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第1批丁克族现状曝光,“后遗症”逐渐显现:如今他们后悔了吗?

0
分享至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一些城市夫妻开始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不生孩子,追求两人世界自由自在。如今三十多年过去,这些最早的丁克群体大多已退休,养老话题越来越现实,让人忍不住想问问,他们的日子过得咋样,是不是像传闻中那样开始有点小纠结了。



首批丁克族的兴起与现状

丁克这个词最早从西方传进来,意思是双收入无小孩家庭,在中国落地生根是从1980年代开始。那时候计划生育政策刚推行,城市年轻人面对工作压力和父母催生,部分人觉得生孩子会耽误事业和生活质量,就选择了丁克。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丁克家庭已超60万,尤其一二线城市增长快,女性终身无孩率接近10%。首批丁克多是70后,出生在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末,现在大多60岁到70岁之间,退休几年了。

这些丁克夫妻年轻时经济条件不错,中产居多,受教育水平高,工作稳定。像一些报道中提到的上海夫妻,结婚后专注事业,存钱买房,早早规划退休生活。



到2024年,他们已近70岁,选择入住养老社区,每月花费上万,但觉得值,因为社区有医疗和活动支持。另一边,北京和广州的丁克老人也类似,通过社保和个人积蓄过日子。

不过现状也分两面,有些丁克老人满意现状,觉得无孩一身轻,能自由旅行或学习新技能。

2024年新浪新闻报道,一对丁克舅舅舅妈面对养老时,舅妈说不后悔,认为这是正确选择;舅舅则建议年轻人该生就生。

丁克生活后遗症的显现

丁克选择在年轻时带来轻松,可步入晚年,一些问题渐渐冒头。养老是头等大事,没有子女赡养,丁克老人得靠自己规划。2024年ELLE MEN杂志提到,第一批丁克夫妻步入知天命年纪,如何养老成现实难题。经济上,他们多有积蓄,但医疗和护理成本高。像2022年中国新闻网采访的丁克家庭,40岁组储备七位数还觉得不够,80岁组担心养老和医疗分离,怕生病时没人管。



健康问题突出,丁克老人住院率较高,因为无子女护理需额外付费。2024年新闻晨报曝光,一些丁克老人病床上无人陪伴,需社区或护工帮忙。房产继承也成隐忧,辛苦攒下的房子可能落入亲戚手里,让人心里不踏实。央视主持人康辉就是例子,他1971年生,1996年结婚,坚持丁克专注事业。2015年母亲因尿毒症去世前,希望抱孙子,他没答应,后来在2018年节目中承认,这是终生遗憾。2024年知乎专栏和腾讯新闻也报道,康辉多次提到父母病重时难尽孝,后悔没让母亲抱上孙子。



类似,歌手朴树2002年结婚,坚持丁克。2018年访谈中,他说不生孩子是因为人生太苦,不想孩子吃垃圾食品看低质节目,担心教育不好成健全人格。

但晚年,这些选择带来情感空虚。2025年华龙网报道,一对丁克夫妻每月养老院花1万多,经济无忧,却在精神上需找寄托,如养宠物或参加讲座。

理性看待丁克与生育选择

丁克和生育各有优劣,得结合理性看。在中国,家庭是社会基础,传宗接代有传统价值,但现代生活压力大,选择丁克也是个人权利。首批丁克现状提醒大家,年轻决定要长远考虑。2024年36氪报道,一对丁克23年的静姐认为,婚姻幸福比生儿育女重要;另一对上海夫妻靠钱养老,觉得关键是经济独立。政府推动社区养老,2025年政策鼓励丁克老人买保险、入机构,减轻负担。


生育能带来天伦之乐,但需注重教育,避免子女成负担。



咱们国家老龄化加剧,2023年报告显示,丁克增长源于成本高和竞争激烈。选择啥都行,关键提前准备。丁克者多存钱、学资产管理。生育者教好孩子,培养责任感。

从首批丁克看,生育不是唯一出路,但丁克需面对后遗症。2025年最新数据,丁克老人满意度达70%,靠规划过好日子。大家选时,别盲从潮流,想清自己情况。

丁克不是逃避责任,而是另一种担当。从兴起到现状,丁克族走过三十年。生育丁克,无对错,只看是否后悔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施洛特贝克:在福登的进球上我们反应太慢,防守配合也不到位

施洛特贝克:在福登的进球上我们反应太慢,防守配合也不到位

懂球帝
2025-11-06 06:49:10
白发越多,患癌越少?Nature子刊:压力下的头发变白,能预防癌症,是身体启动的“自我保卫战”

白发越多,患癌越少?Nature子刊:压力下的头发变白,能预防癌症,是身体启动的“自我保卫战”

梅斯医学
2025-11-05 07:52:50
63岁演员吴镇宇刷老年卡坐公交,被疑“冒用他人证件”险被赶下车,当场掏身份证自证清白

63岁演员吴镇宇刷老年卡坐公交,被疑“冒用他人证件”险被赶下车,当场掏身份证自证清白

极目新闻
2025-11-04 21:57:03
中央宣讲团成员,已赴多个省份

中央宣讲团成员,已赴多个省份

政知新媒体
2025-11-05 22:42:32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将推迟进行

新华社
2025-11-05 09:58:03
荷兰停止向中国安世晶圆供货,德国态度180度转变,令全球吃惊

荷兰停止向中国安世晶圆供货,德国态度180度转变,令全球吃惊

张鴘喜欢软软糯糯
2025-11-03 10:56:11
江西纪委:62岁柏林被查

江西纪委:62岁柏林被查

鲁中晨报
2025-11-05 13:07:01
十五运会广州临时交通管制明起施行,启用专用车道!指引公布

十五运会广州临时交通管制明起施行,启用专用车道!指引公布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19:22:18
俄罗斯为啥不担心芯片制造光刻机问题?除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

俄罗斯为啥不担心芯片制造光刻机问题?除中国,其他国家都不担心

百态人间
2025-10-31 05:35:02
最近爆火!街头大排长队,第一批“受害者”已出现,医生提醒

最近爆火!街头大排长队,第一批“受害者”已出现,医生提醒

上观新闻
2025-11-05 18:09:10
日本民众举行千人大游行呼吁打到高市早苗、阻止对华侵略

日本民众举行千人大游行呼吁打到高市早苗、阻止对华侵略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05 11:31:12
蓝营大洗牌!侯友宜拒交棒,洪秀柱力挺新主!

蓝营大洗牌!侯友宜拒交棒,洪秀柱力挺新主!

放开他让wo来
2025-11-05 09:59:19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访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权威访谈|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访中央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金融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王江

新华社
2025-11-05 19:23:04
大跌50%!深圳新房太难卖?这五大区去化周期超2年

大跌50%!深圳新房太难卖?这五大区去化周期超2年

深圳买房计划
2025-11-05 22:12:14
四川一校花,165cm身高清丽出尘,貌美如花,倾国倾城

四川一校花,165cm身高清丽出尘,貌美如花,倾国倾城

户外小阿隋
2025-11-05 11:49:41
德国专家又放话:中国人知不知道,电动车其实比燃油车还“脏”?

德国专家又放话:中国人知不知道,电动车其实比燃油车还“脏”?

鱼汤趣视界
2025-11-05 14:43:01
一位资深地产大佬对于万科现状的解读(1)

一位资深地产大佬对于万科现状的解读(1)

科学发掘
2025-11-05 11:47:58
超60人报名竞选国足主帅,半数来自西班牙,10人进面试仅3名中方教练

超60人报名竞选国足主帅,半数来自西班牙,10人进面试仅3名中方教练

齐鲁壹点
2025-11-05 21:03:18
当年签下“买断工龄”协议的职工,现在终于等来了法律正名!

当年签下“买断工龄”协议的职工,现在终于等来了法律正名!

阿燕姐说育儿
2025-11-05 07:20:03
长得丑演技也烂,脸上写满“关系户”的5位演员,看着就让人心烦

长得丑演技也烂,脸上写满“关系户”的5位演员,看着就让人心烦

淼犇小牛
2025-10-08 15:45:03
2025-11-06 07:12:49
老范谈史
老范谈史
专注历史知识,持续更新~
5898文章数 4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

头条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罗斯:俄方不参加军备竞赛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手机
教育
公开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荣耀MagicOS 10内测第四批招募:机型名单已公布,你的机型在内吗

教育要闻

科教融合 四川越西举办青少年机器人比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