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架美军战机在半小时内接连坠毁】【美国“尼米兹”号航母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美国停摆致130万美军工资停发】
10月26日,美国海军在南海上空发生了罕见的“双坠机”事故。短短半个小时内,两架美军军机先后坠入海中。虽然机组人员全部获救,但对五角大楼来说,这场事故却是一场彻底的“灾难”。
![]()
根据美海军太平洋舰队的通报,下午2点45分,一架MH-60R“海鹰”直升机起飞后坠入南海,机上3名机组人员被紧急救起。没过半小时,又一架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坠入海中,2名飞行员弹射逃生,也被及时救助。
目前美方表示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之中,中方也对此做出回应,表示如果美方愿意的话,中方可以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向其提供帮助。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五角大楼的脸都已经丢尽了,而且还当着全世界的面暴露了两个不堪事实:其一,美军航母发展力不从心,战斗力与中国相比已经明显落后。
此次坠毁的两架美军军机,都是从“尼米兹”号航母上发射的,该航母从1975年就开始服役,按计划,它将在明年5月正式退役。而如今,这艘老舰已经几乎被掏空到极限。舰上最关键的弹射系统早就老化,平均每10次弹射就有一次小故障,舰员们戏称它是“掷骰子起飞”。此次“超级大黄蜂”的坠毁,很可能就与弹射异常有关。
事实上,整个“尼米兹”级航母舰队都在“病着”:今年2月,“杜鲁门”号与商船相撞,舰体受损严重;4月至5月间,该舰连续损失3架“超级大黄蜂”,原因包括甲板操作失误、规避动作过猛、夜间着舰失败;舰长被撤职、甲板匆匆刷漆掩盖伤痕,美国媒体讽刺称之为“修补后祈祷”式维护。
![]()
有人可能会说:老航母不行,美国不是有新一代“福特”级吗?没错,但问题是——“福特”号比“尼米兹”更让五角大楼头疼。
这艘造价高达130亿美元的“新旗舰”,几乎集齐了所有“高科技噩梦”:电磁弹射器反复出故障,导致舰载机起降计划一再推迟;先进阻拦装置频繁罢工;船上污水系统溢流,曾让生活区瘫痪一周;连美国政府问责局都公开警告:这是“史上最不经济的航母计划”。
在地中海部署期间,“福特”号的弹射器一度失灵到靠手动复位才能继续工作。可以说,从“尼米兹”到“福特”,美国航母从“钢铁巨兽”沦为了“漂浮实验室”。这才是真正让五角大楼不敢公开承认的“滑稽现实”。
另一方面,这次事件还暴露了美军内部军心不齐的事实。由于两党内斗的原因,美国政府陷入长期停摆,大量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美军军饷也被“卡”在预算黑洞里。华盛顿智库“两党政策中心”统计,已有6.7万名政府人员被逼停工,另有7.3万人在“义务劳动”。
![]()
虽然近期有一位美国富豪匿名捐了1.3亿美元来给军人发工资,但按130万现役官兵计算,人均不过100美元,还不够他们一个月在舰上买咖啡的钱。
士气低迷、经费短缺、装备老旧,这种状态下的美军,怎能不出事?甚至有分析认为,这次坠机或许不仅仅是机械事故,也可能是飞行员心理崩溃的“泄愤之举”。这听上去荒唐,但在美军内部非常常见。过去两年,美海军内部已有多起飞行员“操作失误”坠机事件,被军方轻描淡写地归为“心理压力过大”。
总的来说,这次南海坠机事件本质上是美国海军整体衰退的缩影。相比之下,中国航母从“辽宁舰”到“山东舰”,再到全电磁弹射的“福建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成长,并且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美国若还抱着“冷战思维”,频频闯入他人“后院”,企图以航母展示所谓的存在感,只怕得到的不是威慑效果,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技术丢脸与战略挫败。
南海的浪涛不会说话,但它会记住谁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未来若再有外来军机、军舰不顾警告、执意挑衅,那海浪之下,也许等待它们的,不只是一次坠机那么简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