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广元利州:巧用党建“绣花针”,绣出基层善治“新画卷”

0
分享至

一个个老旧小区换了新颜,曾经杂乱的街巷成了人潮涌动的打卡点,三五成群的居民活跃在书画室、广场上……10月30日,走进广元市利州区嘉陵街道,一股可感可及的“民生温度”正悄然提升着居民的幸福指数。如何巧用党建“绣花针”,绣出基层善治“新画卷”?

从“坐在办公室想”到“敲开家门问”,需求“精准摸”

“二栋的王叔说小区路灯太暗,老人孩子容易摔跤;三栋的陈奶奶反映楼道里堆的纸箱子既占地方又有隐患……”翻开嘉陵街道建设路社区党委书记周惠兰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诸如此类的琐事。

“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诉求,都是居民的心头烦,是用脚板儿走出来的。”嘉陵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像这样的“敲门行动”是嘉陵街道每个社区的日常。网格员、楼栋长、党员中心户化身“民生探头”,通过“院落夜话”“坝坝会”等形式,听大家唠家常、倒苦水,并整理成一份份带着温度的“需求清单”。

“现在社区服务越来越贴心了!前段时间刮大风,门口的枯树差点砸到我家窗户,我一个电话打给社区,没想到很快就来人清理了。”建设路社区居民李和平说,“有啥困难就给社区打个电话!”这朴实的话语,正是嘉陵街道精准摸排民生需求成效的生动注脚。

截至目前,嘉陵街道各社区累计动态收集养老、就业、环境等民生需求建议50余条,每一条都标注着“责任主体”“办理时限”,实行“件件有记录、事事有跟踪”的全流程跟进。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直达”,资源“精准链”

“王奶奶,家里的灯修好了,试试亮不亮?”上午9点,北街社区网格员杜秀萍再次敲开75岁独居老人王一慧的家门。

“电业局的师傅不仅换了新灯泡,检查了家里所有的线路,还更换了空调插板,真是考虑得太周到了!”王奶奶边夸赞,边轻轻按下开关,暖黄的灯光瞬间照亮了小屋。

“电路隐患120余处全部整改完毕,300余米老化线路也全部更换。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整合什么资源,服务不能停在‘纸面上’”北街社区党委书记唐华介绍,秉持这一理念,北街社区党委通过“议事协商+节点赋能”推动资源精准触达。一方面,社区党委广泛链接辖区各单位资源,建立动态更新的“资源库”,详细标注“电业局擅长电路维修、医院可提供义诊、学校能开设公益课堂、人社部门专注就业帮扶”等单位的服务特长,让资源与需求“一键匹配”;另一方面,结合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推出“反诈‘粽’动员”等特色服务活动,让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

链接医院的专家不定期到社区开展义诊;零散工集散服务站为灵活就业人员搭建了“家门口”的就业平台……如今,类似的暖心故事在嘉陵街道11个社区不断上演。

从“短期活动”到“长效常态”,队伍“精准育”

“以前搞活动靠社区动员,现在居民主动报名!”嘉陵街道大华社区党委书记杨洋翻着志愿服务队伍名单,语气里满是感慨道。

杨洋说,小区独居老人们曾在聊天中说“想听听老歌”,不久,银丝协会就联系了乐队,开展了一场家门口的演唱会;有家长反映孩子数学跟不上,银丝协会的退休教师主动帮忙辅导;甚至社区里的年轻人自发成为“跑腿小队”,帮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菜取药……“现在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谁家有困难,大家都搭把手。”居民鲜小燕的话,道出了志愿服务最朴素的初衷。

如何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热情从“被动”转向了“主动”,从“旁观者”变“参与者”?

“关键在资源整合的长效性和志愿服务队伍。”大华社区干部一致认为,社区抓住华北老旧小区改造契机,探索建立“党员+骨干+服务队”三级联动体系,50余名楼栋长、物业人员等骨干力量率先加入,带动居民从“看热闹”到“一起干”。改造过程中,社区党委深挖大华棉纺厂的“团结奉献”精神,以此为情感纽带,培育出纱妹子协会、银丝协会等7支特色服务队伍,覆盖助老、扶弱、文化、托育等4大领域,队员规模超500人。(陈俊羽、郭桂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0275文章数 2007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