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意外。
月底,老大就要离职了,和自己的二十二年外企生涯告别了。
从一线,到区总,这有多不容易,职场人懂的都懂。
曾经的荣耀和不舍,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他说,解脱了,可以安心陪孩子了,之前聊起来,真的能感受到作为一儿一女的父亲的幸福。
老大年轻时为了事业奋斗,结婚比较晚,现在自己快50了大孩才上小学。
但以后的路,他基本给孩子铺的也差不多了,基础好,这是孩子天然的优势。
我很羡慕,自己独身一路趟过来,没有父母的助力,真的会很难。
特别是下一代,压力会更大,想想以后老龄化的社会,还有人工智能抢饭碗...
老大的职业生涯也是外企在中国发展的黄金二十年。
2003加入这家公司,那时的城市公司整个部门才七八个人。而现在,分公司员工就有六百多号,大中华区更是超两万人。
刚开始干业务,很苦,虽然是外资品牌,但是没有打开销路,认可度也没现在高,完全是开荒,他说有一次去拜访客户,讲着讲着产品,对方竟然睡着了,还打起了鼾声...他很受打击,但他没去打扰,而是等着对方睡醒了继续讲,同期的很多人都走了,只有他坚持了下来。
后来,好日子就来了,我们行业和地产是强相关的,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让我们公司急速膨胀,团队扩编,业务爆发。由于出色的一线业绩,他晋升为销售经理,再过了三年,就成了分公司总经理。
资本的原始积累也就在那十年完成了。
很多时候,人会把时代的势能等同于自身的能力,这是现在很多人才恍然间明白的道理,包括我也要承认自己是吃了些红利的,虽然已经是尾巴上的…
当趋势向下,凡人的努力就像螳臂当车,以卵击石。
2021年开始,地产急转直下,公司业务肉眼可见的萎缩,但总部的任务指标却还在加,老外之前赚嗨了,脚步是有惯性的,很难停下节奏,也不懂前线是有多难。
上面给的压力非常大,在那次视频会议上,总裁大发雷霆:半年才30%进度?请告诉我还能不能干?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老大额头冒汗...
他不能说市场的问题,我们更不能,但有些人注定是要背锅的。
中间走了好几个核心骨干,都是之前干的非常好的,年轻的跳槽了,转行了,岁数大的等着被裁,开始在网上刷赔偿标准的帖子,力争补偿最大化。
你能感觉到,部门的心已经散了。
其实老大是可以继续干的,在和其他区域比起来,我们城市常年排全国前五的,去年定的3.5个亿(老外终于放弃幻想,大幅调低了目标),今年应该是没多大问题的,他也是在这个位置上坐的最久的领导。
还是累了吧。
这个位置,不止有业绩压力,更需要处理复杂的总部关系。钱赚够了,自然有了选择的权力。
还有一件事,在老大确认要离职的时候,总部迅速安排了邻市的总经理来交接工作,而把对我们分公司更熟悉,大家都认为会接班老大的部门负责人调到了对方的城市。
这种异动交叉也是极具深意的,真正做到了公司利益层面的“断舍离”,但两个接班人都有个共同点,都很年轻,不到四十岁。
公司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斩断“老盘根”,全面更新“年轻血液”。
还道出一个真理,没有升到中高层的老基层是没有出头之日的,不是被裁就是被年轻自己十几岁的小领导拿捏...
对中年危机的理解更透彻了...
老大说,这个年纪也不会再去打工了,要去创业?现在这环境也很谨慎的,很容易把之前的积累一把亏光。
好在自己这些年买了很多高股息的股票,每年拿分红了,还是有保障,投资黄金也不少,算是很稳健,很有先见之明的领导了。
唯一要适应的,可能是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吧,毕竟做了这么多年领导,这是人的社会价值锚定点,要不然怎么那么多有钱人晚年还是要出去多少找点事来做呢?
记得我刚进入职时,还是很麻利的,每天都早早去到公司,那时其他同事都还没来,而老大每次都在八点半准时打开自己办公室的门开始办公了。
我们隔着门,相视点头,就像老友一样,以后再也没有这种场景了。
![]()
未来,甚至连我自己都不知将身处何处。
后会有期,老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