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城乡结合部”到“独角兽第一街”,揭秘梅林的进化密码

0
分享至

在深圳福田,梅林街道的崛起堪称一场“静默的奇迹”。五年前,这里还是旧厂房遍地、城乡面貌交杂的边缘地带;如今,她已成为深圳最具活力的“独角兽第一街”——仅占福田区5%的产业空间,却创造了全区近50%的工业产值,全市近三成的独角兽估值,甚至超越了前海和南山区(除前海)。





这样的蝶变绝非偶然,这场看似静默的城区变革,实则精准踩中了全球科创产业向都市核心区集聚的时代浪潮。近年来,梅林街道以细腻的“用户思维”,将整片城区打磨成一件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精致产品。它清晰地揭示:城市竞争的核心,正从硬实力的“拼政策、拼资源”,转向软实力的“拼体验、拼生态”。其底层逻辑,是驱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发生了根本性转移——在科创企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人才取代资本与土地,成为了最核心、最活跃的生产力。

而城市竞争的逻辑,也在悄然发生根本转变:过去是“产业在哪里,人就去哪里”,只要有工厂、有园区,就能吸引劳动力;如今则是“产业随人兴”,哪里能吸引并留住一流的人才,哪里才能孕育出繁荣而持久的创新产业。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他们的选择不再只看职业机会,更在意生活品质是否舒心、情绪需求能否被满足、成长空间是否充足。城市,不再仅仅是生产的容器,更应成为生活的场域、创新的温床和心灵的栖息地。而这些,恰恰是中心城区与生俱来的优势,也是梅林蝶变的关键密码。

近年来,围绕人才集聚的三重核心诉求,梅林的精准应答逐渐成为一套可借鉴的城市发展范式。良好的产业基础、生活配套和生态环境,正成为吸引企业和年轻人的重要因素。

安居:破解职住痛点,重构人才扎根基石

要留住人才,首先要解决他们“住得下、住得稳”的基本需求,而传统城市功能分区导致的“职住分离”,恰恰是消耗年轻人才活力的最大痛点。很多年轻人在郊区租房,每天花两三个小时通勤,挤在早高峰的地铁里,到了公司已疲惫不堪,哪里还有精力投入创新?梅林的突破,就从重构空间逻辑开始。

得益于早期生活区与工业区并存的规划基础,在旧工业用地向创新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中,梅林没有大拆大建,而是以“绣花”功夫深耕现有业态,实现了产业与生活的深度融合。在梅林,190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与居住区、商业配套紧紧“嵌套”在一起,26家上市公司、46家总部企业和近3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布在居民区与商圈之间,形成了“工作就在生活旁”的产城融合生态。

更贴心的是,梅林为不同阶段年轻人设计的“居住阶梯”。初来深圳的毕业生不用再为找房发愁,“青年驿站”能提供15天免费入住,让他们有时间慢慢熟悉这座城市;刚入职的年轻人收入有限,月租625元起的共享床位就能解决落脚问题;等到收入稳定,近万月薪就能负担起整租公寓,周边还有地铁和公园。

更难得的是,在享受中心城区便利的同时,梅林的租金仍比核心区CBD低15%-20%,2000余套人才公寓大多毗邻交通线,这种“职住平衡”的空间设计,让人才从漫长的通勤中解放出来,重新找回了“时间主权”——省下的时间可以去学习新技能,去和朋友社交,去探索城市的美好,而这些,正是当代人才最看重的生活质感。多家入驻企业反馈,梅林低成本与高便利的化学反应,已成为吸引高端研发人才的隐形筹码与重要优势,宏芯宇公司相关负责人更是坦言:入驻梅林后,员工离职率从13%下降至8%,宜居宜业的环境不仅帮助企业成功招聘了大量人才,也留住了人才。

共情:锚定情绪需求,打造精神栖息场景

当“住得下”的基础需求得到满足,人才对城市的期待便会向更深层的情感联结延伸。如今的年轻一代,一边在“内卷”中奋力打拼,一边渴望“躺平”的松弛感,既追求职业成就,也看重生活里的小确幸,城市的“情绪价值”与就业机会同等重要。梅林没有用“单向供给”回应这些需求,而是以“用户思维”重构运营逻辑,织就一张“你渴望→我创造→你感受→我应答”的情绪联结网。

对初来乍到的青年,除了“青年驿站”的住宿支持,党群服务中心里还藏着“惊喜盲盒”——免费健身房、公益钢琴房、共享自习室、创业卡位和书画协会等多元空间,用一系列超预期的公共配套,为年轻人留下温暖的“第一印象”;产业园区嵌入社区食堂与街心公园,不仅解决了“午餐吃什么”的日常难题,也让午休时能有片晒得到太阳的草地放松;就连废弃工厂,也被改造成宠物友好的艺术园区——周末带着宠物逛摊位、看展览,或是在露营区和同好聊天,恰好契合年轻人对“松弛社交”的渴望。

“青年夜校”更是精准踩中成长节奏: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在社区里就能学插画、练瑜伽、敲代码,为技能“续费”不用奔波;“听见四季的声音”音乐会IP则打破艺术的围墙——2025年梅林山森林音乐会上,郎朗在千年古荔林间奏响琴音,观众在草地上自由而坐,风声与琴音交织。这种“不端着”的演出姿态,正好满足年轻人对“诗意触手可及”的向往。这些场景不是零散的点缀,而是层层递进的情绪关怀:让城市不再是冰冷的建筑集群,而是能安放疲惫、承载热爱的“精神栖息地”。

这便是“用户思维”新范式的核心,政府服务不再是单向的供给,而是双向的、持续迭代的对话。城市运营者需要敏锐地洞察市民,尤其是青年群体未被言明的渴望——对归属感的渴望、对工作生活平衡的渴望、对情绪价值的渴望,然后通过政策、空间与活动进行创造性回应,再根据用户的感受反馈,持续优化与调整。

共生:激活本土优势,构建人才参与式发展生态

当安居有了保障、情绪有了归属,梅林更进一步——它深知,真正留住人才的关键,从来不是“暂时满足”,而是让人才在心底认可,从在地居民变成发展主人。而这份认同感,恰恰得益于一处能平衡“都市繁华”与“自然诗意”的空间载体。梅林没有浪费自身“深圳中心城区罕见山水之地”的禀赋,而是将这份稀缺性转化为“城央桃源”的核心吸引力,搭建起“人才眷恋生活、生活反哺奋斗”的共生生态。

很多人不知道,梅林是深圳中心城区乃至全球超大城市中少有的“山水之地”,塘朗山、梅林山、银湖山三座山环抱其间,还有三座水库点缀,1.45万亩山林相当于给城区镶了一圈绿色的边。梅林没有让这份山水禀赋成为养在深闺的风景,而是用生态廊道将其与人才的生活、工作场景深度融合:“鲲鹏径一号桥”架起被道路割裂的山体,44公里生态径像一条绿色纽带,把A Park、新一代产业园、卓悦汇这些年轻人常去的办公地、商圈,与梅林公园、郊野径等自然空间紧紧串在一起。打造的深圳首条“手作步道”,不用规整的石板,保留原生态的土路与植被,走在上面能踩出泥土的质感、听见树叶的沙沙声——这不是刻意的“打卡点”,而是让人才在忙碌间隙能“慢下来”的栖息地;“五园连通”假日巴士更像是“生活节奏调节器”:上午在产业园和团队头脑风暴,中午坐巴士到山林边的咖啡馆整理思路,下午带着家人沿步道徒步,傍晚再去商圈吃一顿晚餐,“半日奋斗、半日诗意”的节奏,恰好化解了科创人才“工作与生活难平衡”的焦虑,真切感受到“工作在梅林、生活在梅林”的惬意。

这份“城央桃源”的生态优势,又反过来滋养着产业生态的繁茂。2023年,“郎朗音乐世界”落户梅林A Park园区。近2000平方米的空间,拥有专业音乐厅和近20间琴房,成为梅林音乐艺术的“实力担当”。近年来,郎朗多次走进梅林后感叹:“这里的氛围和节奏让我感受到一种舒适的融合。”他表示,“梅林有烟火有山水,也有对创造的敬意。这里所展现出的‘生态+产业+文化’的立体特质,是我们选择落户于此的重要原因。”

生态文化共同赋能的区域魅力,也让梅林更具人才吸引力:荣耀、货拉拉等领军企业扎根于此,身边围绕着百余家科技初创公司,还有全区最多的瞪羚、独角兽企业,形成完整创新梯队,3.28万平方米的新一代产业园能够创下超2000亿元产值(营收),已成为深圳单位产值最高、人才密度最大、研发成果最密集的产业园区。年轻人来这里,不只是找一份工作,而是一个完整的、能够实现持续职业跃迁的生态系统——今天在初创公司积累的经验,明天可能就会成为进入龙头企业的敲门砖;和隔壁初创团队的交流,说不定就能萌发新的创业灵感。梅林不再只是一个办公地,更成了一个高浓度的“创新共同体”,而这正是中心城区吸引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透过梅林的窗口可以窥见,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关键不再是比谁的政策优惠更多、谁的土地更便宜,而是要回答好三个核心问题:能否为人才提供“愿意来、留得住”的安居空间?能否营造“有温度、有归属”的生活场景?能否构建“有成长、有机会”的创新生态?只要能精准把握“科创回归都市”的趋势,以人才需求为锚点,重构空间、生态与情感的三重支撑,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城乡结合部”到“深圳独角兽第一街”,梅林的进化密码,其实就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底层逻辑:真正留住年轻人的,从来不只是工作机会,更是那些让人愿意留下的温度与质感。未来城市不再只是一个工作与居住的场所,而是一个能承载梦想与生活的共同体。而这样的城市,终将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与发展浪潮中,占据绝对主动。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林敏儿 通讯员马思昀 蒋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际奥委会:东大你再办一届奥运会!东大:2036年在台北办?

国际奥委会:东大你再办一届奥运会!东大:2036年在台北办?

议纪史
2025-11-01 22:15:03
“台独”急先锋沈伯洋这下凉凉了!沈伯洋父子用大陆赚的钱养台独

“台独”急先锋沈伯洋这下凉凉了!沈伯洋父子用大陆赚的钱养台独

三公子娱乐丫
2025-11-02 12:20:03
刘强东朋友圈称“从此在老婆面前没有了自信”,“索赔”一份黄狗猪头肉后,骑手电话被打爆:“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刘强东朋友圈称“从此在老婆面前没有了自信”,“索赔”一份黄狗猪头肉后,骑手电话被打爆:“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极目新闻
2025-11-03 14:13:37
学生校门口买淀粉肠 电动车钥匙被学校工作人员当场收走 学校回应:已成立工作专班

学生校门口买淀粉肠 电动车钥匙被学校工作人员当场收走 学校回应:已成立工作专班

闪电新闻
2025-11-03 11:21:29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瓜汁橘长Dr
2025-11-02 13:42:14
龚正会见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

龚正会见美国驻华大使庞德伟

澎湃新闻
2025-11-03 20:34:27
中方准备算总账了:拖了7年,不许中国新建使馆,英首相继续头铁

中方准备算总账了:拖了7年,不许中国新建使馆,英首相继续头铁

史料布籍
2025-11-02 20:50:01
4-6!斯诺克再爆冷门:世界冠军首轮出局,丁俊晖赵心童齐头并进

4-6!斯诺克再爆冷门:世界冠军首轮出局,丁俊晖赵心童齐头并进

观察鉴娱
2025-11-03 09:56:41
马杜罗有危险,高市早苗是个狠角色

马杜罗有危险,高市早苗是个狠角色

山河路口
2025-11-01 13:54:24
开卖秒售罄!价格飙涨近7倍,网友:根本抢不到

开卖秒售罄!价格飙涨近7倍,网友:根本抢不到

大象新闻
2025-10-31 16:30:06
里夫斯调侃东契奇:他就是个白痴,他像个孩子但总有一天需要长大

里夫斯调侃东契奇:他就是个白痴,他像个孩子但总有一天需要长大

懂球帝
2025-11-03 15:06:11
退休党员必看!党费缴纳有“硬规矩”,别再随意处理

退休党员必看!党费缴纳有“硬规矩”,别再随意处理

三农老历
2025-11-03 12:34:52
22岁新星身价飙涨!巴萨秒拒切尔西4000万欧,因为估值已近亿?

22岁新星身价飙涨!巴萨秒拒切尔西4000万欧,因为估值已近亿?

田先生篮球
2025-11-03 12:07:26
踢疯了!闪耀欧洲!日本球员狂轰13球追平姆巴佩+哈兰德,稳居第1

踢疯了!闪耀欧洲!日本球员狂轰13球追平姆巴佩+哈兰德,稳居第1

乌龙球OwnGoal
2025-11-03 10:25:18
于和伟人设崩塌?官媒揭开真实现状,警示“造神”陷阱

于和伟人设崩塌?官媒揭开真实现状,警示“造神”陷阱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4 00:30:40
成都8条国际航线获批经营许可

成都8条国际航线获批经营许可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2 21:43:05
新加坡、马来西亚警方同时对7名电诈人员发通缉令:诈骗金额超4000万新元

新加坡、马来西亚警方同时对7名电诈人员发通缉令:诈骗金额超4000万新元

红星新闻
2025-11-03 17:07:19
北京一空姐被银行行长追求,嫁给他4年才发现丈夫真实身份

北京一空姐被银行行长追求,嫁给他4年才发现丈夫真实身份

小哥很OK
2024-09-17 17:45:21
王祖蓝自曝怕不能活过明年,已立遗嘱财产归太太,父亲46岁离世成心坎

王祖蓝自曝怕不能活过明年,已立遗嘱财产归太太,父亲46岁离世成心坎

In风尚
2025-10-28 18:26:15
义务教育年限要延长了!学前还是高中?影响几何?

义务教育年限要延长了!学前还是高中?影响几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21:25:39
2025-11-04 03:27:00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81091文章数 35856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家居
健康
数码

艺术要闻

这21位欧美女神,惊艳得让人窒息!

旅游要闻

上海迪士尼官宣"更新"!再造第四座主题酒店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苹果邀请英国iPad用户共创“圣诞树”,获奖作品将在伦敦总部点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