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汽车从"交通工具"加速向"智能移动终端"蜕变,汽车电子作为核心驱动力,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产业爆发期。2025年4月15日至17日,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如期而至,W3-W5、N1-N5馆内,1794家全球品牌企业携最新技术成果集结,66960名专业观众慕名而来,这场电子行业的盛会,成为窥见汽车电子产业变革的最佳窗口。
从底层芯片到系统解决方案,从动力控制到智能座舱,全产业链的创新成果在这里集中亮相,勾勒出智能电动化时代的产业蓝图。全球半导体巨头与本土领军企业同台竞技,各自亮出核心王牌,让观众直观感受技术迭代的速度与力量。从全产业链创新到细分领域突破,智能电动化的推进需要每一个环节的精准赋能。电路保护关乎电动汽车多系统的稳定运行,正是这一关键领域的重要参与者,Littelfuse 将在本次汽车电子展会上带来覆盖多应用场景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Littelfuse电路保护解决方案为电动汽车“保驾护航”
作为电路保护解决方案提供商的Littelfuse(展位:N5.505),在本次展会上将重点展示新能源电动汽车相关的解决方案,如电池管理系统(BMS)、电驱系统、电控系统、车载充电机、电池包断开单元(BDU)、高压配电单元(PDU),ADAS域控制器、雷达、车身控制、多媒体等应用场景。
针对车载充电机,Littelfuse创造性地通过将SIDACtor保护晶闸管与MOV串联,为设计人员提供卓越的车载充电机AC交流输入侧的过压保护解决方案。SIDACtor+MOV的组合具有更低的箝位电压,可降低半导体应力。此外,该组合的漏电流更低,击穿电压随瞬态冲击的增加而降低的程度也更小。使用SIDACtor+MOV组合进行瞬态浪涌保护,可使车载充电机更加可靠、耐用。根据车载充电机的实际浪涌电流要求,Littelfuse还可以提供分别为3kA和2kA 8/20浪涌电流等级的车规级保护晶闸管。
![]()
图源丨Littelfuse
在OBC的AC和DC侧过流保护方案中,Littelfuse提供了行业内齐全的符合AEC-Q200规范的熔断器为电动汽车保驾护航。Littelfuse也为了适应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推出了609、832、831、685等专门针对中国电动车市场的交流以及直流500V和1000V DC的AEC-Q200熔断器,这些熔断器通过了严格的AEC-Q200规范定义的测试和认证流程,确保了在高风险环境下也能为电动汽车提供稳定可靠的保护。
除了车载充电机解决方案外,Littelfuse还将展示电动汽车的BMS电池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以及电机驱动系统等相关的产品和方案。
中国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电压正在向800V平台快速迈进,对于BMS电池管理系统的模拟前端AFE采集芯片而言,它采集的电芯数量也会相应增加,目前的AFE芯片普遍可以达到18个乃至更多电芯数量的采集,但是AFE芯片的耐压并没有显著提高,这样如果采用传统技术的TVS保护AFE芯片,TVS的钳位电压就会超过AFE的极限耐压值。因此,Littelfuse推出了TPSMB-L系列低钳位电压车规级TVS二极管,专为800V电动汽车中的BMS电池管理系统而创新设计,具有业界领先的超低钳位电压,可为模拟前端AFE芯片等敏感元件提供出色的电路保护。
此外,电动汽车的电驱系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SiC MOSFET,但由于SiC MOSFET由于其特殊的材料特性,通常需要负压关断技术来有效地防止SiC MOSFET在关断过程中的误导通现象,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但是SiC MOSFET的正压和负压的耐压值是不同的,负压耐压值会更低,如何有效简单地保护SiC MOSFET的栅极就成了难题。为此,Littelfuse推出了专为保护汽车应用中的SiC MOSFET栅极而设计的TPSMB非对称TVS二极管,该系列独特的非对称设计支持SiC MOSFET不同的正负栅极驱动器额定电压,确保在使用SiC MOSFET的各种要求苛刻的汽车电源应用中提高性能,并且和电动汽车市场主流的SiC MOSFET都能配合使用。
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中Fuse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在AEC-Q200规范版本D之前还没有Fuse这大类产品。2023年3月20日,从修订版E开始,才将Fuse扩充进入其产品类目,与非车规产品相比,AEC-Q200测试Fuse在电气试验、温度循环、湿度测试、使用寿命、高频振动、高温存储上都设置了更严苛的条件,使车用保险丝/熔断器安全规范变得有了设计依据。
Littelfuse也为此版本完善以及框架定义做出了贡献。之所以Littelfuse能够和汽车电子协会一起合作定义Fuse的AEC-Q200新标准,就是来源于Littelfuse对汽车行业以及保险丝/熔断器产品的深入了解,以及对产品可靠性、寿命、安全性的探索。
Littelfuse通过采用FEMA等工具识别潜在故障模式,并在设计阶段就提供优化方案,并通过仿真与多环境测试模拟极端工况,如高温,振动等,并结合实验室测试,验证产品性能。并且,Littelfuse的工厂也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减少人为误差,确保产品性能的一致性,当然工厂也遵循IATF16949标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交付,实行全流程质量控制。值得一提的是,Littelfuse也可以根据中国客户的实际需求可以灵活的提供定制化设计,为客户提供优质方案。
解析汽车电子领域的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从 2025 年的近 1.2 万亿元增长至 2030 年的超过 1.8 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8% 以上。
2.中央计算架构成为关键
跨域融合的中央计算平台将取代多个分散的 ECU,成为汽车的大脑。这将重塑整个产业链格局,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处理和系统控制,提升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和性能表现。 软件定义汽车成为主流硬件趋于标准化,软件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算法的生态建设能力,将决定企业的市场地位。软件迭代收费、数据增值服务等将成为车企和核心供应商新的利润增长点。
3.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
L2 级辅助驾驶已大规模普及,L2+、L3 级正逐步走向市场,L3 级自动驾驶将在 2025-2027 年迎来商业化落地小高峰,带动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等核心部件需求爆发。
4.智能座舱体验升级
智能座舱当前渗透率最高,已成为新车标配。未来竞争焦点将从 “屏幕数量” 转向 “交互体验” 和 “场景化服务”,预计到 2030 年,高端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超过 3000 亿元。
5.汽车电子成本占比提高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在整车制造成本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根据中信证券信息,2020 年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例为 34.32%,至 2030 年有望达到 49.55%。
6.产业边界模糊,跨界竞合加剧
科技巨头、ICT 企业、初创公司深度介入汽车电子领域,与传统车企、Tier1 供应商形成复杂的竞合关系,推动产业范式革命。
7.国产化替代加速
随着国内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方向转型升级以及自主品牌整车厂商不断崛起,国内本土汽车电子企业凭借技术实力、性价比等优势进入整车厂商供应链,加快国产化替代步伐。
2026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将于7月1-3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1-W5、N1-N5举办,展会规模扩大至近12万平米。展位即将售罄!赶紧加入我们,与我们共享电子行业年度盛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