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文章之前,分享一个朋友的感悟,觉得确实如此,说的非常好。
他说:
三四十岁后,终于发现了一个真相,所有的关系,到最后都归于消亡。
儿时玩伴早已断了联系,曾经的同窗情谊也逐渐消散,单位里聊得好的同事离开后也再无交集。
父母慢慢变老,离开自己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孩子慢慢长大,跟自己越来越远了。最终发现啊只有你还是你,你只有你。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独地过冬。
生命就像一场漫长的旅程,我们与不同的人相遇、同行,又最终分离。
书归正题:
现在的俄罗斯底气似乎越来越足。
在发射了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之后,俄罗斯又试验成功了波塞冬。
![]()
对这款武器,俄罗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据俄罗斯RT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于周三表示,
“波塞冬”核鱼雷和“海燕”巡航导弹有所不同,它可被视作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末日级武器。
梅德韦杰夫在他的Max频道上发文称:“和‘海燕’不一样,‘波塞冬’核鱼雷能被认定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末日武器。”
此前,俄罗斯总统本人宣布,核动力潜艇搭载的“波塞冬”核鱼雷试验取得成功,还指出其破坏力“比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要严重得多”。
既然能让俄罗斯两个头头这样点评,那波塞冬肯定有自己的独到地方,我们来看看它的发展历史。
波塞冬”的理念最早能追溯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1949年苏联成功试验首颗原子弹后,便构想研发T - 15巨型鱼雷打击美国沿海目标,其爆炸当量计划达1亿吨TNT,但因技术难度大,且专家质疑潜艇接近美国本土实施打击的有效性,1954年该项目被赫鲁晓夫下令关闭。
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氢弹之父”萨哈罗夫再次提出类似的“超级鱼雷”构想,可当时并未得到军队重视,这一想法再次被搁置。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紧凑型核电站技术诞生,让无限航程水下航行器成为可能,“波塞冬”的研发才真正步入正轨。
2001年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并全力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打破了此前的战略平衡,俄罗斯为维持自身战略安全,加快了“非对称”武器的研发步伐,“波塞冬”项目也迎来关键发展期。
2018年普京首次公开披露这款武器,随后还通过互联网用户投票将其命名为“波塞冬”,象征其拥有海神般的威慑力。
然后,2025年10月28日完成了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核心实验,俄罗斯于次日宣布该潜航器试射成功,此次试验不仅实现了潜艇发射突破,还成功启动了核动力装置,是其迈向实战化的关键一步。
这几天俄罗斯频繁的放出武器试验成功的消息,这是在干啥?
这是在打心理战,也是在鼓舞俄罗斯军队的信心。
![]()
这一次宣布试验成功的消息是俄罗斯总统普京选择在莫斯科一家医院与受伤士兵交流时,公布的。
对这些为国家负伤的士兵而言,这款超级武器的成功试射是振奋人心的消息,能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大,同时也向外界传递出俄罗斯在战略武器领域的硬实力。
不过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宣传,有一个国家很不服气。
据俄罗斯RT报道,比利时国防部长西奥·弗兰肯放言,若俄罗斯对北约成员国发动攻击,他们将“让莫斯科从地图上彻底消失”。
“起初,我们在乌克兰反击时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俄罗斯而引发其激烈反应。所以我们只是让战争拖延下去,毕竟所有补给线都要经过俄罗斯。
我们必须对这些阵地展开攻击,就像我们现在终于做的这样。这对俄总统而言也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可他做了什么?什么都没做。
他清楚,一旦动用核武器,莫斯科就会从地图上被抹掉。到那时,世界末日也将降临。”他在接受德摩根采访时这样说道。
![]()
他的这番话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抗议,真牛逼,这个国防部长竟然敢说出这样的话来。
真佩服他的勇气,要知道这可是怼俄罗斯啊。
对于俄罗斯频繁放出核威慑的信号,特朗普也不甘示弱。
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发帖:由于某国最近几次拿所谓的与核武器相关的“新武器”出来试验,他已下令美国战争部也开始美国的“核试验”,看看谁才是真正的老大。
![]()
我个人觉得俄罗斯根本没法跟美国相比,在外国对俄罗斯频繁制裁的情况下,俄罗斯竟然成功试射多款武器,难道俄罗斯又有什么新能力了?
究竟是谁在背后帮助俄罗斯?
考虑到俄罗斯之前的一些明星级的武器,比如说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在实战当中被扒了底裤,现出原形,
![]()
我认为俄罗斯宣布的现在的,比如说海燕还有波塞冬,也不见得能够在战场中真正发挥出它的实战能力来。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这些武器并不感到恐惧,其实真正的厉害武器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只需要有一款就行了。
俄罗斯通过发布这样的消息试图恐吓对手。但是西方国家选择了无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援助,然后是反而刺激了美国也要开展核武器试验。
说到底,从实战能力来看,“海燕”“波塞冬”虽号称具备超远航程、大威力打击等特性,但截至目前,其核心技术的实战适配性仍存疑。
退一步讲,即便俄罗斯宣布相关实验取得成功,这些武器也尚未经过实战检验,且复杂的技术体系意味着短期内难以大规模部署形成战力。
正如一位博主所言,真正的厉害武器无需数量堆砌,一款具备成熟实战效能、能打破战略平衡的核心装备,远比声势浩大的“武器清单”更具分量。
俄罗斯的此番操作,终究没能跳出“威慑恐吓”的表象,反而让这场博弈陷入了更复杂的漩涡。
一位诗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但同样的远方,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过法。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我没有诗与远方,只有眼前的苟且。
曾经一个天真浪漫的少女,现在却混成了斤斤计较的中年妇女,为了能在这个城市中生活下去,我几乎放弃了一切的休息时间,在别人休息的时候,我在想着写作,在别人聊天的时候,我在想着写作,
生活重压之下,似乎写文章成了我唯一的一个减压口。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活着,拼了命的用尽全力活着。
有人说我活的很累,是啊,就是活的很累,但怎么办呢?有时感觉活的像个蝼蚁。
但我也很赞同一句话:生如蝼蚁,当存鸿鹄之志,命如纸薄,应有不屈之心。
若没有躺赢的命,那就站起来奔跑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