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eSIM这种通讯方式,在整个行业来说,其实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国内早就已经在除手机之外的其它设备上支持,其实很多国产手机海外版也早已支持eSIM,国内只是因为原因特殊晚了点,如今iPhone Air开了头,eSIM在国产手机中全面铺开也只是时间问题,但刚开始的eSIM因各种因素影响,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好,必须去运营商线下营业厅激活之前被认为太麻烦,目前看来,这点麻烦可能都不算事。
因为即便eSIM已经激活,依旧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就在昨天,一则和手机eSIM有关的消息登上热搜,引起了网友热议,有用户反映自己手机eSIM激活后出现了被限制使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通话功能出现异常,甚至收到了号码高风险提示。
![]()
可事实情况真有某些人想的这么糟吗?三大运营商及时出来回应了此事,均声称用户某些用户碰到的使用异常及风险提示,和eSIM本身业务无关,主要是用户号码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被运营商检测为异常,触发了系统风险提示,需要本人用身份证件自选线下或线上方式进行二次实名认证,看上去是麻烦了点,但规则摆在眼前,不会因用户觉得麻烦就做任何更改,该遵守还是要遵守。
其中移动客服声称,一旦用户号码较长时间未使用、短时间内频繁播出大量电话、更换设备过于频繁等情况都有可能收到提示,电信也有类似表述,说到底就是运营商在手机eSIM规则方面设置的紧了点,初期为了安全考虑是可以理解的,此外从SIM换成eSIM,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等于是换了一部新设备。
![]()
而更换新机即便在SIM时代,也可能会被检测为是风险行为,更何况换了一种通讯方式,触发风险概率提升就更没什么好奇怪的了,说实话,基于安全方面的一些规则措施,只要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都没什么好吐槽的,况且二次实名认证都能通过线上方式进行,根本不存在某些人吐槽所谓为难用户的情况,除了少数普通用户之外,还有某些居心不良的人也会对安全限制不满。
至于eSIM业务不能异地办理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挂失SIM卡,然后补办eSIM,说实话,eSIM本质上和传统SIM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特殊性,之所以最近在网上热度这么高,主要是国内手机首次支持让某些人觉得有点新鲜,一旦用久了,可能会让某些人觉得还不如SIM方便,比如本人就是SIM的坚定支持者。
![]()
说实话,iPhone Air让用户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个人认为并不是什么好事,SIM和eSIM共存,对国内用户来说也许更合适,在座各位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