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艾滋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再次强调:宁可看电影,也别做这6事

0
分享至



最近,65岁的张叔叔在家看新闻,看到一条信息时瞪大了双眼:“2023年我国新增艾滋病例数较5年前上升了约18.4%。”他忍不住问身边的老伴,“艾滋病不是离我们很远吗?怎么还会不断增加?”身边的儿女们也常对这个话题避而不谈,仿佛只和所谓“特殊人群”有关。

张叔叔想起多年前一次同学聚会,有朋友谈起有些老同学查出艾滋,聚会气氛顿时尴尬起来。



张叔叔的心里忽然出现了很多问号:到底哪些行为会暗中招惹上艾滋病?难道,自己日常生活中也有隐患?医生、专家一再提醒,“宁可在家看场电影,也别做那6件高风险事。”而偏偏,这6件事却是很多人常常不以为意的小细节。

诱发艾滋风险的日常误区,可能正在悄然蔓延。实际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病例并非来源于社会边缘群体,反而是来自普通家庭、普通人。艾滋病,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近一步。

不少数据和真实故事都证明,侥幸和无知,才是危险的最大帮凶。很多人终究还是输给了自己的一时疏忽。所以,哪些生活习惯正悄悄“打开”艾滋的大门?我们又可以怎样保护自己和家人?



提到艾滋病,许多人下意识觉得距离遥远。实际上,2023年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报告艾滋病现存感染者已超125万,死亡病例逐年增加。更让人警惕的是,中老年人群体感染率增长明显,55岁以上人群占比已超过20%。专家分析,这背后不仅是知识滞后,更有“心理麻痹”。一些看似普通的生活习惯,成为高危因素的“隐形通道”。

譬如:缺乏防护的“试探”行为;与陌生人过度亲近或共用物品;盲目信任,不做基本防范。

许多人忽视这样一个事实:艾滋病毒并不挑人,只看行为。一旦有高风险行为发生,就有被感染的概率。从医院门诊真实案例来看,新发感染者中不少人坦言“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感染”,更有不少因为讳疾忌医,贻误了科学干预的黄金期。医学界有共识,只有通过理性认知和防护手段,才能真正远离这类慢性“隐形杀手”。



医生反复强调,预防大于治疗。下面这6个典型高风险行为,很多普通人其实也会不自觉触碰。了解风险,把危险挡在门外:

一是随意共用锐器。理发店修面共用刀具、家庭用指甲钳、修脚刀等都存在被污染的风险。中国疾控数据显示,蚀性锐器共用导致艾滋传播概率最高可达0.63%。

二是无防护情况下的高危性行为。近年数据显示,无保护性行为已成为国内艾滋病感染的首要途径,如每10万例新增病例超过66%与此相关。年龄越大,知识匮乏,风险往往被低估。

三是盲目进行非法输血或注射。尽管正规医院严加管控,但一些小诊所、地下美容注射渠道风险难以管控,一旦血制品受污染,感染几率可高达90%以上。



四是亲密接触出现开放性伤口时,未加注意。嘴唇溃疡、牙龈出血等小伤口,在高风险环境下一样“开绿灯”。有权威报告指出,体液传染虽不是主要方式,但受伤部位直接接触可提升感染概率。

五是参与不规范“修脚店”“拔罐”等服务。部分小店消毒不严,工具集中使用,一旦前一位顾客患有传染病,病毒借机进入下一个人的身体。

六是对防护意识的懈怠、自以为“不会找上我”。这种麻痹心理最为可怕。数据显示,超45%的新增患者感染时并不自知,直到出现发热、淋巴肿大等症状才被确诊。

仔细看,你是不是也曾在生活中犯过一条甚至多条?这些常被忽视的小动作,其实暗藏极大的健康隐患。而一旦防护意识弱化,代价往往很高:

主动检测,早筛查是关键。一旦有高风险行为,不必讳疾忌医,及早去当地疾控机构做相关检测。

选择正规医疗和服务机构。无论看病、理发还是美容,切记只选持证经营、卫生达标的场所。避免一时便宜,留下终身后患。

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共用可能带血的用具。家里的指甲钳、刮痧板、剃须刀等,要确保一人一套,定期用酒精消毒。

遇到身体小伤口时,及时包扎且避免高风险行为。发现唇部溃疡、牙龈出血、皮肤破损,务必避免过度亲密接触。



高危行为必须严格防护。在性行为等高风险场景中,坚持使用合规保护措施,杜绝侥幸心理。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有商家暂停对俄业务,如何破局?专家建议“扎下根”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有商家暂停对俄业务,如何破局?专家建议“扎下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00:30:08
九江一架风力发电机叶片空中断裂,目击者称“玻璃纤维满天飞”,当地:正在处理

九江一架风力发电机叶片空中断裂,目击者称“玻璃纤维满天飞”,当地:正在处理

极目新闻
2025-11-10 11:38:48
陌生真相刺痛西方观众:历史课的沉默为何令美国人失控?

陌生真相刺痛西方观众:历史课的沉默为何令美国人失控?

文诩历史
2025-11-09 10:40:22
重磅:挪威将拿出1千亿!促成乌克兰接收1400亿被冻结的俄资产

重磅:挪威将拿出1千亿!促成乌克兰接收1400亿被冻结的俄资产

项鹏飞
2025-11-10 17:36:34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致7死27伤,河北燕郊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界面新闻
2025-11-10 18:43:24
中国航天员命悬一线,救援时间竟引发国际热议!

中国航天员命悬一线,救援时间竟引发国际热议!

单手搓核弹
2025-11-10 14:20:06
港星演唱会集体崩盘:黎明、林忆莲、谭咏麟、林子祥都扛不住

港星演唱会集体崩盘:黎明、林忆莲、谭咏麟、林子祥都扛不住

港剧叔
2025-11-10 09:33:46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烟台宝马车女司机死得太惨!知情人:家里有小朋友在等她下班回家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9 20:05:54
刚刚!中美大利好!全线大涨

刚刚!中美大利好!全线大涨

中国基金报
2025-11-10 16:14:35
“只要我不是被遗弃的,深圳多套房已为父母兄弟姐妹准备好”,7岁被卖的40岁女子寻亲,还拿出一套房悬赏寻线索

“只要我不是被遗弃的,深圳多套房已为父母兄弟姐妹准备好”,7岁被卖的40岁女子寻亲,还拿出一套房悬赏寻线索

极目新闻
2025-11-10 16:31:30
西尔斯基:没有理由为波克罗夫斯克局势恐慌

西尔斯基:没有理由为波克罗夫斯克局势恐慌

史政先锋
2025-11-10 20:26:38
白百何工作室放聊天记录了!锤了剧组没撒谎,东京之前就有矛盾

白百何工作室放聊天记录了!锤了剧组没撒谎,东京之前就有矛盾

萌神木木
2025-11-09 20:07:33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娱乐看阿敞
2025-11-08 18:12:39
全运男篮半决赛对阵出炉:辽宁vs广东焦点大战 四川vs浙江

全运男篮半决赛对阵出炉:辽宁vs广东焦点大战 四川vs浙江

醉卧浮生
2025-11-10 21:24:40
台海观澜 | 祭奠受难者,郑丽文打响反击民进党舆论霸权第一枪

台海观澜 | 祭奠受难者,郑丽文打响反击民进党舆论霸权第一枪

经济观察报
2025-11-10 16:30:08
52岁TVB演员为救妻子,哭求捐款70万后续:陈晓东出手了,真仗义

52岁TVB演员为救妻子,哭求捐款70万后续:陈晓东出手了,真仗义

涵豆说娱
2025-11-10 14:27:41
奉劝大家:别再买这种“加绒裤”了,有毒!穿越久,危害越大

奉劝大家:别再买这种“加绒裤”了,有毒!穿越久,危害越大

诗意世界
2025-11-10 11:22:53
小狮子进酒店房间“叫醒服务”,628元一晚,工作人员:每日限量20间,未来两周已约满

小狮子进酒店房间“叫醒服务”,628元一晚,工作人员:每日限量20间,未来两周已约满

极目新闻
2025-11-10 20:35:43
全运爆大冷!昔日总决赛球队惨败香港19分,球迷:真是丢人现眼

全运爆大冷!昔日总决赛球队惨败香港19分,球迷:真是丢人现眼

南海浪花
2025-11-10 16:13:25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拿季军获奖7500元,准备报名下一期张家界挑战赛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拿季军获奖7500元,准备报名下一期张家界挑战赛

极目新闻
2025-11-10 20:46:41
2025-11-10 23:44:49
谢纶邮轮摄影
谢纶邮轮摄影
干过5艘游轮,拍过教皇;援过西藏,上过20次布达拉宫。平凡日子拍拍历史的流逝印记
1267文章数 1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

头条要闻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艺术
健康
时尚

教育要闻

四川志愿填报第八讲,历史组将迎来史诗级的大机会!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女人过了40岁穿衣别老气横秋,看看这些日系穿搭,得体又显瘦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