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孙海华
“看到它如‘鲲鹏’般展翅的钢铁双翼,我为祖国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感到无比自豪。”站在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款大型多用途运输机运-20物理样机前,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2025级本科生孟玥深受震撼:“我决心继承发扬西工大为国铸剑的精神,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军工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奉献青春。”
![]()
运-20(上)、东风二号导弹(左下)、“延安一号”轻型飞机(右下)展示。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从运-20到轰-6、歼轰-7、“东风二号”导弹……一架架堪称砥柱中流的大国重器,在西北工业大学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室外展场列队而立。
作为以“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西工大正在建设的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博物馆)以展示我国“三航”科技发展成就、服务于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为目标。
2022年至今,中心征集到的8000多件“三航”藏品不仅展示着科技的迭代发展,也记述着我国“三航”领域从“仿制跟踪”到“自主研制”再到“创新发展”的奋斗历程。
据西工大博物馆建设筹备处处长李小聪介绍,该中心由室内展馆和室外展场组成:室内展馆规划总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设航空、航天、航海主题展馆和发动机、无人机专题展馆等;室外展场面积约4万平方米,集中展示我国历代各型“三航”整机装备。目前,室外展场已完成一期建设,室内展馆中国航空史临展厅、艺术厅已建成,其他专题展馆正在建设中。
![]()
西北工业大学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室外展场鸟瞰。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代号“鲲鹏”的运-20是中心最受瞩目的“明星”展品,其总设计师是西工大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唐长红。2013年1月26日,运-20的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进入“全球大飞机俱乐部”,有力支撑了我国“战略空军”建设。
学校展示的这架飞机为运-20研制阶段制造,是集“技术方案协调+工艺验证+结构强度试验+功能验证+使用维修审查+能力展示”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全尺寸、多功能物理样机,在运20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背后蕴含着的,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不远处,以飞行姿态巍然耸立的“东风二号”导弹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首型弹道导弹。研制期间,西工大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作用。聂荣臻元帅非常关心西工大的发展,1962年,为支持学校开展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他亲自下令将这枚完成静力试验的“东风二号”导弹赠送给西工大。
引人关注的还有“延安一号”轻型飞机。1958年,西工大400余名师生仅用150天便完成了该机型除发动机外,从设计、制造到首飞前的全过程,并于1958年12月3日在西安西关机场成功首飞。
“延安一号”轻型多用途飞机可用于农林作业、医疗救护、跳伞运动和客货运输。通过其设计、制造,西工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累了独立设计飞机的经验,培养锻炼了一大批航空科技人才。
![]()
室外展场一角。西北工业大学/供图
“军工素质教育实践中心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集教学实践、科普教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生动课堂。”李小聪表示,中心的目标是建成反映“三航”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展示“三航”发展成就和科学家精神的重要阵地。
目前,中心已成为公众了解“三航”科技成就的重要窗口。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此感受科技魅力的同时,也树立起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的决心。据统计,从2024年开放以来,至今的两个暑假,中心参观人数均超过40万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