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海岸线上,有一位女人让欧洲列强闻风丧胆。
她靠毒药与铁腕,统治马达加斯加33年,被称为“非洲的武则天”。
1828年,国王暴毙,王宫血腥篡位,她从宫女一跃成女王。对外,她让法国舰队铩羽而归;对内,毒药成了她的审判之剑。
这位拉纳瓦隆娜一世,到底是英雄还是暴君?她的故事,比任何宫斗剧都惊心动魄。
![]()
拉纳瓦隆娜一世,原名拉博多南德里安安波伊尼梅里纳,1778年出生在安塔南那利沃以东16公里的安巴托马诺伊纳村。
那里是热带雨林环绕的山地,空气中总飘着泥土和野花的混合味。
她的父亲是王子安德里安查拉曼贾卡,母亲是公主拉博多南德里安托姆波,两人虽是贵族,但生活并不奢华。
小时候,拉纳瓦隆娜常在村口的小河边玩耍,看着水牛在泥地里打滚。她聪明过人,从小就听父亲讲起祖先的传说,那些关于瓦津巴女王的古老故事,让她对权力有了朦胧向往。
那时马达加斯加岛上,伊梅里纳王国正处于统一的关键期。
国王安德里安波伊尼梅里纳正率军四处征伐,吞并周边部落,拉纳瓦隆娜的父亲卷入一场宫廷阴谋。
国王的叔叔安德里安贾菲密谋刺杀,安德里安查拉曼贾卡及时告密,挫败了计划。
国王感激之下,收拉纳瓦隆娜为养女,并将她许配给自己的儿子拉达马王子,那年她才12岁,拉达马也只是个少年。
从乡村走进王宫,她的生活彻底改变。
在宫廷里,华丽的罗瓦建筑矗立在山巅,周围是层层梯田和卫兵巡逻,但这里藏着无数暗流。
拉达马在1810年继位后,她成为正宫王后,可拉达马偏爱其他妃子,拉纳瓦隆娜又始终无子嗣,这让她在后宫备受冷落。
![]()
不过她没有抱怨,而是学会了观察。
在那些寂静的夜晚,她常坐在窗边,看着月光洒在宫墙上,思考如何在男人主导的世界立足。
她开始结交宫廷要人,包括传教士大卫·格里菲斯,他们一起饮酒聊天,讨论欧洲的风俗。
这些经历,让她对西方既好奇又警惕,拉达马在位时,推动现代化改革,引进英国枪炮和学校。
拉纳瓦隆娜目睹这一切,却在心里埋下种子:这些外来东西,会不会是双刃剑?
1828年7月27日,拉达马狩猎归来后,突然在宫中暴毙,年仅35岁,而且没有留下子嗣。
王宫瞬间陷入混乱,按照习俗,继承人是拉达马长姐的长子拉科托贝,他是个聪明青年,受伦敦传道会教育,是第一批在王宫学校读书的学生。
拉达马死时,身边有两位廷臣,他们支持拉科托贝即位,但他们迟疑了几天,没敢立刻公布国王死讯,因为怕得罪拉纳瓦隆娜的盟友。
在这关键几天,拉纳瓦隆娜行动了。
她拉拢廷臣安德里亚马姆巴,还有拉瓦隆察拉马和安德里亚米哈贾,他们是军中要员,控制着王国的卫队。
在月光下,他们在军营密谋,拉纳瓦隆娜许诺支持者高位,威胁反对者灭族。
拉纳瓦隆娜藏身安全处,等待时机,8月11日,她现身大殿,宣称拉达马临终指定她继承王位,这当然是精心的编造。
拉科托贝和其亲属立刻被捕,他们被拖到广场,当众处决,斧头落下,鲜血染红石阶,围观者屏息凝神,不敢出声。
次年的8月12日,加冕礼在罗瓦宫举行,她头戴银冠,身披红袍,殿外鼓声如雷,祭司焚香祈福,空气中弥漫着神圣的烟雾。
她改名拉纳瓦隆娜,意为“被折叠的”,象征从隐忍到绽放。
她的侄子拉科托,在当时只有1岁,被立为继承人。
![]()
其实,拉科托出生在拉达马死后的11个月,传闻他是安德里亚马姆巴之子(拉纳瓦隆娜的情人),但她坚称拉科托是拉达马的遗腹子。
篡权成功后,她成了伊梅里纳王国首位女君主。
自1540年王国建立以来,女性统治者罕见,但像瓦津巴女王拉福伊那样(马达加斯历史上的著名女王),她打破了传统,从此开启33年铁血时代。
上台后,她的第一目标是巩固权力。
她任命安德里亚马姆巴为首席顾问,他年轻有为,推动亲欧政策,但保守派不满。
1830年9月,安德里亚马姆巴被控巫术和叛国,保守兄弟拉伊尼马哈罗和拉伊尼哈罗策划了这场指控。
他被处决后,拉纳瓦隆娜转而依靠保守派。
1833年,她嫁给拉伊尼哈罗,他是王国的陆军元帅,而且从1832年起,任首相兼总司令。
直到1852年拉伊尼哈罗去世后,她又嫁给安德里安伊萨,也叫拉伊尼乔哈里,他在1862年担任首相,后因阴谋被流放。
这些婚姻,不是浪漫,而是政治联盟,她通过他们,控制军队和传统势力。
![]()
在王宫中,她建起新的木制宫殿,这座宫殿有三层楼高,带木阳台和斜屋顶,中央柱子安德里,像传统贵族房屋。
拉纳瓦隆娜常在宫中主持卡巴里大会,那是马达加斯加的传统演讲会,她站在高台上,声音洪亮,宣布政策。
民众聚集山下,听她讲述祖先的荣耀。
这些活动,强化了她的神圣形象,但她也推动官僚体系建立,设立省长治理边远地区,她的统治,混合了传统与创新。
对外她用铁腕抗拒西方殖民,在拉达马时代,与西方签订友谊条约换来武器,并停止奴隶贸易,但她上台后,立刻终止条约。
1829年,法国舰队以此为由袭击东海岸的富尔波因特和伊冯德罗,炮火轰鸣,海湾硝烟四起,法国士兵登陆,却陷疟疾泥潭。
拉纳瓦隆娜的军队趁机反击,谈判后法国撤退,她大笑:
“白人不过如此。”
1836到1837年,她派大使去英国,展示马达加斯加的独立。
为自给自足,她建起军工厂,生产大炮、火枪和火药,安塔南那利沃郊外,锤声叮当,当地工匠学铸铁,炼硫磺。
她还禁止欧洲服饰,王宫里大家穿羊毛袍和丝绸裙,节日庆典,舞者跳起祖先舞,摇铃铛,唱驱邪歌。
基督教被她视为心腹大患,拉达马时期伦敦传道会建立学校,翻译圣经,可她1835年在卡巴里大会上怒吼:
“十字架是腐蚀灵魂的毒!”
国内的所有基督信徒先被罚款,再被劳役,最后则是毒药审判。
![]()
她的政策,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谋远虑的保卫战。
在19世纪非洲,她是罕见的女抵抗者,她的胜利,鼓舞埃塞俄比亚皇帝泰沃德罗斯二世,也让欧洲人头疼不已。
在国内她的统治像阴影笼罩全岛,她推行强制劳役,成年男子一年服280天劳役。
清晨劳役队伍从村落出发,扛着工具走向工地,他们修路、挖渠、建堡垒,曼贾卡米阿达纳宫,就是这样堆砌而成。
红砖层层叠起,图腾雕刻得栩栩如生,但劳工们面黄肌瘦,很多人啃树皮充饥,倒在半途。
她还扩大了奴隶贸易,从沿海贝齐米萨拉卡部落掳人,安德沃奴隶涌入内陆,在矿场里鞭子声不绝。
从1820到1853年,一百万奴隶进入伊梅里纳,占高原人口的三分之一。
最令人胆寒的,是唐格纳毒药审判。
这源自古老习俗,犯罪嫌疑人吞下用鸡皮包裹的毒药,如果能全吐出就算无辜,否则就会被毒死。
审判会选择在河边举行,围观者密密麻麻,祭司开始念咒,空气苦涩刺鼻,嫌疑人跪地,脸庞扭曲。
审判中有人吐出完整毒药幸存,也有人痉挛倒地,黑血从嘴里涌出,审判的存活率仅50%左右。
在拉达马统治时期,每年有一千人受审,但到了她统治后,受审人数迅速攀升。
1838年,高达十万死亡,占伊梅里纳人口的20%,她用此惩治盗窃、巫术和基督徒。
廷臣安德里亚米哈贾,就因巫术问题被拖走受刑,他妻子哭求无果,他吞药后,挣扎了半小时才断气。
拉纳瓦隆娜从窗边注视,冷漠如冰。
1861年8月16日,拉纳瓦隆娜在曼贾卡米阿达纳宫安然睡逝,他的葬礼规模盛大,一万两千头泽布牛被宰杀分发,全国哀悼九个月。
她的遗体放银棺,先被安葬在安博希曼加,后在1897年,由法国人转移其遗骸到安塔南那利沃女王墓,与拉索赫里纳女王合葬。
他的儿子拉达马二世继位,但很快被刺杀,王国步入乱局,到了1895年法国吞并全岛。
拉纳瓦隆娜一世这位非洲黑人武则天,留给后人无尽争论。
她挡住殖民铁蹄33年,是民族英雄,可毒药治国,夺走百万性命,又让人不寒而栗。
西方骂她“疯女王”,本土人却分两派:基督徒恨她的迫害,传统派敬她守护祖灵。
她的工厂锤声,曾是自强宣言;河边惨叫,却是暴政回音。
她的遗产影响至今,独立精神,激励非洲觉醒,但暴政教训,警示后世君主。
![]()
图片来源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仅用于内容展示与说明,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