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纪宗玉 田浩
今年入秋后,连续降雨导致湖屯镇小麦种植遭遇农田积水、土壤湿涝、秸秆还田难等问题,晚播风险攀升,农户普遍担忧“种不好、怕减产”。对此,肥城市湖屯镇锚定“土壤墒情”核心,紧扣“散墒为前提、整地是关键、晚播要精管、集成促高产”要领,通过“送技术、强培训、解难题”系列举措,推动秋种工作高质量落地。
![]()
“土味科普”送技术,突破晚播认知。针对农户对晚播小麦种植的困惑,将“小麦种植关键技术明白纸”转化为“本土化操作指南”,线上线下同步推送。线下,组织村干部、农技员入户发放明白纸5000余份,聚焦低洼地块农户、老年种粮户,用“霜降后种麦每晚一天多下1斤种,立冬后加到1.5斤”等“土话”,解读“五个应变”要点,让技术更易懂;线上,依托镇、村两级微信群分时段推送明白纸重点片段与短视频解读,为种粮大户专属建“技术答疑群”,农技人员实时响应,累计解答问题200余条。
![]()
“云端课堂”强赋能,化解秋种忧愁。结合晚播小麦“根弱、苗小”特性及土壤养分流失问题,组织各村及种粮大户参与“秋种关键技术线上培训”,聚焦施肥、选种两大核心,覆盖农户、合作社负责人3200余人次。培训围绕“测土配方施肥”、“晚播小麦养分补充”授课,指导农户“优先增施磷肥促根壮苗”、“秸秆还田地块加施尿素调碳氮比”;专家结合明白纸推荐“根系发达、成穗率高”品种,并给出“砂壤土播深4厘米、黏土播深3厘米”的精准建议,打消农户顾虑。
“分类施策”解堵点,打通秋种梗阻。针对玉米秸秆潮湿、留茬高、还田难及土壤湿黏、车辙轧沟多等问题,深挖原因、分类解决。秸秆处理上,“清理+还田+离田”结合,组织机械清理田间倒伏、堆积秸秆,保留站立秸秆助散墒;适宜地块用秸秆还田机粉碎秸秆并深耕翻埋,散墒慢地块对接饲料企业收储秸秆,实现“离田增值”。整地作业上,“分类指导”推进,对车辙轧沟地块,调配6台深耕机械,确保耕深不低于25厘米以打破犁底层;对播期紧迫地块,推广“分次旋耕”,先浅旋散墒、再旋耕耙耱保苗床平整。
下一步,湖屯镇将持续跟踪小麦苗情,动态调整管理方案,加强农技巡查频次,及时解决农户后续种植难题,全力保障小麦安全越冬、来年稳产高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