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细回想了一下目前行业里关于骨传导的应用,貌似像BQEYZ这样用单动圈去结合骨传导单元的结构应该是比较罕见的,很多时候对一类架构的少见其实也意味着可能不具备成熟的供应链方案来去做普适性的推广、也可能意味着这个结构本身不具备那么明显的声学优势——不过BQEYZ对这个架构在“Winter”上的应用,已经来到了第二代,并且对PZT骨传导单元进行了升级,可能这个架构目前真的在调音难度上比较大,我之前听过的两版工程机在素质层面仍有不小的短板,这次收到他们的量产机时我是属于开盲盒的状态,不过庆幸的是他们在保持了原先工程机的调音大方向的基础上把一些小细节的部分缝缝补补修缮得不错。因为BQEYZ从创办至今,他们给到人的气质总感觉不是一个多么有格调、包括在包装配件上总有股子“供应链通用风”的状态,但在声音品质与性价比上向来都非常过硬,所以在他们还没有什么名气的时候我就已经经常在夸赞他们的产品,只是说发展至今,这个品牌依然没有在ID设计、工艺创新、包括整体品牌调性的提升上没有做出什么太大的改变,因此本文的内容篇幅不会很长,还是以聊声音为主。
![]()
![]()
![]()
![]()
![]()
开箱过程基本上从打开包装后就已经完成了,绿色的收纳皮包里放着原线,耳塞套有两种,分别是参考套、氛围套和一个蓝色导管的套子,三种套子的声音变化还挺大,下文我会细说。
![]()
Winter II搭载了一根高纯度铜线,采用了可大幅度降低趋肤效应的Litz T2结构,并提供了3.5、4.4、以及可以选配一个C口的可换插头,这个C口头的配置官方并未标明,但WinterII本身并不算难推、包括对前端的控制力要求也不算高,在手机C口直推的时候也有相当好的表现。
![]()
![]()
虽然在外观的风格与形状上乍一看与前代相仿,但从侧面不难看出整体的腔体厚度要薄了很多、同时也不再需要去做很明显的内凹的沟壑来提升嵌合感,光通过导管和内部的弧面就可以做到舒适贴合的佩戴感受。外壳的设计语言与阳极氧化处理工艺的CNC金属壳体一直是BQEYZ比较标志性的家族风格,美丑见仁见智,但他家一直就会有一种偏直男工业风的感觉,二代在腔体面板上的弧线处理倒是比前代显得自然了一点。
![]()
在听完声音后再去看BQYEZ的详情页,我发现他们关于任何硬件的描述,都没有什么玩噱头的成分,你可以在他们的技术文档里看到和实际声音完全匹配的东西。
WinterII采用的是单动圈加PZT骨传导的硬件配置,其中动圈的部分为定制的12mm双腔体动圈,比传统单腔室的结构降低了因气流受阻或不规则引起的非线性失真、并且在大动态下的声音更干净更精准,而在实际的声音表现里,WinterII几乎是用最少的量感实现了最高质量的低频下潜与动态响应,而且它在不削弱氛围感的基础上具备很顶级的低频纯净度、没有任何多余的残响与杂波,低频的特性与呈现出的高级感几乎是脱离了千元档价位才具备的水准。而所谓的PZT骨传导,其实有别于传统的那种类蜂鸣器的动圈骨传导,它的基材是由压电陶瓷构成、并附着在骨传导托架与振动板上,与动圈部分呈同轴结构,它可以带来非常丰富的高频细节与延展度,且对高频的能量感呈现是更平滑与线性的。采用PZT骨传导的优势很明显,那就是它的运行效率较高,可以用比较小的功率就实现足够强度的机械振动,但对技术难度与声音调教的要求同样较高,我猜测之前工程机屡次出现素质上的缺陷,其实就是在取舍频率点以及与动圈音色融合度的问题。
![]()
和前代的Winter相比,二代具备更加透亮鲜活的高频音色,和我们以往听过的那种PTZ压电陶瓷的主动发声单元不同,PZT骨传导的高频单元音色是平顺的、几乎没有毛刺感的,低价位的产品里,其实我们很少能够听到如此通透华丽的高频的同时、还做到了足够的细腻感与能量的线性释放,它的高频听感空气感十足、泛音细节丰富,但反而比较缺少棱角感、完全没有呈现出什么锐度,我甚至觉得它的高频线条感有些不够强,是属于注重高频音色与氛围、而不那么强调凝聚力的路线,在听感上是一耳朵的“高频爽塞”、但能量感却呈现出了非常协调舒服的质感。
![]()
从呈现出的声音基底来看,WinterII我认为是一个器乐塞、女声塞,而且器乐是比较偏向于小编制/室内乐的,钢琴、弦乐的独奏或者三重奏都非常悦耳好听、且流畅感极佳,会比“准确”的高频要多出几分光泽感和极高频的亮度,同时也给人声的部分抹上了很好的女声清甜感,很适合亚洲系的甜美女声,喉音的部分带一些颗粒感的修饰,听徐佳莹、宇多田光都还挺毒的。男声的部分是属于醇厚度有余、但是深沉感不足,听一些港台老歌会有些偏亮,所以如果你更喜欢速度稍慢、更柔和贴脸一些的人声,可以尝试使用黑色的氛围套来压制一下高频的亮度、并且也会把声场给推的近一点。原套下的声场在横向与y轴的高度上都非常优秀,纵深比工程机时好了一大截、但还是缺乏一些足够的向前延展的感觉,所以我为什么不推荐用它推大编制,一来它的低频量感不够多、二来纵深确实差口气,但这类低频在听巴洛克时期的古典时就是一把好手了,纹理细节丰富、富有打击感但丝毫不拖沓,也不会对残响有过多的增益。如果你想进一步拉开声场的宽度、把结像的刻画感做的更极致,蓝色导管的套子会把WinterII变成类似于IE900那种路子,人声更薄、结像更小,但是能够刻画出更理想的声场宽度,如果想要听大编制的话,可以尝试用这个套子来搭配动态优秀的一些国砖播放器。
![]()
在使用手机C口直推的时候,不知道是出于输出功率的限制还是本身音源输出上限的桎梏,原本在播放器上显得非常高质量的低频反而是偏向了一种听感流的塑造,极低频明显是残缺的、但是低频的肉感与宽松度非常好,那种很有力道的打击感也保留了下来,结像的位置微微往上抬了一点,横向声场与纵向高度依然很好,只是整体的结像形体都会更大一点、声场听着更近一些,女声的清甜度依然极佳,此时会比较偏向于一个可以听听CityPop或者摇滚向的泛流行塞了。
![]()
素质从来不是BQEYZ这个品牌需要顾虑的地方,WinerII在电商平台的含C口插头版本的售价为2299元,近期双11优惠后为1800多元,即便考虑其原价、从一些客观素质的角度来说也一定是一个很能打的塞子,但我个人认为它在声音的杂食度上可能并不如SpringII、乃至更便宜的Frost霜,而是在高频和女声上做出了极高的辨识度,华丽、甜美、很具备穿透力但是又不具备攻击性的高频能量感,这种调音其实我很少能够在非旗舰类的耳塞里见到,但也许BQYEZ这次就是想走个不寻常的路线,为自家品牌带来更丰富多样化的审美选择吧。
想进一步咨询或者交流音频相关内容,可以扫一扫添加我的个人微信,也可以手动搜索我的名字缩写“lilingjiaqi”,我会尽力为你解答。
微信烧友交流群“+7耳聋病患群”,欢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个人微信私聊获取入群途径,加好友时请备注“烧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