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零碳生活共创营2025”第二场活动在禅城区东鄱小学生动开展,通过引入《有续生活之碳索大湾区》主题桌游,为近50名四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气候教育互动课堂,10名经过岗前培训的“巾帼故事妈妈”生态环境宣讲志愿者首次走进校园提供志愿服务,为气候教育的“本土化”实践注入了崭新活力。
![]()
本土联盟:打造气候教育前沿阵地
本场活动标志着由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指导的“气候变化教育志愿服务站”(校园站)的共建计划在东鄱小学正式启动。“当孩子学会用桌游里的思维选择低碳生活,当妈妈们把‘减碳经’带回家,气候教育就真正扎下了根。”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禅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继‘企业站’的成功启动,联合东鄱小学共建‘校园站’,正是希望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让校园成为应对气候行动的前沿阵地。”
![]()
桌游为媒:在湾区烟火气里学低碳
课堂上,学生们专注于印着湾区城市的地图与生活场景的卡牌,争相分享自己的“减碳策略”。这款由千禾社区基金会资助,有续文化开发的可持续主题桌游,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背景,将衣食住行、城市漫步与自然生态融入规则,让同学们在熟悉的场景中,发现朴素生活的闪光点,将对家乡的珍爱之情,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低碳行动选择。
![]()
妈妈导师:双向成长的教育实验
为确保教学质量,这10名“巾帼故事妈妈”志愿者于10月24日在“气候变化教育志愿服务站”(企业站)东鹏T2M完成了岗前培训,内容涵盖桌游规则、气候知识、互动技巧及应急处理等。
志愿者冯妈妈分享了一个意外收获:“我家孩子听说我要来当导师,特别兴奋,提前在家给我补课,教我如何看电费单计算碳排放。这种‘反向教育’让我特别触动——环保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全家一起的成长作业。”
![]()
校社联动:以孩子为中心的减碳圈
作为“零碳生活共创营”精选案例,东鄱小学长期践行“理念先行、课题引领、项目带动、点面结合”策略,构建“科学实践+自主探究”的教育生态。
“共建志愿服务站,引入先锋气候教育资源,是我们深化科创与环创特色课程的重要一步。”该校校长表示,未来校园站将双轨发力:一方面通过“巾帼妈妈”志愿者队伍,把气候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家庭;另一方面链接韧性社区实践,推动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日常行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