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传承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弘扬“孝、寿、硒”三位一体特色文化,10月29日,江津区西湖镇第二届“长寿之乡 孝善重阳”文化活动在该镇文化广场热闹启幕。活动以“硒引长寿地,礼颂孝善情”为核心,通过文艺演出、富硒市集、文化博览三大特色板块,为群众带来一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沉浸式文化盛宴,更推动富硒康养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
![]()
文艺演出是活动的“重头戏”,舞蹈的灵动、朗诵的深情、快板与金钱板的诙谐、独唱的悠扬、武术表演的刚劲、笛子独奏的婉转轮番上演,赢得台下阵阵掌声。演出过程中,颁寿匾环节为长寿老人送上敬意,“最美西湖人”发布传递榜样力量,传统节俗文化体验则让观众重拾重阳记忆,将“孝”与“寿”的文化内涵具象化呈现。
![]()
![]()
![]()
![]()
文化博览区里,“百岁老人档案”“长寿溪”等展陈,生动讲述西湖镇长寿自然资源的故事;“郑氏一门四寿官”等历史人文资源展示,深挖当地长寿文化的历史底蕴。一旁的“和美乡村 魅力西湖”摄影大赛成果展览,用镜头定格西湖镇的乡村美景、民俗风情与发展变迁,让观众直观感受家乡的魅力。
![]()
![]()
富硒市集同样人气爆棚。富硒大米、茶叶、卡拉卡拉柑橘等特色农产品整齐陈列,搭配富硒食品科学讲解板,让群众在了解富硒知识的同时,放心选购优质产品。各村社干部化身“代言人”,热情介绍本村社特色农产品,不仅搭建起线下销售平台,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让“硒”资源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产业发展的“金钥匙”。
![]()
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让西湖镇“孝、寿、硒”文化品牌愈发鲜明。
江津作为重庆唯一的长寿之乡,西湖镇更是藏着独有的“长寿密码”——这份密码,既写在骆来山的巍峨、綦江水的蜿蜒与长寿溪的清冽里,藏在富硒土壤滋养的万物中,更刻在代代相传的孝善故事里。明代郑氏一门四寿官以善行泽被乡里,清代郑梅嵩割股救母、捐修义渡的至孝大义,民国程氏勤苦持家的坚韧大爱,再到当代102岁“重庆好人”郑流香乐善好施的温暖坚守,岁月流转中,孝善基因早已融入西湖人的血脉。亮眼数据更是有力佐证:2016年以来,该镇百岁老人常年保持10人以上,2021年达20人之多,百岁老人占比稳定在十万分之二十左右,远超“中国长寿之乡”十万分之七的评定标准,截至目前健在的11位百岁老人,正是这份“长寿名片”最生动的注脚。
![]()
这份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浸润人心的孝善文化,让西湖的长寿基因愈发深厚。基于此,近年来,西湖镇党委政府主动发力,深挖长寿文化内涵,推动其与农业、旅游、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系统梳理“郑氏一门四寿官”等历史遗存,整理百岁老人名录与人生图谱;开展“寿官故事进万家”活动,让孝善理念融入村规民约、走进寻常百姓家;更将“德寿兼备”的价值观植入基层治理,孕育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
![]()
下一步,西湖镇还将规划建设长寿溪徒步步道,让自然风光与长寿文化相映成趣;打造长寿文化展览室,用实物与影像定格岁月里的长寿故事;出版长寿文化书籍,让这份精神财富得以广泛流传。同时,该镇将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从硬件设施到软件配套全方位提质,争取更多长寿文化项目落地,全力把西湖打造成江津长寿之乡文化名片的核心承载地、富硒长寿小镇的示范样板!
老同志王忠德观看文艺演出。
记者:王茜 实习记者:朱 邹
编辑:李婉龄 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贺宝胜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