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环球塑化)
国产超高纯聚合物特种材料发展迎来关键性节点。10月28日,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璞烯晶新能源专用聚烯烃特种材料项目(一期)正式投产。作为2024、2025连续两年入选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的产业标杆,璞烯晶项目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在超高纯高分子量聚乙烯这一关键战略材料领域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可控的历史性跨越。
![]()
承载国产替代创新使命
高端聚烯烃是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新材料品类,战略价值高、消费量大,但当前国产自给率仍比较低,特别是高精尖领域的部分原材料仍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仅从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聚烯烃特种材料,实现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璞烯晶新能源专用聚烯烃特种材料项目投资22.5亿元,自2024年6月28日开工建设以来,便承载着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补齐产业链短板的使命。该项目生产的超高纯高分子量聚乙烯,是锂电池隔膜、半导体滤材及高端医用材料的核心原料,直击高度依赖进口、供应链风险高、成本不可控等长期痛点。
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往往具有抗穿刺、抗拉伸、抗冲击、高强度、高韧性的优秀特性。聚乙烯的分子量超过30万才得以称作“高分子量”“特种”聚乙烯,分子量越高,通常物理性能越好,硬度越高。除了分子量的要求外,高端的应用场景往往对于产品的洁净度、一致性有着更高的追求,这就对生产环境的洁净度、生产工艺、分离及去杂的工艺水准有着极为严苛的标准。
璞烯晶洞察到中国产业升级尤其是新能源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特种聚合物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开发,已成功突破催化剂、聚合工艺、应用场景开发等关键技术壁垒。
实现国产材料自主可控
此次投产的一期核心装置——14万吨/年超高纯高分子量聚乙烯装置,采用璞烯晶自主研发、技术领先的超高纯淤浆法工艺,并配套引进德国、日本先进装备,确保了产品具备高洁净、高分子量、高一致性等卓越特性。以高性能锂电隔膜专用料为例,公司开发的9μm、7μm、5μm超高纯专用料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获得国内主流锂电隔膜企业认可,有力推动国内动力电池隔膜供应链实现安全自主可控。
![]()
业内人士表示,璞烯晶项目的投产是上海在新材料领域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重要举措,项目一举突破了新能源锂电池隔膜上游关键原料的“卡脖子”难题,实现了高端聚烯烃的“国产化替代”。这不仅是璞烯晶一家企业的重大突破,更是上海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升供应链安全韧性的重要一环,将为下游的恩捷股份、星源材质等龙头企业提供大规模、稳定化的原料保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参与、研发应用紧密协同的推进机制。
按照计划,二期项目预计2026年三季度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将达到28万吨/年的超高纯高分子量聚乙烯生产规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