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艺与雨:一座城市艺术生态的滋养与循环

0
分享至



台北的雨,似乎从我们到来后,就不曾停歇。

从十月下旬的细雨绵绵到淅淅沥沥的日常,感觉这座城市仿佛永远笼罩在一层水汽之中。然而,正是这些看似恼人的雨滴,悄然塑造着台北独特的艺术生态——如同雨林中复杂而精密的生态系统,每一个参与者都在这片湿润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则。雨水不仅是物理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隐喻:在艺术的世界里,台北这座城市,以温润的方式吸纳着各种创作养分,在细腻中孕育着独特的表达。

第32届ART TAIPEI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与第二届Taipei Art Week台北艺术周于10月次第开幕,120家画廊如雨后春笋般在这座城市绽放。这个数字背后反映的是台北艺术生态的惊人密度——在这座面积不大的城市里,聚集着数量庞大的画廊、美术馆、艺术空间和藏家群体,形成了亚洲地区最为密集的艺术生态网络之一。


ART TAIPEI 2025 蓝骑士艺术展览空间

在这座常年湿润的城市里,雨水培养了人们独特的生活节奏——当细雨绵绵时,人们更愿意在精心布置的室内空间里流连忘返。画廊里的一杯茶、美术馆中的片刻凝视,都因为窗外的雨声而变得格外深沉。这种由气候塑造的文化习惯,意外地为艺术市场创造了理想的交易氛围:在慢节奏的品味过程中,收藏的决定往往在不经意间达成。


《池上窗景-巫先生的园子(Window View of Chihshang – Mr. Wu's Vegetable Garden)》/45.2x48.5cmx3 /纸本胶彩 /2020

©钟舜文(CHUNG ShunWen)

雨,成了台北艺术生态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催化剂。


ART TAIPEI 2025 Capital Art Center 展览空间


ART TAIPEI 2025 Whitestone Gallery 白石画廊展览现场

如果把这种城市的艺术生态比作一个雨林系统,那么美术馆如同参天大树,构建起学术高度与话语权威;画廊如同林中灌木,在不同层次上开花结果,连接创作者与收藏者;艺术家工作室如同土壤中的根系网络,默默孕育着创意的萌芽;而藏家与观众,则如同阳光与雨水,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生存的能量与滋养。

在这个精密的共生网络中,每一次的相遇都孕育着新的可能。



ART TAIPEI 2025 YIRI ARTS伊日艺术计划展览空间


ART TAIPEI 2025 Soka Art 索卡艺术展览现场

CULTURED中文版深入台北本地画廊,从它们的日常空间到ART TAIPEI的现场展位,试图探寻这座城市艺术生态的真实面貌。这些画廊有的居于闹市,在车马喧嚣中守护着一方艺术净土;有的隐于街巷,在历史建筑里编织着传统与当代的对话。当它们从各自的空间来到博览会的统一展场时,既保持着独立的文化个体特征,又在临时搭建的展位中展现出整个艺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活力。每一家画廊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基因,在从日常经营到博览会亮相的转换中,积淀出各自气质与品格在不同空间维度下的呈现。

羲之堂画廊:

传统的当代重生


羲之堂堂主 陈筱君

羲之堂自带一种特殊的时间感——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鲜活的当代气息。自1994年成立以来,羲之堂以经营中国近现代、当代名家书画及策划各类艺术展览为主,触角延伸至专业美术出版领域,历年举办的诸多近现代书画优质大展常被视为艺坛年度盛事。如今,凭借经年建立的海外资讯通路,羲之堂为收藏家提供着从专业艺术咨询、收藏系统规划到国际拍卖委托等全方位服务。


羲之堂画廊外景

在展位前驻足,观者会被卜兹的"旋书"作品所吸引——那种介于"可读"与"不可读"之间的独特张力令人着迷。羲之堂堂主陈筱君女士在接受专访时,详细阐述了当代书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书法在当代确实面临'语境断层'的挑战。真正的课题,不是书法是否传统,而是如何让传统重新生成于当代,使笔墨再次成为思想与感受的语言。新世代藏家愈来愈关注作品的精神张力与个人观点。他们的作品不再只是'文人雅趣',而是当代精神的展现。"


羲之堂画廊空间

"书法的当代性不在于形式的颠覆,而在于精神内核的重新激活。我们希望观众能够通过作品感受到艺术家的生命状态与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技法的展示。这要求艺术家既要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要有当代的思维方式和表达需求。"对于书法艺术的当代转化,陈筱君女士如是理解。

在谈到展位上的具体作品时,陈筱君女士详细介绍了卜兹"旋书"系列:"艺术家以剑道家的呼吸节奏控制笔锋旋转,让汉字在'可读'与'不可读'之间形成张力。卜兹的'八锋旋书'将笔由'书写工具'转化为'行动轨迹',以'气的流转'为核心,构成一种动态的精神书写。这种创作方式既保持了书法的本质特征,又赋予了它全新的表现力。"


ART TAIPEI 2025 羲之堂展览空间

"我们希望继续深耕传统书画的当代转化,同时也会关注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创作。传统与创新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在传承中找到新的生长点。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桥梁,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东方美学的深厚魅力。"在羲之堂的展位前,那些古老汉字在当代语境下重新焕发的生命力,让观者重新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或许,最好的传承从来不是原样复制,而是在理解中重新创造。

异云书屋:

在青田街构建东方美学的

当代语境


异云书屋主理人 陈维骏

从具有历史人文气息的台北青田街走来的异云书屋,自2016年成立起便专注营造二十世纪亚洲书画及当代艺术的独特场域:不仅研究文人性艺术发展的脉络、当代东方美学的艺术语言,更追求东方哲学美学视野的新诠释。


异云书屋外景

异云书屋主理人陈维骏重视艺术与生活的关联性及空间性,透过策展建构涵盖五感的美学场域,强调艺术在生活中的"融入"与"使用":"我当时在开异云书屋的时候,我的核心理念就是希望艺术要走入生活,而不是一开始你买来就是为了投资,或者是一开始买来就摆进仓库。所以我们在这9年的经营上面来讲,我们找的艺术家也好,或者是我们在做展览里面,更希望它不只是冷冰冰的一个白墙白盒子,而是说能让透过策展的方式让人家进入这个空间,能想象到说这些东西我带回家了以后,能怎么样跟我在生活当中生命当中能有更多的共鸣。"


ART TAIPEI 2025 异云书屋展览空间

在"与谁同坐——卜兹与他的好友"展中,陈维骏阐释了展览的深层内涵:"苏东坡是讲明月清风,卜兹讲的就是他所欣赏的那些古人好朋友,所以在卜兹自己生前的文章里面,他就讲他最为佩服的明代的徐渭、张瑞图、傅山,像这些都是他的所谓的好朋友。所以这一次我们透过卜兹的与谁同坐这个展览,把他从90年代临这些傅山徐渭的这些作品带进这个展,让大家前后对应。从90年代到他2010年2012年的他在自己创作大写意的大草书的作品当中的脉络,也是强调透过与谁同坐来强调艺术家本人的自主性。"


ART TAIPEI 2025 异云书屋展览空间

今年是异云书屋第六次参展,陈维骏在展位设计上将北京艺术家刘欣的"古籍"系列作品放大、用整面展墙呈现,非常高调地宣示画廊所主打的水墨风格,这在当代艺术博览会中也属罕见。

Capital Art Center:

四十载的稳健传承


Capital Art Center 负责人 廖小玟

成立于1984年的 Capital Art Center ,经纪代理席德进、杨英风、廖修平、李锡奇、林顺雄、萧耀等代表性艺术家,积极参与国际艺术博览会与学术机构策展。负责人廖小玟在回顾画廊历史时说:"我们画廊早年从推广台北老画家石版画起家,之后经纪代理台北重量级前辈艺术家。这四十年有前辈艺术家们的信任、藏家群们对我们的支持,才让我们在画廊市场里为大家服务这么长久的时间。近十年我们开始经营年轻艺术家的市场,努力的和新的收藏群体连结,除了希望将台北年轻艺术家介绍给更多的收藏者,也同样让画廊与时俱进,在变化很大的艺术市场洪流中能站稳脚步。"


“四象限”概念图

在本届艺博会期间的"四象限"展览中,Capital Art Center 展出刘其伟、李锡奇、吴承砚、刘国松四位艺术家的作品。廖小玟解释选择的理由:"这次展出,我们本身就是以画廊的四大平面艺术作品的顶梁柱的概念规划展览。四位前辈艺术家从媒材到创作风格和主题都各异其趣,在自己的领域发展出一片天地。"


ART TAIPEI 2025 Capital Art Center 展览空间


Capital Art Center 画廊内景

她特别介绍了每位艺术家的独特性:"刘其伟与画廊的渊源极深,从版画的制作到后期的独家代理。在台北,刘其伟不单单只是艺术圈里的一个名字,更是许多人家喻户晓的名人。刘国松是台北当代水墨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不仅仅是在亚洲,欧洲美洲都有一定的名声。吴承砚老师是台北地区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他早年是文化大学的美术老师,也是徐悲鸿的传人,他将国画的技法和概念融入自己新古典主义的油画创作,影响后世诸多艺术家。李锡奇老师的水墨和漆画,也自成一格。经历半抽象期、抽象期、复合媒材期、抽象及书法期四阶段,李锡奇把冒险精神完全转移到艺术的领域,重新组合的现代结构里呈现了工业文明之趣,此为李锡奇选择进入了其一生创作中的重要历程。大书法的笔触、独特的漆画技巧和用色,都是他在艺术创作的大胆尝试。"

也趣艺廊:

新媒体艺术的坚持与视野


也趣艺廊负责人 王瑞棋

成立于2002年的也趣艺廊(AKI Gallery),致力于推广具潜力与国际视野的当代艺术家,负责人王瑞棋谈到画廊在新媒体艺术方面的坚持:"自创立以来,也趣就重视新媒体艺术,坚信艺术不应受限于媒材。录像、装置、声音作品在学术与展览层面具高度价值,但在台北收藏市场仍属边缘,多数藏家对非架上作品持保留态度,主要考虑在于保存、展示与后续技术支持的难题。我们透过策展与教育推广,并提供完善技术支持与维护服务,协助藏家克服疑虑,建立收藏信心。实务上,我们优先推介具实体呈现或可延伸对象的作品,兼顾实验性与收藏价值。未来亦计画藉由持续对话与市场培育,推动新媒体艺术收藏体系的成熟。"


ART TAIPEI 2025 也趣艺廊展览空间

在本次展出的"间ま MA"展览中,王瑞棋选择了"间"这一东方美学概念:"本次展览以'间(ま MA)'为核心,探讨东亚美学中的留白与空隙,反映当代观看方式的变迁。三位日本艺术家各自诠释'间':安田知司以像素化人物绘画,营造疏离却又连结的视觉体验;栗栋美里结合AI与拼贴,构筑真实与虚幻交错的虚构形象;大崎のぶゆき透过摄影、录像及家庭影像,挖掘记忆中的断裂与缝隙。展览在动线规划、作品布局与光影节奏上细致设计,引导观众进入'延迟感知'与'错位视角'的状态,将观看转化为身体与时间共鸣的体验。观众反馈显示,展览有效拓展了当代艺术语境中东方美学的可能性。"


也趣艺廊空间内景

谈及国际化经验,王瑞棋坦诚分享:"2019至2024年,我们在德国莱比锡设立空间AKI Gallery Leipzig Prospect,这是推动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成果包括:建立欧洲网络、推广台北艺术家及提升品牌能见度。欧洲市场结构复杂、交易周期长,加上疫情影响与高营运成本,最终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我们结束常驻空间,转而采用更灵活的国际参与模式,如博览会、美术馆合作及短期驻点。即便如此,我们持续维系欧洲合作伙伴关系,保持品牌国际触角。"

有趣的小联盟

艺术博览会现场,表面的竞争关系背后,往往藏着更有趣的"合纵"现象:当你看到几家画廊的工作人员频繁往来,或者发现某些展位的设计风格莫名呼应时,就能察觉到这种微妙的联盟策略。安卓艺术、伊日艺术计划、双方画廊、就在艺术空间这四家画廊便形成了相对紧密的"小联盟",画廊主之间不仅行事风格相契合,更常常共同举办活动、共享资源。

有个有趣的细节:在ART TAIPEI现场,如果你从其中一家画廊拿到了他们专属的明黄透明塑料项链挂式品酒杯,那就意味着你获得了这个小圈子的"通行证"——可以拿着这个杯子去另外三家"蹭酒喝"。


安卓艺术负责人 李政勇

安卓艺术负责人李政勇在谈到这种默契时颇为健谈:"我们把画廊定位为'连结的平台',这种合作不是一次性曝光,而是长期、学术与市场并行的推进路径。"这种"连结"的理念不仅体现在画廊合作上,也延伸到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正在展出的党若洪个展"金银岛"中,艺术家通过"船只与漂流"的意象探讨连结与疏离的关系——既是寻路与跨越,也是被海浪推着走的处境。


ART TAIPEI 2025 安卓艺术展览空间

"我们重视现场策展呈现,强调重访与跟进而非一次性亮相。"李政勇说,"就像党若洪的作品,不是单一符号,而是把不同元素放进同一个画面系统里观察。"这种多元而开放的合作模式,让四家画廊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又能形成某种默契的呼应。

这种合纵策略完美诠释了艺术生态的本质——正如台北的艺术雨林系统中,画廊如同林中灌木,在不同层次上开花结果,在这个精密的共生网络中,每一次相遇都孕育着新的可能,而那个小小的品酒杯,或许就是这种生态互助的细节象征。


雨林生态系统的精妙之处在于各个层次之间的有机循环。台北的艺术生态同样如此,从美术馆到画廊,从工作室到街头,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文化循环系统。


2025 台北艺术周 - 馆际联盟

台北当代艺术馆 - 宇宙写生 — 豪华朗机工个展

©台北当代艺术馆

艺术周期间,台北的各大艺术机构推出重量级展览,构建起学术高度与话语权威。台北故宫通过"甲子万年:台北故宫博物院百年院庆特展",全面回顾百年文物与历史轮回,展现深厚的文化积淀。富邦美术馆带来英国光影艺术大师安东尼·麦考尔的"在光中遇见你",呈现其从空间介入到光影实验的多元创作视角。文心艺术基金会推出"李元佳个展",梳理这位抽象与观念艺术先锋的创作历程。洪建全基金会展出朱骏腾的"野鬼—朱骏腾影像计划",以社子岛的地景与历史为题,透过多频道录像与电影语言,映照土地、记忆与社会变迁。

此次,CULTURED中文版专访了台北当代艺术馆和Taipei Lumitree两个机构,试图探索当代艺术如何在不同空间层次中实现有机循环——从室内的历史建筑到户外的数字光廊,从预期的观看到偶然的相遇,揭示艺术生态中"连接"的多重可能性。

空间实验:

台北当代艺术馆的历史新生


台北当代艺术馆

台北当代艺术馆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当代的活力,馆方负责人介绍建筑的独特性:"台北当代艺术馆作为一座建于1921年的历史古迹建筑转化而成的美术馆,其独特的空间结构确实对展览策划带来挑战,也同时成为创作灵感的来源。一方面,古迹建物须遵守严格的保存规范,例如不可任意钻墙、改动结构或影响建筑原貌,这使得展场设计与作品呈现必须更为精准与具创造性;另一方面,正因这样的限制,也激发艺术家与策展人思考如何以'非侵入式'方式介入空间,透过声音、光影、装置或者观众参与,与空间历史形成对话;同时也鼓励艺术家以建筑本身的特色作为创作及策展的素材,呈现出当代馆空间独有的展陈方式。"

台北当代艺术馆是台北第一座以"当代艺术"为展览主轴的美术馆:"台北当代艺术馆作为台北第一座以'当代艺术'为展览主轴的美术馆,与传统以典藏为主的机构不同,当代馆没有典藏品,而是把焦点放在'当下正在发生'的创作与议题上。这样的定位,使得当代馆可以很灵活地去讨论很多跟现在生活有关的议题,像是性别议题、科技发展、环境变迁等。"


2025 台北艺术周 - 馆际联盟

台北当代艺术馆 - 宇宙写生 — 豪华朗机工个展 -《很难,很难》

©台北当代艺术馆

正在展出的"宇宙写生——豪华朗机工个展"充分体现了这种历史与当代的对话:"《风场II》将风的数据,转化为机械与光影模拟自然律动,细长的发光体化为一片人工风林,在展场里静静呼吸。2010年诞生的《日光域》,随豪华朗机工走访各地,藉由回收灯具重新聚合光源,化为物质与环境的诗意对话,作品一路迭代至今,本次于当代馆展出全新版本《日光域XI—台北当代艺术馆》,以回收平板电脑作为光的载体,映照当代人们被网络、社群与算法环绕的处境,数位蓝光宛如日光,再次引导观众在凝视中思索。这些作品并非着重科技的表面张力,而是将科技转化为情感与记忆的媒介,回应环境变迁、群体记忆与生命循环等议题。"

在公共教育方面,当代馆展现了美术馆的社会责任:"台北当代艺术馆为不同年龄层、专业与非专业观众提供所需的参观体验。除了一般的展览观赏,大众可以透过多元丰富的教育推广活动走入美术馆,例如邀请策展人或是艺术家担任与谈人的'专题讲座',或是由不同领域专家学者带领看展的'专家导览',如果喜欢动手做的民众也可以参加工作坊的活动,每年也会规画在馆前广场进行主题市集或其他特别活动。而在亲子观众部分,当代馆特别为12岁以下小朋友打造U12小玩艺空间,亲子可以在空间内进行手作活动、共读绘本,另外也有小孩专属的童语语音导览及儿童学习单,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家长带者小朋友在美术馆探索当代艺术,目前U12小玩艺空间以'展览制造所'为空间规画主题,在这里小朋友可以化身为小小艺术家,透过触觉体验,感受到展场中通常不可触摸的艺术作品材料;也可以动手做,体验展示设计师如何进行海报排版及展品陈列。"

数字诗意:

Taipei Lumitree的

公共艺术实验


Taipei Lumitree大型户外 LED 沉浸式光廊

Taipei Lumitree作为"台北首座大型户外LED沉浸式光廊",在夜幕中闪闪发光。Tiger Party运营团队对项目理念有着清晰的阐述:"Taipei Lumitree的设计理念,是让科技与自然环境共生,将城市公共空间转化为一座沉浸式、互动式的艺术画布,邀请人们以不同的角度重新看见日常的美好。任何在此停下脚步、驻足观赏或与影像互动的路人,无论是否事先预期,都成为了作品的观众。"


台北艺术周 - Taipei Lumitree

他们对公共艺术与美术馆艺术的区别有着深刻理解:"在Taipei Lumitree展演的公共数字艺术,将艺术内容转化为动态、具沉浸感的城市风景,让观者在不经意间进入一种'切换'状态——原本熟悉的街道,忽然变得不同,感官与情绪都被重新唤醒。与此相比,在美术馆中欣赏数字艺术的经验是'预期中的观看intentional spectatorship':观众带着心理准备与目的前来,虽然仍会被作品惊喜打动,但少了那种'偶然观看Accidental spectatorship'、突如其来的沉浸感。公共空间的艺术,正是透过这种意料之外的相遇,让人与城市产生新的连结与共鸣。"

团队强调他们的文化价值观:"敦南商圈是一个有节奏、有记忆的生活场域;人们在这里上下班、散步、停留,这些日常片刻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呼吸与脉动。Taipei Lumitree的角色,是把艺术带回这样的日常之中,让平常不主动看展的人,也能被影像吸引、产生情绪,甚至开始思考。Tiger Party是一家来自纽约的沉浸式体验顾问公司。我们在协助经营Taipei Lumitree这座城市地标性的数字装置时,并不是以户外媒体或单纯艺术机构的思维在运作,而是希望打造一个让艺术能自然走入人群、融入城市的开放平台。这样的策展方式,让作品不需要依附品牌或商业宣传而存在,而是以'文化共创'的角度与城市对话。我们相信,文化价值不在于'纯艺术'或'商业艺术'的分类,而在于作品能否真实地与生活产生连结。这次与Taipei Art Week台北艺术周的合作(10/18 - 11/2),就是一个实际例子——让四位艺术家的作品直接进入人们的日常视野。对我们而言,这种'可被日常遇见的艺术'就是文化介入。即使未来有品牌内容的合作,只要创意能带来情感共鸣与体验,我们也相信,那同样是文化的一种延伸。"

"我们相信,艺术的目的不在于被理解,而在于被感受。公共数字艺术的价值也不在于制造奇观,而在于它能否唤起人心底那份对生活的好奇与感动。当人们在不经意间被一段影像吸引、靠近、驻足、微笑,甚至短暂忘记时间,艺术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任务。"



ART TAIPEI 2025 画廊协会理事长 陈菁萤

2024年创立的Taipei Art Week台北艺术周,如同一张精心编织的生态网络,将画廊、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与公共空间串联成有机整体。台湾画廊协会理事长陈菁萤在接受CULTURED中文版专访时,详细阐述了这一创新模式的理念与愿景:"2024年创立台北艺术周,是为了把ART TAIPEI的四天能量'外溢'成一张城市网络:把画廊、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与公共动线编在一起,让国际访客与本地观众在展前、展期、展后都有路可走。"


ART TAIPEI 2025 尊彩艺术中心展览空间


2025 台北艺术周-画廊串联-TAO ART 展出空间

©邱德欣,致谢 TAO ART - Woola Lin

关于"万花筒"主题的内涵,她解释道:"艺术周用'万花筒'做主题,核心是台北这八十多家画廊展出的内容本身就极具多元性,这和台北市场对国际化的友善度有关。很多国际画廊在台北有代表处,近年还有境外画廊来设点,比如香港的基地院、日本的白石滩,加上本地画廊也会展示各国艺术品,整个艺术周呈现的内容非常丰富。台北有很多经营水墨艺术的专业画廊,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在我们的串联体系里,观众逛艺术周时,能同时接触到传统水墨、当代艺术、国际作品。近100家画廊和艺术机构联动,这种丰富的艺术体验在其他城市比较难实现。多元文化的影响确实是台北地区艺术生态的特点。艺术创作上,传统笔墨、西方当代、本土表达并存,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中自然形成了'万花筒'般的生态——不是单一风格主导,而是多种艺术语言共生。"


ART TAIPEI 2025 促进国际交流


ART TAIPEI 2025 展览现场


ART TAIPEI 2025 DE SARTHE德萨画廊展览现场

关于跨区域艺术交流,陈菁萤展现了务实的态度:"目前台北地区画廊开拓收藏市场,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直接参加各地艺术展;二是把香港作为中继点,这个路径其实更成熟——香港的税收、运输、仓储都很便利,藏家愿意去香港看展、购买。香港已经成为艺术交流的重要中心,金融、物流配套成熟。台北地区艺术家和各地画廊的合作也很成熟,很多艺术家会在不同地方的画廊办展、代理作品。华语圈藏家对台北地区艺术的接受度很高,尤其是前辈艺术家和学术导向的当代作品——他们看重作品的文化脉络和艺术价值,从整体中华文化视角去理解。市场就像水,哪里有需求就流向哪里,藏家的购买力和对中华文化艺术的认同,对台北地区画廊来说是重要的支撑。"


台北艺术周-苏孟鸿工作室


《石墙上的灵魂(一)》/20x20x122cm /樟木 /2025

©希巨‧苏飞(Siki Sufin)/亚洲艺术中心 X 台湾原住民族艺术特区

陈菁萤对台北地区艺术生态给出积极评价:"整体来看,台北地区的艺术生态是健康的。最直观的是画廊数量——哪怕疫情期间,每月都有新画廊开幕,说明市场有需求、有支撑;藏家群体也很开放,愿意接受不同地方的艺术品,国际画廊来此也能找到基本藏家支持。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明显:一是这里艺术媒体偏少,数字化发展快但专业艺术媒体相对稀缺;二是艺评家数量不足,学术体系对艺评的培养有待加强。"


ART TAIPEI 2025 录像艺术特区


ART TAIPEI 2025 展场即景

对于Taipei Art Week台北艺术周未来3-5年的发展,陈菁萤提出三个核心目标:"第一是提升展览质量,希望未来艺术周期间,各家画廊、机构能集中推出年度大展、优质展览,实现'质'和'量'匹配。第二是深化数字化、AI应用,希望未来艺术周能实现'AI智能导览'——观众能通过AI快速找到附近的画廊、展览,甚至匹配特定题材的作品,降低艺术参与的门槛。第三是打造'台北艺术体验'的品牌,希望大家提到台北,就会想到'这里有很棒的艺术周',形成'艺术+生活'的完整体验。"



ART TAIPEI 2025 展览现场

陈菁萤对年轻藏家的培养有着深入观察:"30-45岁的新藏家数字原生、体验导向、价值驱动:先在线上被内容触及,再在城市与展场完成理解与决策;偏好清楚叙事、透明资讯与跨媒材组合。为此我们把Taipei Art Week台北艺术周做成入门的第一条路:8区×8主题与艺术巴士(开放即额满),把人带进画廊;在展场用一致、易读、双语文本与MIT、录像单元降低门槛。年轻藏家和艺术家与上一代差异很大。现在30-40岁的年轻藏家,核心特点是'社群驱动'——习惯通过社群了解画廊、艺术家,作品是否有话题性、画廊在社群的流量如何,都会影响购买决策。年轻艺术家也依赖社群曝光,甚至会根据社群反馈调整创作方向。"


ART TAIPEI 2025 MIT 新人推荐特区一隅


ART TAIPEI 2025 展间一隅

陈菁萤分析了台北地区当代艺术学术性强的成因:"台北地区当代艺术学术性强,主要和美术馆体系有关。这些年台北地区从北到南一直在建美术馆,美术馆既是重要藏家,也会通过补助支持创作——只要作品能被美术馆典藏或获得补助,往往偏向学术性、史观性,因为机构希望作品能成为'文化资产'。年轻艺术家很在意能否进入美术馆,这种'以美术馆认可为目标'的心态,和上一代艺术家也不同。"

在雨中的台北看艺术

雨一直下,这种湿润气候恰恰成为其艺术生态最生动的隐喻:雨水让室内空间变得更加重要,人们更愿意在画廊、美术馆里停留,这种被动的"驻足"反而创造了更深入的艺术体验。


ART TAIPEI 2025 展览现场


ART TAIPEI 2025 蓝骑士艺术展览空间

从羲之堂画廊的传统新生到 Capital Art Center 的稳健传承,从也趣画廊的跨域实验到异云书屋的生活美学,从当代艺术馆的空间对话到Taipei Lumitree的数字诗意——这些看似各异的艺术实践,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密度极高的生态系统。在亚洲的诸多城市中,这里的艺术机构密度和多样性都相当突出,"小而精"的格局培养出了独特的收藏文化:相比投机性收藏,这里的藏家更注重学术价值和长期研究,他们有着跨世代的收藏传统,从传统水墨书法到当代艺术的品味传承。


ART TAIPEI 2025 Perrotin 贝浩登画廊展览现场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艺术圈展现出强烈的社群文化特征,艺术家、策展人、收藏家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个紧密的网络而非层级结构,社交氛围让艺术交流更加自然。跨媒体实验在这里特别活跃,从80年代的实验艺术到现在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者们不拘泥于单一媒介,极具灵活。


ART TAIPEI 2025 蓝骑士艺术展览盛况


ART TAIPEI 2025 展览现场盛况

雨水,见证着一个个关于"连结"的故事——在湿润的空气中,每个参与者都如雨林中的生物,在互相依存中寻找着自己的生存空间。这座城市的艺术生态,就这样在水汽的包围中,展现出既内敛又开放、既传统又前卫的独特气质。

WORDS

Sage

EDITOR

Lesley、August

DESIGN

Ace Chen

POSTED

October 30, 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罗斯为啥不担心芯片制造光刻机问题?除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

俄罗斯为啥不担心芯片制造光刻机问题?除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

百态人间
2025-10-31 05:35:02
美媒:曼联等英超豪门在关注罗克,其转会估价约为5000万欧元

美媒:曼联等英超豪门在关注罗克,其转会估价约为5000万欧元

懂球帝
2025-11-03 19:22:49
老伴走后我搬去儿子家,幡然醒悟:在儿媳面前,有4件事不能开口

老伴走后我搬去儿子家,幡然醒悟:在儿媳面前,有4件事不能开口

白云故事
2025-11-03 14:15:03
享受退役生活!辽篮功勋外援身材发福 球迷调侃真像宋小宝

享受退役生活!辽篮功勋外援身材发福 球迷调侃真像宋小宝

胖子喷球
2025-11-03 18:58:32
黄金税出来之后,电商平台的金条出现大幅度涨价

黄金税出来之后,电商平台的金条出现大幅度涨价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02 18:32:57
罗慕洛:韩国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烤肉等至今仍让我怀念

罗慕洛:韩国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烤肉等至今仍让我怀念

懂球帝
2025-11-03 17:14:21
总统急了:再不生就要灭绝了!这个国家,真的已经生不出小孩了

总统急了:再不生就要灭绝了!这个国家,真的已经生不出小孩了

岁月有情1314
2025-10-06 23:17:59
10轮0胜!60岁前米兰主帅遭解雇:仅带队4个月 短短1年半3次下课

10轮0胜!60岁前米兰主帅遭解雇:仅带队4个月 短短1年半3次下课

风过乡
2025-11-03 07:15:34
网友过马路碰见孙俪 本人太美了 脸超小 皮肤很白 看着比电视上还要美

网友过马路碰见孙俪 本人太美了 脸超小 皮肤很白 看着比电视上还要美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2 14:59:44
1953年,叶剑英调任军委副主席,叶帅并不高兴:有人告了我的御状

1953年,叶剑英调任军委副主席,叶帅并不高兴:有人告了我的御状

大运河时空
2025-11-02 19:00:03
打捞一艘沉船花掉三亿人民币,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呆了!

打捞一艘沉船花掉三亿人民币,打开船舱后所有人都呆了!

阿器谈史
2025-10-30 18:57:22
翁青雅向朱珠道歉:本应该从从容容,非要把自己搞得“连滚带爬”

翁青雅向朱珠道歉:本应该从从容容,非要把自己搞得“连滚带爬”

涵豆说娱
2025-11-03 18:25:18
退休后才发现:大多数退休老人不旅游,去旅游的往往是这3类人!

退休后才发现:大多数退休老人不旅游,去旅游的往往是这3类人!

双色球的方向舵
2025-11-03 12:21:19
拟重大资产重组!两只股早盘大涨

拟重大资产重组!两只股早盘大涨

数据宝
2025-11-03 11:02:27
和讯投顾李永熙:周二将会迎来爆发性赚钱效应!

和讯投顾李永熙:周二将会迎来爆发性赚钱效应!

和讯网
2025-11-03 16:53:06
毛主席为何一生不进故宫,终生再未回延安?周总理的谈话道出实情

毛主席为何一生不进故宫,终生再未回延安?周总理的谈话道出实情

历史龙元阁
2025-11-02 18:40:02
昆明“第四代住宅”狂上 ,真改善还是割韭菜你看懂了吗?

昆明“第四代住宅”狂上 ,真改善还是割韭菜你看懂了吗?

易观彩云之南
2025-11-03 18:01:18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潜在回报达30%

高盛:中国股市正迈进增长期 AH股指数至2027年底潜在回报达3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13:23:16
12星座11月4日运势

12星座11月4日运势

星座不求人
2025-11-03 19:28:36
歼-35、空警600打包买了?俄专家:找中国买新航母,还要电弹​​

歼-35、空警600打包买了?俄专家:找中国买新航母,还要电弹​​

近史谈
2025-11-01 19:31:35
2025-11-03 21:28:49
COSMO美人计 incentive-icons
COSMO美人计
第一时间开启你的美丽人生!
1330文章数 240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旅游
健康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教育要闻

李亚栋院士:要整体降低高考难度,尤其数学物理

旅游要闻

部分免门票,最早11月1日起!佛山这些景区推出十五运优惠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