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时奉为上宾,运营15年累计投资4亿后,却因拒绝政府入股遭“连环打击”,最终被强行接管——山东博兴恒源、通源两家供热民企的遭遇,近日引发热议。从获住建局表彰到被指“供热不达标”,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
拒入股后,风向突变
2010年,恒源、通源公司应博兴县政府招商引资而来,签订30年特许经营协议。15年间,企业建成180公里管网、200余座换热站,服务近5万户居民,从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2023年还获住建局发文表彰:“彻底解决供暖难题,赢得居民好评”。
转折发生在2023年5月。住建局局长刘学刚先是提出“借企业名义发专项债”,被拒后又提议政府平台入股,再遭拒便提出收购。企业复函“经营良好,不同意收购”,住建局当时回复“无强行收购意向,将友好协商”。谁料,这成了后续“发难”的开端。
热源价格翻倍,民企遭“价格刺客”
企业无自有热源,长期采购盛和电厂热水。2025年因环保政策,盛和电厂关停,按协议约定,政府需协调新热源国能博兴电厂。但企业多次申请协调,均无回应。
直到5月10日,住建局召开协调会,却未通知国能电厂和价格主管部门,直接抛出“每吉焦92元”的报价——要知道,山东同类热源出厂价最高40元,管输费通常10元,正常成本约50元,这一价格直接翻倍!企业算了笔账:一个供暖季需250万吉焦,成本超2.7亿元,而应收暖气费仅1亿多元,根本无法运营。
律师张建明指出,住建局无定价权,该价格违反《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且未让热源方参会,协调会纯属“走过场”。
先下接管通知,再开“表演式”听证会
协调无果后,住建局5月20日发通知:若6月25日前未达成热源协议,将终止特许经营权并接管。6月23日,先下发“拟接管通知”,再通知7月9日召开听证会。“先定结果再走程序,听证会就是摆设!”股东何绍江质疑。
听证会上,居民代表只说“暖气不热”,却答不出报修时间、楼栋号等细节,更无维修凭证。而数据显示,上一供暖季投诉率不足0.12%,供热合格率达99.88%,远超国家标准。此前获表彰的“优质服务”,一夜变成“长期不达标”。
特警陪同企业接管,民企资产遭查封
9月28日,住建局未反馈听证结论,直接下发《终止特许经营权决定书》和《接管通知》,理由是“供热质量差、未签热源协议”。次日,县公用事业集团下属的恒通公司,在公安特警陪同下查封企业设备,张贴接收公告。
“恒通是和我们平等的企业,凭什么接管?”何绍江愤怒不已。张建明律师明确表示,即便接管也应由行政机关执行,企业无权介入,恒通公司行为涉嫌非法侵占财产。
10月6日,“智慧博兴”平台开始收取采暖费,这意味着运营15年的民企,彻底失去了特许经营权。从招商引资到被强行清场,4亿投资尚未回本,企业却陷入绝境。
此事并非个例,此前甘肃岷县也发生类似事件。网友热议:“招商引资不能变成‘关门打狗’,民企的合法权益该如何保障?”目前,企业已准备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事件后续进展值得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