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媒体甩出来一张统计图表,不少人盯着这张图琢磨开了,中国空军现役战机数量,居然头一回超过美国了!
要知道,这可是冷战结束30多年来,美军第一次把“空中战机数量全球第一”的头衔给丢了。
消息一出来,有人觉得“总算赶上了”,但更多人心里犯嘀咕,打仗又不是“数飞机玩”,数量多就一定能打赢?毕竟美军当了这么多年“空中霸主”,手里先进战机也不少。
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中国空军的“底气”,真就靠数量堆出来?
![]()
实战性能才真让美军犯怵
聊常规主力战机,不少人第一反应是“数量有多少”,可懂行的都知道,“能不能打”才是核心,而中国空军的常规主力,刚好把“数量优势”和“性能硬气”捏得死死的。
之前印巴冲突里,法国一直吹“欧洲最强四代半”的阵风战机,遇上中国出口的歼-10C,愣是被压得没脾气。
更有意思的是,这款阵风之前在美军军演里还“赢过”F-35A,能把这样的对手压下去,歼-10C的硬实力真不是吹的。
为啥能赢?咱扒开细节看就懂了,歼-10C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160公里外的目标都能盯得死死的。
![]()
不仅比阵风的雷达看得更远、更准,再配上霹雳-15中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150公里,还能在阵风的攻击范围外就先动手,现代空战里,就差这“先发现、先开火”的一步,输赢往往就定了。
再说说数量,咱的常规主力战机那是真有底气。
歼-10C、歼-11B、歼-16G这三款主力机型,加起来超900架,可美国那边,能拿得出手的常规主力就只有F-15E,再加上少量升级过的F-16,总共还不到300架,连咱的三分之一都够不上。
而且这歼-16更值得说,足足有350余架,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重型多用途战机群,还有个特形象的外号,“空中炸弹卡车”。
![]()
12吨的载弹量是啥概念?差不多能挂6枚鹰击-83反舰导弹,280公里外的舰船都能打着,要是挂霹雳-15导弹,一次能挂12枚,不管是拦敌机还是打地面目标,火力都能拉满。
而且比单纯火力更要命的,是“电子战能力”,这可是现代空战的“隐形杀手”。
在歼-16基础上改出来的歼-16D电子战机,性能比美军的EA-18G还强一截。
它带的大功率干扰吊舱,能把200公里内的雷达、通讯信号全压住,要是遇上美军的E-3预警机,歼-16D能直接让它的雷达探测范围缩60%,变成“看得见却锁不住”的“睁眼瞎”。
要知道,预警机是空军的“空中指挥中心”,一旦被瘫痪,整个空战体系都得乱套,这才是中国常规战机藏着的“差异化杀招”。
![]()
五代隐身战机
聊完常规战机,咱再说说大家最惦记的五代隐身战机,这可是空中战力的“天花板”,中美谁能在这领域占优,直接影响未来的空中格局。
先看眼下的数量,美国空军有185架F-22、443架F-35A,加起来600多架,咱的歼-20和歼-35加起来才300来架,单看数字,美军确实还占着优势。
可懂行的都清楚,“眼下有多少”不如“以后能有多少、能用多少”,而在这两点上,美军的麻烦可不少。
美军的F-22早就停了生产线,现在连零件都经常断供,妥善率就只有58%。
![]()
说白了,100架F-22里,顶多58架能随时升空执行任务,剩下的不是在修,就是在等零件。
F-35A的情况也没好到哪去,后勤体系一团乱,有时候换个零件得等好几天,软件还存在兼容性问题,六成的F-35A连“完整实战能力”都达不到,只能算“半好用”。
但咱这边就没这糟心事,歼-20和歼-35的研发升级顺顺利利,后勤保障也跟得上,比如战机的维护周期比美军短20%,不用等零件就能快速归队。
更关键的是“产能要爆发”。
![]()
美国媒体最近猜,歼-20和歼-35一年能生产200架左右,照这速度,到2028年咱的五代机数量就能突破800架,到时候不光能追上美军,还能全面反超。
而且咱还在“往前赶”,九三大阅兵上,五代半机型歼-20S都亮过相了,这款战机还能跟无人机协同作战,相当于多了“空中帮手”,可美国的六代机还停在PPT上,一会儿说要搞“变循环发动机”,一会儿说要加“AI空战系统”,连个实机影子都没见着。
反观咱,已经造出至少三款六代机的原型机,连美国空军的报告都承认,在六代机这个“新赛道”上,咱从起跑线上就领先了一步。
![]()
无人机“独门优势”
要是说常规战机、五代机是“硬碰硬的主力”,那无人机就是“出奇制胜的王牌”,而这恰好是中国空军的“独门优势”,连美军都得羡慕。
咱先看看咱手里的“硬家伙”,除了大家熟的攻击-11隐身无人机、翼龙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九三大阅兵还亮出了攻击-21这种“新面孔”。
这款无人机能隐身突防,还能挂精确制导武器,不管是打地面目标还是拦巡航导弹,都能用得上。
更让美国媒体坐不住的是,他们最近曝光了咱的巨型隐形无人轰炸机,翼展超42米,差不多是3辆家用轿车连起来的长度,跟美军刚列装的B-21隐形轰炸机尺寸差不多。
![]()
这事儿意味着啥?航程能超8000公里,载弹量能到12吨,完全能扛战略级轰炸任务,比普通无人机的“格局”可大多了。
要是这款巨型无人轰炸机挂上“惊雷”高超音速空射导弹,威力就更不一样了,“惊雷”导弹速度能到6马赫,射程超1500公里,能突破现有的防空系统,就算是离本土老远的目标,也能精准打到。
中国空军已经搭起了“侦察-打击-评估”的无人机作战体系,比如攻击-21先去侦察目标,把信息传给歼-20或者地面指挥中心,定好打击方案后,要么自己动手,要么引导其他无人机、有人机补刀,打完还能快速评估效果,整个流程跟“流水线”似的顺畅。
![]()
反观美军,他们喊了5年的“中层僚机计划”,到现在都没落地。
所谓“僚机”,就是让无人机跟着有人机协同作战,可美军要么是技术卡壳,要么是后勤跟不上,到现在还停在“试验阶段”。
一边是咱已经成型的无人机作战体系,一边是美军迟迟落不了地的计划,这整套体系优势的差距,可不是短时间能补上的。
![]()
中国空军的“底气”
中国空军战机数量超过美国,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底气”,藏在“每架战机都能打、每个体系都好用”的硬实力里。
常规战机靠“性能压制+数量优势”夯实了基础,五代机靠“产能爆发+技术领跑”抓住了未来,无人机靠“体系完善+独门装备”打造了差异化优势,这每一步,都不是瞎堆数量,而是精准踩在了“提升实战战力”的点子上。
再过3-5年,等咱的五代机数量破千、六代机正式列装、无人机体系更成熟,美国空军想再稳坐“全球第一”的位置,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
到那时候,中国空军的优势不只是数量,更是从单机性能到体系协同的全面领先,而美军维持了几十年的“空中霸权”神话,或许真就彻底走下神坛了。
这可不是瞎猜,是从每一组数据、每一款装备、每一次技术突破里,都能清楚看到的趋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