,本着负责的态度,
我又跟许久未曾联系的老街坊,沟通了朋友的看法,
在汇总了两方信息之后,我有一个很独特的感觉,
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有时候是相辅相成的,
但相辅相成本身,
也会存在“有辅才有成”的因果联动,
有时,这样的联动会带来更好的理解,
也有时,
这样的互动,会升华沟通的实际价值。
![]()
修车这件事,先服务于人,在服务于车,
比如一辆车坏了,首先的问题不是要不要修,
而是这辆车的拥有者,先判断值不值得修,
毕竟修也是要花时间,花精力,
并且支付金钱等一系列的投入。
所以,与其说这件事的重点在于“能不能修好”,
倒不如说,先想想“值不值”更为妥当。
而对于值不值这个概念的理解,
则又是另一本“算法不一”的私人帐簿了,
比如有些人觉得,坏掉的东西就算修好了也不可靠,
如果不是囊中羞涩,卖了或是扔掉换新,
往往是对自己安全和精神需求,
更为负责的做法,
而也有些人,并不这么理解,
对于他们而言,东西坏了就要修,
修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东西价值的二次升华,
直到修不了,修无可修的时候,
那么东西的使命,也就自然而然的走到尽头。
所以,看待的观念不同,
理解的理念自然也就不同,
我之前在论坛上看过一种言论,
修这个行为本身,只是为坏掉的东西恢复功能,
但修这个行为,如果上升为一种意识层面,
那么便可称之为一种救赎。
至于怎么救赎,我看了一部分,
看的这部分,证明了没必要再看另一部分,
因为当我意识到,不管是对于修理这个行为,
还是拥有者的心态观察,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基于真实性而产生的延伸,
但如果强行将“接地气”的,
升华为直达天听的某种意念,
反倒失去了原有的颜色,
转而变成一种被刻意包装,借此增设更多附加值的理由,
我相信,很多清醒的人们,
都很清楚为什么现在很多东西,总是去强调附加值的意义,
这种几近驯化认知的行为,也许会被一些人津津乐道,
但终究,人们仍有选择,东西仍有好坏,
修还是不修,依旧掌握在拥有者的手里,
而不是被那些似是而非的附加值问题,
裹挟的寸步难行,犹豫不决:
一样东西,坏没坏,事实说了算,
修不修,拥有者说了算,
而其他的声音,叫嚷的再是聒噪扰吠,
通通说了不算。
事实摆在眼前的那一刻起,
再复杂的问题都会回归质朴,
但问题就在于,事实如果没有摆在眼前呢?
那么,眼前所有的问题,
都会被吸收,处理,筛选,
然后有选择的取舍,
拨开一切看清事实,会省略这些不必要的步骤,
而这些步骤本身,
也挡不住明白人的视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