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秋,淮海地区双方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战事准备,而这最关键的一战就是黄百韬兵团,也是留下疑问很多的一战。
一问是打黄百韬兵团到底是谁指挥的?
二问是粟裕能否指挥谭震林?
对于指挥者一直流传着多种说法,一种是说由粟裕指挥的,一种是说陈士榘或是谭震林指挥的,那么真相究竟是谁呢?
![]()
战争开始之前, 粟裕带领的部队在曲阜开了二十多天的会议,为的就是加强粟裕的指挥。在战争开始之后,粟裕也负责协调各兵团,做的是战略上的指挥,在围歼黄百韬兵团这一仗上更是全权指挥。
有人说这一战是陈士榘指挥的,那么他在这一战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在开战后,黄百韬兵团或许是感受到了危险,便向着徐州靠近,都说战场瞬息万变,黄百韬兵团的这次改变让我军原本的歼灭战变成了追击战。
于是,粟裕紧急调整了作战计划,让陈士榘来负责这次任务。
陈士榘手里握着三个纵队,他在接到命令后尝试着对敌人发起进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拔掉了敌人前沿工事,这让我军士气大振。
![]()
我们这边在最开始的时候算是占了一点优势,可黄百韬作为身经百战的将领,他并未慌乱,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我军作战。
没几个小时的时间,我军的11纵队就被黄百韬兵团压制住了,这下士气低落,我军陷入了非常艰难的境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粟裕只能紧急开会讨论,他在会议上深刻地检讨了自己的问题,顺便也分析了当前的战争形势。
其实呀不能完全怪粟裕,毕竟他是黄百韬兵团的老对手了,对方对他的作战手法更是了如指掌,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失误。
更何况,黄百韬兵团在蒋介石手下的兵团中,实力是非常强悍的,初次作战打成这样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
这时,粟裕表示急需要一个人代替陈士榘对敌人进行作战,这时便出现了指挥权有争议的第三个人物谭震林。
在会议之后,粟裕决定临阵换将,让谭震林代替陈士榘继续追击黄百韬兵团。
当然,在做好排兵布阵的战略工作之后,粟裕也给自己安排了任务,去了韦国清等人的部队指挥作战。
对于粟裕这样的安排,毛主席都开口夸奖:“粟裕去韦国清吉洛那里指挥是最合适的。”
谭震林接手后的第一次作战会上,除了部署纵深突破,还专门强调炮兵火线前移。
11月18日夜 22时整,每分钟发射300发炮弹,震耳欲聋的炮击声,夹杂着爆炸回响,响彻整个夜空。
谭震林看着这个形势,决定一鼓作气,分三路将敌人全部拿下,一路是在敌人的东南方向,在夜幕的掩护下,他们悄悄地靠近敌人,在距离敌人不远的地方,突然发起进攻,打了敌人一个猝不及防。
![]()
还有一路是在敌人的南面,这一路是坦克组成的攻破小队,在战士们的机枪掩护下,这一小队慢慢地逼近敌人,进行强势破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除了前两路的主动进攻以外,谭震林还考虑到了敌人会突围,于是派出了西线第六纵队去对敌人进行阻击,同时切断他和其他兵团的联络。
三线部队同时行动,给了黄百韬兵团狠狠一击,就连黄百韬的指挥部都能够受到炮弹的影响。
此时,黄百韬的手下急得团团转,想带着黄百韬先行撤离,可黄百韬却不愿意,而是要和我军死战到底。
不得不说,黄百韬所在的兵团之所以难打下来是有原因的,毕竟什么样的将领就会有什么样的士兵,黄百韬所在的兵团在整个淮海战役中也算是一块硬骨头了。
黄百韬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一直坚持到弹尽粮绝才放弃。
![]()
谭震林在估摸着黄百韬的部队即将支撑不住的时候,下达了冲锋的命令。一瞬间,冲锋号响起,我军士气大振不断地冲向敌人的阵地。
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冲锋以后,我军和敌人陷入了巷战之中,但其实在巷战中我军也将敌人逼入了退无可退的境地。
在谭震林的有效指挥下,歼灭黄百韬兵团十一万五千多,可以说是所剩无几,黄百韬也饮弹自尽,这场战役也最终结束。
战争结束了,不过对于这场战争的很多疑问还存在着,比如很多人质疑粟裕到底能不能指挥谭震林?
其实从这一战中我们可以看出,粟裕和谭震林只能说是分工不同,粟裕负责的是整个战略战局的规划和调动。
而谭震林在黄百韬一战中则是负责具体的指挥,虽然粟裕可以调动谭震林,但是在具体的作战方案上还是谭震林自己说了算。
![]()
比如在攻打黄百韬兵团的时候,分三线作战,并不是来自粟裕的亲自指挥,而是谭震林亲自坐镇。
那么,也就不存在谁指挥谁的问题了。
更何况,无论是黄百韬兵团的这一战,还是整个淮海战役,都不是其中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团队协作的成果。
当然,如果没有粟裕的战略指挥,黄百韬兵团这一战可能不会打得如此漂亮,如果没有谭震林等人的参与,战役也不会那么快结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