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四川大凉山腹地的美姑县迎来丰收景象。洛俄依甘乡阿居曲村的“美姑甜葡萄”挂满枝头,瓦候乡的蜂农正采收今秋最后一茬高山蜂蜜,而在更远的山间,连片种植的“瓦候乌天麻”已破土出产,走向全国市场。
这片土地上的变化,源于一场持续多年的“造血式”帮扶。自承接美姑县定点帮扶任务以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投四川公司”)坚持“产业带动、教育扶智、消费助力、民生兜底”的系统帮扶路径,累计投入无偿援助资金1.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66个,帮助5个贫困村出列,惠及群众超3万人。昔日的贫困彝乡,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产业“造血”,从“靠帮扶”到“能自强”
国家电投四川公司跳出“给钱给物”的短期思维,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激活县域内生动力的关键。在阿居曲村,投入25万元建设的葡萄种植基地,配套灌溉与观光设施,不仅解决百余人务工,2025年实现销售额80万元,成为村民口中的“黄金园”。
更具示范意义的是“瓦候乌天麻”项目。通过引入专业企业投入1500余万元,建成500亩种植基地,2024年收益达2500万元。预计扩种至2000亩后,每村集体经济年增收可达30万元。
不止于农业,国家电投还发挥主业优势,推进“新能源+产业”融合项目。据测算,项目全面落地后,每年可为美姑贡献超5000万元收益,总计经济增量将超10亿元,成为驱动县域发展的“绿色引擎”。
![]()
教育“扶智”,点亮彝乡少年前程
在巴普镇初级中学,一堂通过“光储+云教”系统连接的远程课,正让彝区学生与北京名师“面对面”。该项目投入超200万元,不仅年省电费15万元,更以储能设备破解“停电断课”难题,助力该校教学质量于2023年跃居全县第一。
硬件提升之外,国家电投自2018年起设立“远方助学”“励志助学金”等项目,截至2025年9月,累计资助大学生786人次、中小学生121人次,发放奖学金超300万元。
2025年,公司组建乡村振兴青年突击队,走进10余所学校开设编程启蒙、清洁能源科普等课程,并组建“依诺阿依”童声合唱团,以艺术教育为山区孩子打开另一扇窗。
![]()
品牌赋能,“风光好物”出深山
“种得好”更需“卖得好”。国家电投四川公司以品牌打造为突破口,推出“风光好物”区域公共品牌,统一包装与质量标准,推动美姑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
线上依托“电能e购”平台开设美姑专区,线下积极参与央企消费帮扶活动,构建“线上线下双驱动”销售网络。2025年1至10月,已帮助美姑实现农特产品销售超8600万元。
为确保产品品质,公司还协助搭建全流程溯源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产品从种养到加工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农民增收、消费者放心”。
民生筑基,筑牢幸福底线
在侯古莫镇,一座投入828万元新建的卫生院已成为周边1.5万群众的健康守护站。2025年上半年门诊量达8900人次,彻底改变村民“小病拖、大病远”的历史。
居住环境也在持续改善。巴普镇埂则村80户村民从土坯房搬进彝家新寨,配套入户路与太阳能设施;瓦候乡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建成游客服务站与农产品交易市场,2025年接待游客超3000人次,带动农户增收60万元。
从产业培育到教育提升,从消费助农到民生改善,国家电投四川公司在美姑县的深耕,正推动这片土地从“脱贫摘帽”向“乡村振兴”扎实迈进。正如公司相关负责人所说:“让彝乡群众的好日子更有奔头,是我们不变的初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