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近半年的“BD狂欢”之后,创新药行业开始流行一个词:脱敏。
过去一个月多里,国内医药上市企业的几起BD事件都没能激起太大的水花,资本市场再也不闻风抢筹了,市场正在寻找医药板块新的方向。
“BD热”给了外界评价创新药企业一个新维度。但药品是否真的有创新成分、有临床价值,商业转化能力才是终极衡量标准。科伦博泰、百利天恒等药企曾是“BD先锋”,如今也强调商业化部署。这表明医药板块下半场还是要回归到产品销售的硬实力上。
提到产品销售能力,A股创新药企中迪哲医药是绝对绕不过去的一家。10月30日,迪哲医药发布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5.8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3%,净亏损比去年同期收窄10%。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迪哲今年三个季度的收入环比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0%,表明公司营收还在快速攀顶。
迪哲的两款FIC产品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今年都进入了医保放量,医保带来的增量效应是明显的。这使得迪哲的销售循环正向滚动,盈利状况改善。
今年上半年,迪哲医药已实现商业化盈利。按照目前的销售趋势,公司整体实现扭亏变得可以期待了。而且,迪哲还有一个藏得更深的财务数据,昭示着迪哲未来爆发的力量。
![]()
医保护航
三季报中,迪哲的销售费用率72%,相较去年同期下降23%。今年以来,迪哲这一财务指标每个季度都在下降,三个季度依次为77.39%、74.16%和67.14%。
销售费用率是评价一家医药企业商业化能力最直接的标杆,指标下降意味着产品收入的增速超过了销售投入的增速,表明公司正在渡过前期的高强度投入期,逐渐进入回报期。
国内创新药企之中要论谁最支持医保,迪哲一定是能站第一排的。舒沃替尼、戈利昔替尼两款FIC/BIC级别药品完全可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但迪哲选择在两款产品获批后第一个谈判周期就积极降价进入医保,这在国内企业中几乎绝无仅有。而且从三季报数字看,医保在推动产品销售方面是起到大作用的。
国家医保局披露,2024年医保谈判平均降价63%。而迪哲今年1-9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3%,大致推算一下,迪哲的两款产品在医保助力下销售量增加4.6倍。刚进入医保就能有这样的增速,实属不易。
和黄药业的cMET抑制剂赛沃替尼2021年6月获批,与EGFR exon20ins一样是罕见靶点肺癌药物,委托有“销冠”称号的阿斯利康负责国内销售。2023年赛沃替尼进入医保首年,销售额大约比2022年增长40%。璎黎药业的林普利塞是滤泡性淋巴瘤治疗药物,2022年底获批上市,由恒瑞医药负责商业化。2024年第一个医保报销首年里,林普利塞的销售额增长也不过61%。
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能在医保准入后快速放量,增速明显,迪哲的商业化团队功不可没,表明迪哲对两款产品的医院准入、生产、销售链条有着很强的把控能力。
![]()
舒沃替尼是《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2025版)》唯一Ⅰ级推荐的标准疗法,未来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公示了2024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名单,舒沃替尼的研究及应用转化项目获一等奖。戈利昔替尼上市1年多,获批当年纳入医保,如今才刚刚展现出商业价值,且还在多方突破。
迪哲还在争取两款产品更大范围的应用。今年9月的WCLC大会上,舒沃替尼公布了全线治疗EGFR exon20ins、EGFR敏感突变合并共突变、三代EGFR TKI耐药后的治疗,以及其它罕见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多个适应症的临床进展数据。其中的Exon20ins一线疗法,全球还没有小分子治疗药物获批。舒沃替尼有望成为第一个,且既往研究显示BIC潜力凸显。
戈利昔替尼联合抗PD-1单抗治疗经PD-1治疗的晚期NSCLC数据在今年WCLC大会发布,显示良好的安全性;单药与联合全线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最新研究进展入选2025 ASH大会,在实体瘤和血液肿瘤两大领域同时开花。
![]()
价值低估
迪哲的爆发潜力,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两款产品中国的市场前景。
三季报显示,迪哲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率下降到72%(2024年为124%),这意味着收入增速要快于销售费用增速。这是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经营效率快速提升的标志:投入能带来更多的产出。
BD热潮之下,很多创新药企都有过短暂的“扭亏为盈”,但真正考验一家企业生存能力的是商业转化。迪哲的两款创新品种的商业化趋势明显,正在开拓的多个新适应症为产品提供市场空间,只要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能稳定输出,公司盈利只是时间问题。
更可况迪哲还有海外收入这个最大的潜在爆发点。7月3日,舒沃替尼获FDA批准在美国上市,用于二/后线治疗EGFR exon20ins NSCLC,成为该治疗领域的小分子独家品种。
![]()
迪哲暂未披露美国商业化进展。公司方面对外谈及出海战略时指出:舒沃替尼的海外权益完全由迪哲自主掌控,公司独立完成了分子设计创新、临床开发到注册的全流程,为后续产品国际化提供了更高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公司的首要目标是项目价值最大化”。
迪哲的全球市场预期既包括已经在美国获批的舒沃替尼,也包括其他在研优势管线。因此无论是产品销售还是BD,都是有潜力的高价值项目,潜藏着未来业绩的爆发机会。
迪哲的后续管线实力完全在线。如新一代BTK抑制剂Birelentinib(DZD8586)、第四代EGFR TKI药物DZD6008等。
今年的ASCO上,DZD6008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数据显示,这种新药不仅能完全穿透血脑屏障靶向多种EGFR敏感突变和耐药突变,还能实现83.3%的三代EGFR TKI耐药患者肿瘤缩小,创下肺癌脑转移治疗的新纪录。
迪哲的Birelentinib是全球首创LYN/BTK双靶点抑制剂,今年8月6日拿到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认定。在今年的ASCO上,DZD8586治疗复发难治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r/r CLL/SLL)的客观缓解率达到84.2%,而且在各亚组患者中都观察到肿瘤缓解,打开了BTK抑制剂的新视野。该研究结果今年上半年连获ASCO、ICML国际大会两项口头报告,年底的ASH大会上迪哲还将进一步公布该产品的最新研究进展。
今年9月,江苏省公布2025年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评估结果,迪哲荣列瞪羚企业名单;10月,第七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布,迪哲又在其中。
在“一个镇子都有七八家上市公司”的江苏,“真创新”的企业俯拾皆是。迪哲能在这些企业中脱颖而出,展现的是不一般的科技实力。
资本市场上,医药板块正在进行一轮深度调整。资本正在从一些无产品、未盈利,仅凭借BD预期股价就翻三四倍的biotech企业撤出。市场的热点BD慢慢转向创新药企的经营和产品本身,具备商业潜力的企业会被发掘出来。
截至三季度末,迪哲年内股价涨幅74%左右,潜力和空间都是明确的,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预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