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个人内耗的根源:脑子跑太快,手脚跟不上

0
分享至

英国前首相鲍里斯在担任伦敦市长期间,曾力推一个名为“花园桥”的大工程:

在泰晤士河上,建造一座布满花草树木的人行桥。

为了将该项目打造成世界级的城市地标,他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他计划在桥上种植超过2000棵名贵树木和花卉;

构建重达千吨的特殊土壤结构;

选定著名设计师来定制保安、园丁的制服……

随着设想的增多,该工程日趋复杂,成本也翻了两番。

但如此宏伟的工程该如何执行?鲍里斯一筹莫展,不知该从哪里下手。

他一边继续优化工程,一边又要应对外界越来越多的质疑,整个人很快就身心俱疲。

最终他的项目流产了,损失了约5300万英镑。

作家马德说:“思维是骏马,行动是缰绳。若骏马脱缰狂奔,缰绳无力牵绊,最终只会摔得粉身碎骨。”

生活中,太多人都困在了同一种怪圈里。

他们思维非常活跃,脑子里早已规划出千百条路,脚下却始终原地踏步。

久而久之,就陷入了自我拉扯、能量空耗的状态。

最终不仅一事无成,还被焦虑、自责等负面情绪拖垮。

1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全面的天才。

他同时涉猎绘画、解剖学、物理学等领域,曾在笔记中列出十几项计划与创想:

绘画作品、飞行器设计、城市建设方案、人体解剖研究……

但由于他过于想法太多,导致无法将精力集中在一项任务上。

他曾在笔记中自责:“告诉我,有哪样事情是彻底完成了的?”

直到生命结束,他的许多画作未能完成,更多的科学设想更是只停留在图纸阶段。

心理学家皮埃尔·珍妮特认为,一个人的心智水平必须与行动力相匹配。

思想远远超前于行动,人就会陷入焦虑和自责的负面循环。

媒体人古典曾经分享过一位读者的困惑。

这位读者是一家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每天上班前,她都会在脑海里把一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上午处理部门报表,查看手头项目进度,召开小组会议;

下午和客户洽谈合作,向领导汇报,还要抽出时间指导下属工作。

可真正到了工作中,她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处理完所有报表、跟进了项目后,她就觉得消耗很大,小组会议只能推迟;

勉强撑着和客户沟通,却因注意力无法集中,合作洽谈也陷入了僵局。

到了下午,精力更是严重透支,指导下属工作时耐心全无。

原本一天规划要完成的工作,结果拖到下班还剩大半。

计划与现实的落差,让她陷入了极度焦虑当中。

作家寇士奇说:“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终将在自我拉扯中耗尽一生。”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感到疲惫,就是因为精力不足以支撑脑海中的那些想法。

设想太多,行动力远远跟不上,只能拖垮自己。

当你的心神被纷杂的想法不断消耗,行动自然就会变得低效,内耗也随之而来。

2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这样:

有一个绝妙的想法,信心满满地投入其中,但执行没多久就放弃了。

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计划,却迟迟无法行动,永远在原地构想……

究其原因,就在于所构思的目标太大,以至于缺乏可执行性。

学者陈春花分享过这样一件事。

有次,在一个商业活动上,她与一位朋友就企业管理问题聊了许久。

朋友对此发表了很多独特看法,并表示准备以此为主题写本书。

陈春花非常认同朋友所做出的很多结论和研究思路,也满心期待他的新书。

结果两年过去了,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相关话题的新书。

而朋友的书却还没开始写。

陈春花很疑惑,便找到朋友,向他询问原因。

原来,朋友在原本思路基础上,后来又冒出了很多新颖的想法。

他既想通过这本书来探讨企业管理问题,又想借此分析宏观政策,还试图把企业管理制度史容纳其中……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他找来相关的大量资料,认真研读、梳理。

刚开始,他还能坚持,可没过多久,他就感到心力交瘁。

面对这些无数的知识点,他感到力不从心,最终在焦虑中一个字也没写出来。

正如陈春花所说:制定的目标太大,超出了能力范围,行动就会变得举步维艰。

许多人陷入内耗的怪圈,其实不是因为缺乏想法。

而是因为脑子跑得太快,想法太过宏伟,却找不到能够实践的具体路径。

学会停止在脑海中不着边际地设想,从最小处开始行动。

让你的脑子慢一点,手脚快一点,这才是达成目标、缓解内耗最有效的途径。

3

导演王晶在一次采访中分享了电影《整蛊专家》的创作过程。

1990年圣诞节前夕,王晶接到老板电话,让他赶在春节前拍出一部新片,并给了他10个字:

周星驰,刘德华,整蛊专家。

当时,只有一个剧本大纲,很多主创人员劝王晶要先把剧情、分镜头想清楚。

王晶却二话不说,立马开工,一边拍一边写剧本、设计镜头语言。

结果一个多月时间,他就将电影拍了出来。

上映后叫好又叫座,拿到了3138万港币的票房,是当年香港电影票房第五名。

很认同一句话:“在头脑里想得再多,不如动手先做一步。”

当你开始行动时,焦虑和内耗会自然消退。

鲁迅先生一生著作等身,他的写作秘诀就是“马上写”。

想到一个好的选题或观点,他立即动笔,不让灵感流失在无休止的构思中。

他在一封信中写道:

“文章是写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我从不等待灵感,而是用笔去捕捉它。”

其实你发现没有,那些活得通透的人,从不纠结于想,只专注于做。

治疗想太多的最好方法,也就是立即行动。

哪怕只是一小步,也会打破停滞的状态,创造向前的积极改变。

陶行知先生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所有的成长,都是从搞起来开始的。

想法就像图纸,只有动手施工,才能变成房子;

计划就像船票,只有先登上船,才能抵达彼岸。

手脚动起来的时候,脑子才不会空转。

当你开始行动起来,把精力从胡思乱想,转移到专注执行,内耗自然会烟消云散。

4

《人民日报》写道:过度思考是用心良苦的败笔,它使你一生都无法做成想做的事。

破除内耗、获得成长的关键就是:让脑子等一等手脚。

给大家两点建议。

1. 对脑子:把宏大想法拆解成“最小行动单元”。

心理学家洛克提出的“目标设置理论”指出:

有效的目标必须是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的,而不是无限地堆砌想法。

比起宏大的设想,确立一个可执行的目标才是第一要务。

我们可以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完成一个小目标后,再设定下一个目标,逐步提升自身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每实现一个小目标,就会获得一份成就感。

这份成就感会推动我们前进,给我们更多信心和勇气,也让行动更加高效。

2. 对手脚:允许不完美的行动。

画家黄永玉说:“我画画从不打草稿,画坏了就补一笔,说不定能变成意外之喜。”

生活本就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第一次做饭炒煳了没关系,第二次就能掌握火候;

第一次演讲搞砸了没关系,第二次就能找到节奏。

就像雕塑家不会因为第一刀不够精准就放弃整块石头,真正的高手都懂得: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迭代比犹豫更有效。

允许失败,允许不完美,大胆地行动,就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

作家毕淑敏说:“空想的代价很大,行动的成本很小。”

想得太多,往往是智慧的假象,做得太少,却是遗憾和痛苦的根源。

解决内耗的关键,就是让脑子和手脚协调一致。

从现在开始,放慢脑子的“速度”,加快手脚的“步伐”。

减少想法,多去行动,让生活少一些纠结和焦虑,多一些充实和收获。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000多万枚未兑换出去,多地延迟兑换时间,80周年纪念币何去何从

1000多万枚未兑换出去,多地延迟兑换时间,80周年纪念币何去何从

方寸年华
2025-11-13 08:00:17
0分,0分啊!突然降至替补!勇士疑似发生内讧

0分,0分啊!突然降至替补!勇士疑似发生内讧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13 22:06:34
深夜暴雷,美股昨夜血流成河,存储芯片遭灭顶之灾,A股跟不?

深夜暴雷,美股昨夜血流成河,存储芯片遭灭顶之灾,A股跟不?

财报翻译官
2025-11-14 05:31:10
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天气来袭 中东部地区大风降温显著

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天气来袭 中东部地区大风降温显著

中国气象局
2025-11-13 16:58:41
曾医生回原单位上班,视频拍摄者已曝光,事发原因是为了副院长

曾医生回原单位上班,视频拍摄者已曝光,事发原因是为了副院长

平老师666
2025-11-13 20:51:40
比缺芯还惨,美日锁死90%精密制造,中国仿造都难

比缺芯还惨,美日锁死90%精密制造,中国仿造都难

沧海旅行家
2025-11-13 16:39:19
3300亿瓦特!超上海纽约东京迪拜电量总和!美国核聚变又有突破?

3300亿瓦特!超上海纽约东京迪拜电量总和!美国核聚变又有突破?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13 21:41:00
全运U18女篮:张子宇31+10六战72中68 山东大胜江苏夺第3冠

全运U18女篮:张子宇31+10六战72中68 山东大胜江苏夺第3冠

醉卧浮生
2025-11-13 21:25:33
4-1!他们7轮全胜力压意大利 一只脚踏进世界杯 哈兰德3场轰10球

4-1!他们7轮全胜力压意大利 一只脚踏进世界杯 哈兰德3场轰10球

侃球熊弟
2025-11-14 02:51:55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霹雳炮
2025-11-13 22:34:10
这才是对日外交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才是对日外交的正确打开方式!

大又元
2025-11-13 18:16:32
泪目!34岁国乒美女奥运冠军4-3逆转进决赛:又美又能打冲两连冠

泪目!34岁国乒美女奥运冠军4-3逆转进决赛:又美又能打冲两连冠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11-13 11:49:14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公子麦少
2025-11-13 20:42:17
离婚1年后,浙江29岁CEO现身相亲市场,被吐槽惨了!公司年营业额过亿

离婚1年后,浙江29岁CEO现身相亲市场,被吐槽惨了!公司年营业额过亿

鲁中晨报
2025-11-13 20:27:06
记者直击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刀疤哥”制作钻木取火工具,他称每天吃30多个野生猕猴桃,将坚持到底

记者直击张家界七星山荒野求生选手“刀疤哥”制作钻木取火工具,他称每天吃30多个野生猕猴桃,将坚持到底

极目新闻
2025-11-13 18:05:15
百度数字人现场演示翻车:实时互动黑屏,李彦宏直呼“遗憾”

百度数字人现场演示翻车:实时互动黑屏,李彦宏直呼“遗憾”

PChome电脑之家
2025-11-13 10:49:41
年薪650万 魔笛买17欧元机票回国家队!乘客沸腾 官方调侃

年薪650万 魔笛买17欧元机票回国家队!乘客沸腾 官方调侃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13 21:12:18
苏州快递员被杀冲突原因曝光:女子嫌配送太慢了

苏州快递员被杀冲突原因曝光:女子嫌配送太慢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3 20:25:25
江苏快递员送错件被杀后续:30岁小伙当场没了,更多细节曝光

江苏快递员送错件被杀后续:30岁小伙当场没了,更多细节曝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3 22:05:49
湘潭一辅警被举报“私开警车回家砸毁他人财物” 当地公安局:已作出辞退处理

湘潭一辅警被举报“私开警车回家砸毁他人财物” 当地公安局:已作出辞退处理

红星新闻
2025-11-13 19:47:43
2025-11-14 07:16:49
洞见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4498文章数 851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外交部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高市涉台言论极为危险

头条要闻

外交部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高市涉台言论极为危险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旅游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十年数学研究员转身画画:她说,艺术才是人生的“最优解”!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旅游要闻

爱琴海畔的文明曙光(旅人心语)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