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自古以来,安徽省亳州市就是远近闻名的“中医药之都”。新时代新征程,亳州秉持以药立市、以药兴市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条。时至今日,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破百万亩,中医药产业规模超千亿元,相关产品远销全球近90个国家和地区。而金融之力,如同激活药性的“引子”,无声浸润亳州中药产业全链条,为这棵“产业大树”注入蓬勃生命力。
“好中药”何以炼成
培育品质优良的中药材,离不开好的种子种苗。近年来,亳州市强化种源品质保障,高水平建设药用植物组培繁育中心,构建了涵盖亳菊、白芍等35种中药材的组培生产体系,年产第一代种苗规模达1000多万株。
实时控温控湿的厂房洁净无尘,中药材种苗在一排排玻璃器皿内静静生长,拥有众多先进设备的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正在对种子种苗进行精准的质量检测……走进亳州兴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亳州兴禾”),现代化的中药材种苗“植物工厂”让人眼前一亮。在亳州本地,亳州兴禾建成了占地720亩的亳药标准化种植和种质资源保护示范园。
“我们构建起年扩繁超3亿株种苗的生产体系,从源头保障药材品质。”亳州兴禾组培中心负责人赵梦茹介绍道。曾经,高额的研发资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关键时刻,农业银行安徽亳州分行精准施策,提供了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有效破解了企业的资金难题。
![]()
华佗国药技术人员正在调整生产参数。
有了优质的药材后,下一步就是进行加工。走进华佗国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佗国药”)的中药提取车间,一套智能控制系统如同“智慧大脑”,指挥设备自动完成从投料到出料的全过程。据悉,华佗国药是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发展历史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年间。通过流程数智化改造,华佗国药焕发新生。如今,公司日处理中药材100多吨,产能提升了一倍,生产成本降低逾30%。
在加大研发投入、升级智能设备的过程中,华佗国药一度遇到了资金紧张的情况。农业银行安徽亳州分行针对中医药企业“研发周期长、流通占款多”的特点,为其提供了超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农业银行的资金像‘及时雨’,帮助我们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刘永侠表示。
近年来,亳州市借力国家“两新”政策,引导、鼓励、支持中医药企业开展数智化集成应用创新。目前,亳州市累计建成医药类智能工厂4个、数字化车间11个。
“大市场”何以形成
如果说中药材的种植与收购是中药产业链的基础,那么中药材市场就是串联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枢纽。近年来,亳州的各个中药材市场正从传统的“大集市”向现代化的“智慧枢纽”转变,成为连接农户、药企、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关键节点。
![]()
康美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外景。
从亳州南站出发,驱车10分钟,便到达了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中国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这座占地1000亩的大型中药材市场,入驻药商超2000家,每天有2800余种中药材上市交易,2024年的交易额占到全国同类市场总额的近三分之一。清晨时分,市场便已人声鼎沸,空气中弥漫着千百种中药材交织的独特香味。
在药商贾同武的摊位前,几位来自江苏的采购商正捻起药材细细察看。这位年轻的药商熟练地报出药材的产地、年份等相关数据,言谈间带着笃定和自信。2019年大学毕业后,贾同武开始与父母一起,在中药材市场销售土茯苓等中药材。
近几个月,贾同武的店铺对外供货较多,且药材价格持续上涨。他急需资金购买药材补充库存,但货款回笼较慢,资金匮乏成了他最大的烦恼。农业银行安徽亳州分行营业部的党员先锋队了解情况后,立即上门开展实地调查,快速完成审批流程,一周内便成功为贾同武发放了200万元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
农行客户经理在中药材种苗培育车间调研。
为更好地服务贾同武这样的诚信商户,农业银行安徽亳州分行创新打造“信用+信贷”服务模式,联合市场管理方为优质诚信商户提供“无抵押、快审批、灵活用款”的专属经营贷款,将商户积累的诚信口碑,直接转化为便捷的融资通道,有效盘活了中药市场交易的“毛细血管”。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对中药材批发和零售环节的信贷支持余额已突破10.27亿元。(王实 李迎春 文/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