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赋能教学
“小微”洞察音乐
《教学内容结构化探索——中小学音乐小微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案例集》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
2025年10月24日,“单元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现场宣讲暨新书发布会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此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音乐教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举办。
![]()
![]()
![]()
![]()
![]()
![]()
![]()
01
新书发布
发布会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余少鹏主持。在开场环节,余少鹏首先介绍了《教学内容结构化探索——中小学音乐小微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案例集》一书的出版背景与编写团队。本书从立项到出版历时数年,凝聚了主编席恒教授及其团队在音乐教育领域的持续探索与实践智慧,是基础教育音乐学科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
随后,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蕾女士致辞,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书的发布表示热烈祝贺,并充分肯定了本书在推动音乐教学实践与展览教育融合方面的积极意义。
《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主编丁淑兰女士也表示祝贺,她指出,该案例集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理念先进、案例丰富,对未来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发布会的重要议程之一是本书主编、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席恒教授作主旨报告。席教授系统阐释了新书的核心理念与实践路径。
![]()
《教学内容结构化探索——中小学音乐小微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案例集》这本书以“小微单元”为抓手,探索出了一条“以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化”的音乐教学实践新路径。
其一,研究背景。2015年,为了破解人文主题导致的学科逻辑缺失、教师教学流程如水等问题,开启了对单元教学的探索。2017年,在上海各区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写单元教学的设计指南,并于2018年正式出版《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指南》。2019年开展全市教研;2020年开展了拍摄“空中课堂”音乐教学课程;2022年全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形成一批有质量的、结构化的小微单元案例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微单元”的概念,并主张以“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建立联系、形成结构”推动“小微单元”的实践探索。
其二,解决问题。首先,解决课程内容碎片化的问题,使课程内容结构化、内部各要素相互关联。其次,新知识、新经验建立在旧知识、前经验的基础上,让知识学习新旧联系、难易相关。最后,以“小微单元”重构教材内容既破解了教材作品选择随机性、重形式轻内容、学生认知经验散点等问题,也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了建构学习意义的思维支架。
其三,本书特点。本书从教师的角度、音乐学科的现状出发,用小型、微结构的单元引导教师明确单课的核心知识、内容重点,逐步建立起两课、三课的联系,让知识和经验形成彼此关联的结构化思维。从2022年至今,本书主编及其编委团队,积累了50个跨越义务教育各年段小型、微结构的单元教学实践案例,涉及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法分析两类内容,共计100个视频资源。教师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与自己的手机微信关联,观看、学习视频资源,帮助其建立课程教学的结构化思维。
其四,未来展望。基础音乐教育领域对于单元整体教学的探索正在持续推进,同时,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化学习等体现新一轮深化课程改革导向的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也正如火如荼。从课程改革内在的理念导向看,大单元、跨学科、项目化等教与学的改革,究其本质都是“以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化”这一课程改革的价值导向诉求。
最后席恒教授期望,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坚持理性的立场,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展现感性的魅力。
发布会最后,来自全国多地的音乐教研专家通过线上视频发表致辞,对该书的出版表示祝贺,并从不同角度肯定了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学研究室基础教育研究部主任、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研员汪芳用“相见恨晚”形容阅读感受。她指出,本书直击教师“内容零散难串联、目标模糊难落实”的教学痛点,以“结构化”为关键,通过清晰逻辑和鲜活案例,系统阐释了教学内容从碎片化到体系化的转化路径,为课堂内容重组乃至学科框架搭建提供了可操作方法。她特别强调,本书也是教研转型的典范,展示了如何通过“市级引领、区域攻坚、校本实践”的三级协同机制,推动教师从被动执行者成长为课程设计者。
![]()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学研究室基础教育研究部主任、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研员汪芳
吉林省教育学院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副主任、省音乐教研员付裕坤认为,在当前双新背景深入推进的关键阶段,教育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广大一线教师与教研员亟需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专业参考。本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它不仅从理论层面系统地回应了教学内容结构化的核心问题,更为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提供了方法论层面的重要指引。
![]()
吉林省教育学院体育美育教研培训部副主任、省音乐教研员付裕坤
![]()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胡苹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胡苹总结了本书的三项创新:一是提炼音乐学科大观念,解决“教什么”的困惑;二是建立教材分析方法论,将随机作品转化为逻辑关联的主题群;三是提供问题链设计范式,驱动课堂认知发展。她特别指出,配套的百个视频资源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视化教学行为,形成了“理论框架+实践工具+资源支撑”的全链条赋能体系,助力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惯性,成为素养课堂的设计者。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小学音乐教研员、综合科副主任刘晨曦认为,本书精准应对了素养目标整体性与教学实施碎片化之间的矛盾。它构建了“从审美感知,到实践理解,再到认知建构”的三阶认知模型,并以小微单元为载体,通过两到三课时的精准聚焦,将零散知识点转化为有逻辑的知识网络。书中设计的三级问题链,为教师提供了从知识传递到思维发展的可复制框架,使核心素养在每堂课中可测量、可达成。
![]()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小学音乐教研员、综合科副主任刘晨曦
各位教研员一致认为,该案例集理念前沿、案例翔实,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并纷纷表示将以此书为重要参考,在本地组织开展深入的教学研究工作,共同推动音乐课堂教学的深度变革。
02
专家点评
吴斌
人民音乐出版社前社长、党委书记、编审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艺术首席专家
东北师范大学特聘博士研究生导师
![]()
吴斌教授从学段发展的视角,精准揭示了音乐教学内容结构化的核心逻辑——小学重在“体验与感知”,以丰富的音乐实践唤醒儿童的审美情感与生活关联;初中强调“结构与概念”,通过多样作品的比较与归纳,帮助学生建构上位概念与音乐思维;高中则聚焦“风格与文化”,以作品为点、以风格为线,引导学生在音乐要素的辨析中实现文化理解。这一体系恰与《教学内容结构化探索——中小学音乐小微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案例集》的理念高度契合,体现了上海音乐教研以“内容结构化”促进“认知结构化”的前瞻方向,为基础音乐教育提供了可操作、可生长的教学范式。
![]()
03
赠书仪式
活动的最后,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赠书仪式。主办方代表共同向到场的嘉宾及教师代表赠送了新书,寄望这些凝聚着编写团队心血的成果能更快地走进课堂,惠及更多师生。
本次新书发布会不仅成功发布了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更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音乐教育前沿理念的传播、碰撞与融合,期待着“结构化为视角、小微单元为路径”的音乐教学探索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新的实践热潮。
![]()
《教学内容结构化探索——中小学音乐小微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案例集》
席恒 主编
978-7-5760-6378-3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以“小微单元”为抓手,探索出一条“以课程内容结构化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化”的音乐教学实践新路径,引导一线教师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进而让“素养落地”成为现实的可能。同时,这本书中“教学内容结构化组织”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及其内含的经验,体现了对课程教学中实现学生知识与经验的“广泛联系和迁移应用”的价值追求,对本轮课改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学科项目化学习等课程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编辑:余少鹏
关注并设为星标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微店购买《教学内容结构化探索——中小学音乐小微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案例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