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十五五"规划解读 | 新质生产力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0
分享至

战略引领发展,规划铸就未来。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引领2026-2030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式揭晓。该文件关系到未来五年各行各业以及每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作为战略管理专家、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决策中国专家智库高级研究员,郭朝刚先生指出"十五五"规划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系统谋划了如何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分步骤有策略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央制定"十五五"规划建议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分阶段有步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需要,是有效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新变化、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需要。



一 规划框架与战略定位:承前启后的关键五年

"十五五"时期作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其历史方位特殊,战略意义重大。从国际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十五五规划《建议》共15个部分、61条,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抓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为分论,分领域部署"十五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第三板块主要部署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任务。

规划提出了"五个以、两个推动、一个确保"的指导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这一规划体系体现了我党治国理政的战略连续性,也反映了对新发展阶段特征的精准把握。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十五五"时期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跃升期。



二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规划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未来五年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规划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突破。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规划强调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同时,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建立健全协同机制,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和资源统筹。

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被列为未来产业的突破口。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阴和俊表示,将"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开发新的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不断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技术根基",并"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保障等深度融合"。

这些领域的发展将决定我国在未来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规划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三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十五五"规划明确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首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指出:"中国经济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规划提出了"固本升级、创新育新、扩容提质、强基增效"的产业发展路径。

传统产业将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优化提升,初步估计未来5年仅传统产业升级就会新增10万亿元左右的市场空间。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则将通过集群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规划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将催生出数个万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前瞻布局了未来产业,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四 扩大内需与强大国内市场

大国经济都是内需为主导,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规划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并部署了三大重点任务:拓展增量、提升效益、畅通循环。

在拓展增量方面,规划强调要"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这一思路标志着宏观政策从单纯注重"扩大投资"向"扩大消费"转变,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形成良性循环。

在提升效益方面,规划关注如何将巨额投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已达50万亿元,规划提出要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让投资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在畅通循环方面,规划提出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这将更加有力有效地破除各种市场障碍,充分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红利。



五 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开放

改革与开放是推动发展的两个重要轮子。规划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点是要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开放方面,规划专章部署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包括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四方面任务。这些举措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规划特别指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通过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国内相关领域深层次改革和制度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文涛表示:"我们要擦亮'投资中国'品牌,塑造吸引外资新优势,落实好'准入又准营',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这种开放姿态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负责任大国担当。



六 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

规划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这意味着未来城市发展不再是"单兵突进"模式,而形成抱团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之势,都市圈、城市群将形成新的竞争主体。

在区域布局上,规划明确推动东、中、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动力源,长江、黄河两条绿色发展带取得新的突破。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被列为三大动力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也被着重点名。

值得一提的是,继东西差距之后,"南北差距"也进入决策视野。规划提出"促进东中西、南北方协调发展"。这背后,东西差距正在持续收窄,但南北差距有所扩大,区域协调发展面临新的重任。

在新型城镇化方面,规划提出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十五五"时期预计将建设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这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蕴含巨大内需空间。



七 民生保障与共同富裕

"十五五"规划将"造福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规划通篇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卫生健康和人口发展方面,规划提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健康促进的政策制度体系。同时,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有效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规划还就健全养老服务体系作出部署。

规划强调要"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手段,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规划提出"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表示,希望通过5年的努力,使中国人口的人均预期寿命从现在的79岁再提升1岁,达到80岁左右,满足和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健康生活的新期待。



八 安全发展与社会治理

规划对我国发展环境作出重要判断:"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这一判断下,规划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领域,规划都作出了具体部署。特别是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领域,规划提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规划还明确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这些举措旨在筑牢发展安全基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文良指出:"未来五年,我们要继续树立战略自信、坚定必胜信心,充分看到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依托国家安全体系的制度优越性,不断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更好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总结

"十五五"规划作为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其价值不仅在于设定目标,更在于提供行动路线图。从规划到实践,需要各级政府细化落实,需要市场主体积极创新,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作为管理者,我们当深刻领会"十五五"规划的战略智慧,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将个人成长、组织发展融入国家大局,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随着"十五五"规划的全面实施,中国必将在新征程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郭朝刚,奇哲创始人| 战略管理专家|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专业背景:上海交大校友,三料高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经济师/高级合规师)

职业阅历:六度HR理论创始人、国学文化学者、企业战略顾问,专注中华国学文化与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的研究。20+年企业高管及管理咨询经验,曾主导上市集团管理体系搭建,服务多家企业战略与人才发展;15+年经管职业培训师,累计授课6万+学员;专栏作家,发表原创经管文章800+篇,著有:《高手修炼》《人工智能》《孙子兵法与企业管理》等6部专栏。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郭朝刚 incentive-icons
郭朝刚
学然后知其道,行而后悟真知。郭朝刚,奇哲咨询创始人、知名高级管理专家,著有《高手修炼》、《赢在管理》
520文章数 24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