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阳茶人的口中,常挂着一句顺口溜:“五云两潭一寨山,毛尖香气飘满天。”这“五云两潭”究竟是什么?为何能让信阳毛尖成为中国茶界的翘楚?
作为一个爱茶之人,我有幸深入这片神奇的土地,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这段美妙的探寻之旅。
神奇的“五云两潭”,究竟在哪儿?
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可以用一句精炼的话概括:“五云两潭一寨一山一寺”。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五云两潭”。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五云”指的是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和连云山五座以“云”命名的茶山;“两潭”则是黑龙潭与白龙潭。这些地方海拔多在500-800米之间,是信阳毛尖最优质的原料产地。
![]()
有意思的是,这些产茶名山不仅茶叶品质出众,连名字都带着诗意的云雾气息。想必古代的茶农们也是被这些缭绕的云雾所触动,才取出如此贴切的名字。
名山探秘:每一片茶叶都有故事
车云山——毛尖的发祥地
车云山又名“北仰天窝”,海拔578米。这里不愧是信阳毛尖的发祥地,唐朝时就是朝廷贡品。
![]()
山上有一座千佛塔,相传是女皇武则天因饮车云山毛尖茶治愈胃疾,特敕令修建的。1915年,“车云山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为信阳毛尖赢得了国际声誉。
集云山——云雾的集聚地
集云山海拔700多米,因山峰耸立,常有云雾集聚而得名。
![]()
早在唐代,这里就有茶农耕耘茶园。站在山顶,看云雾在茶园间流转,仿佛能感受到千年来茶人们守护这一片灵叶的执着。
黑龙潭与白龙潭——清泉滋润的茶香
“两潭”位于信阳市浉河港镇,潭水清澈,景色绮丽。清代诗人张铙有诗描述:“立马层崖下,凌空瀑布来。溅花飞霁雪,暄石响晴雷。”
![]()
民国《龙潭新志》记载:“两潭左右乱石丛中多生茶树,茶味尤以白龙潭为最,龙井、雀舌恐未有此佳妙也。”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了。
品鉴之道:如何辨别真正的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有“细、圆、光、直、多白毫” 的特点,被老茶客形象地描述为 “鸦雀嘴、板栗香、绿豆汤” 。
![]()
外观上,优质的信阳毛尖条索紧细,形似鸦雀嘴,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润。
香气上,有独特的板栗香,这是其他绿茶所少有的。这种香气不是添加的,而是茶叶在特定生长环境和制作工艺中自然形成的。
滋味上,入口鲜爽,回味甘醇,不会有青涩感。茶汤清澈明亮,呈杏绿色。
![]()
冲泡时,最宜使用透明玻璃杯,水温控制在85℃左右。不需洗茶但需润茶,置茶后用85℃水冲泡至玻璃杯的1/3,摇晃杯体,使茶叶充分浸润,然后加满水。
品尝时别心急,第一泡浸出物很快,可能微苦;第二泡以后,苦涩化开,滋味鲜爽甘甜,回味悠长。
大山茶与小山茶:品质的微妙差异
在信阳,茶农们常区分“大山茶”和“小山茶”。这其实是当地的“行话”,相当于其他茶区所说的“高山茶”和“低山茶”。
大山茶(高山茶)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区,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内含物质积累多,制成的信阳毛尖滋味浓醇,甘甜度高,耐泡。
![]()
小山茶(低山茶)生长海拔较低,茶叶生长快,内含物质积累稍欠,芽叶相对单薄,滋味较清淡。
所以,同一产区,高山茶的品质通常更胜一筹。
传统工艺:炭焙的奥秘
现代市场上,很多信阳毛尖已经省去了传统的“炭焙”工序,但这一步骤恰恰是形成传统毛尖风味的关键。
炭焙是将茶叶放在炭火上慢慢烘焙,靠着炭火的温度,让茶条一点点吃火、逐渐干燥,最终达到提香、增色的效果。
![]()
这个过程耗费时间和人工,而且会增加损耗,但经过木炭烘焙的信阳毛尖,含水量更低,香气更提升,滋味更加甘甜醇爽,也更耐存放。
选购小贴士
如果你想购买正宗的信阳毛尖,我有几个小建议:
认准核心产区:选择标注“五云两潭”等核心产区的产品。
观察外形:真品条索细圆紧直,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润。
品鉴香气:应有清新的板栗香,而非青草气。
品尝滋味:入口鲜爽,回味甘甜,不生涩。
查看汤色:茶汤应清澈明亮,呈杏绿色,不应浑浊。
选择正规渠道:最好从信誉好的商家或茶庄购买。
信阳毛尖,这一北纬32度的魔法产物,承载着千年茶文化的精髓。每一片茶叶,都蕴含着大自然的馈赠和茶人的匠心。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了解信阳毛尖的奥秘,下次品茶时,或许你能从中品尝出那份属于信阳山水特有的韵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